鄢成龍 范宏民
摘 要:班級文化建設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班級文化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影響,因此,班級輔導員、班主任需要重視班級的文化建設。本文對新疆地區的高校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加強班級文化建設的途徑。
關鍵詞:高校;班級文化;文化建設
一、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班級制度建設不健全
通過走訪了解到,許多班級的輔導員、班主任缺乏班規的概念,或是認為用學校或系里的規章制度來管理班級就已經足夠,而沒有必要再麻煩地弄一個班級的管理規章制度,更不用說提煉班訓、班徽、班歌等內容。
2.班級凝聚力較弱、學風欠佳
高校班級的班主任普遍認為,目前大學校園里“60分萬歲”的學業現象非常普遍,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普通同學當中,許多學生干部、學生黨員也抱有這樣的思想。在班會召開方面,部分班級存在開班會不夠規范、主題班會少等,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班級凝聚力不強以及學風不夠好的現象。學風建設作為班風建設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班級凝聚力強或弱,更是衡量一個班級是否優秀的標志,這都是班級建設中的重要問題。
3.輔導員、班主任的引導作用發揮不夠
輔導員、班主任在一個班級建設中的引導作用是無法估量的,他們的經驗和閱歷豐富,是學生無法比擬的。輔導員、班主任應該成為學生思想、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導師,應該成為是班級管理和建設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協調者。
然而,學生的普遍感覺是輔導員、班主任似乎都比較忙,很少能夠接觸到輔導員、班主任。現實中,輔導員確實大部分時間忙于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事務,工作比較瑣碎、繁雜,而班主任基本是由專業教師擔任,課余時間大多忙于自己的家庭或是自己的私事,許多班主任對于班級管理并沒有十分正確的認識,有些班主任坦言自己在這方面經驗并不多。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班級作為高校最基本的組成單位,是高校培養人才的關鍵性組織,建設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對學生的個性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班級文化建設在學生個性發展中有著重要意義。培養有獨特個性的全面發展的學生是當代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共同價值取向,是在教育現狀和實踐、反思的基礎上做出的抉擇,是社會發展對教育要求的現實反映。新疆地區的高校學生來說也是如此,校班級文化建設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優秀品質和心理素質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都起到重要作用。
三、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1.班級制度文化建設
在高校學生會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當建立“輔導員—學生”“班 主任—學生”“學生干部—學生”的三級管理體系制度。在三級管理制度在中,“學生干部—學生”為監督關系,“輔導員—學生”“班主任—學生”兩級制度應為引導、督促作用。
(1)“輔導員—學生”體系。輔導員首要任務是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當然引導學生成才、樹人的輔導員不是每個高校輔導員都能做到的。做好學生工作的前提完善自身思想的建設,只有不斷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的建設,提高自身學術性全方位的建設,才能引導學生的思想。高校輔導員負責的是整個學院的學生工作,輔導員隊伍的建設關系到學生的德育目標、保證高等教育的順利發展、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
(2)“班主任—學生”體系。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四年的道路“指引人”,最能掌握和了解一個班級每一位同學的家庭背景、學習情況及思想動態。班主任是聯系授課老師與學生的的紐帶,又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作為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應當在日常的工作中將工作的重心放在班級的引導、學風的建設、心理健康、安全管理、就業服務和社會實踐中。在各個工作的實施和實踐過程中扮演“指路人”“牽引人”的作用。
(3)“學生干部—學生”體系的建設。學生干部,作為學生中的一員,是最能貼切學生生活,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習性、思想動態的學生群體。在品學兼優的學生中,應該優先考慮此類學生進入學生干部體系中。在學生干部的選拔過程中,應當基于公平公正的選評,選拔出在學生團體中具有優秀品行、學習成績良好、責任感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的學生。作為學生干部,要做好學院的上傳下達工作,幫助學院的輔導員、班主任老師完成學校、學院交辦的相關工作。
2.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一個班級的精神文化建設是一個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精神文化的建設關系到學生的思想和身心的發展,良好的班級精神文化能夠給學生帶來正能量,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使其能夠在面對困難時勇于應對;同時精神文化的建設也能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高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強班級精神文化的建設應注重班風建設和學風建設。良好的班風是整個班集體精神風貌的體現,因此班風建設也需要班級全體成員的參與,輔導員、班主任應該積極引導班級成員出謀劃策,群策群力,共同營造良好的班風。良好的學風是一個班集體對待學習的態度體現,作為高校學生,對學習的態度應該是積極向上的,但是目前很多的學生缺乏認真的學習態度,因此,輔導員、班主任更有責任將班級成員的學習心態重新調整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努力營造良好的班級學風。只有建設起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才能營造良好的班級精神文化。
3.心理文化建設
大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身心健康、德才兼備、情智并重的全方位發展的專業人才。班級心理文化的不只是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還包括自我評價、社會適應、人際交往、情緒控制、科學思維、職業心態、潛能開發等,重視的是學生的全面均衡發展。從社會來看,時代發展呼吁心理健康,社會發展影響心理健康,青年的成長需要心理的健康,人才培養離不開心理健康;從個體發展來看,心理健康有助于塑造大學生健康的人格,有助于大學生潛能的開發,有助于大學生保持身心的健康,有助于預防大學生心理的疾病。
班級心理文化的建設,首先要判斷學生是否有心理問題。主要根據學生的情緒障礙、行為障礙、勝利功能障礙為參照點。同時善于觀察、處理學生中存在的矛盾;鼓勵學生多參加校、院級活動;組織主題鮮明的主題團日活動;密切關注重點學生等。在學生心理文化的建設中,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培養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團隊意識,鼓勵并發現學生的愛好、興趣。
四、結論
在新疆地區,做好學生工作的前提,就是做好每一個班級的學生觀察、培養、教育、成才的道路。在班級文化建設的時候,要注重班級制度文化建設、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班級心理文化建設。結合“輔導員—學生”“班主任—學生”“學生干部—學生”的三級管理體系制度,在實際的應用中創建良好和諧的班級文化,完善對學生的培養與引導,幫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努力提升各方面素質,為其以后的發展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張 杰.新疆高校班主任工作百問百答[M].烏魯木齊:新疆教育出版社:2014.
[2]翁鐵慧主編.高校學生輔導員情境模擬訓練[M].上海:中國福利會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