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東
摘 要:我國高職財經類專業已經應對社會需求進行了實踐教學的改革,但實踐教學體系仍不完善,還存在實踐教學管理體制欠缺、現有實踐教學模式陳舊、學企未進入常態化合作等問題,建設高職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可從建立實踐教學管理體制、更新實踐教學模式、地方政府搭橋引導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高職財經類;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高職財經類專業包括:金融管理、國際商務、財務會計、電子商務等實踐性強的專業,這些專業對學生職業能力和實際操作水平有較高要求,因此高職財經類專業就肩負著一方面引導教師將理論教學應用于實踐教學中,另一方面為學生綜合實訓、頂崗實習搭建實踐教學體系的雙重責任。
1.當前高職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1)高職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欠缺管理體制。很多院校已經在實施綜合實訓基地、頂崗實習等教學項目,實踐教學占用課時有所增加,但教學內容并沒有體現綜合性和實際操作性;雖然建立了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但還沒有實現財經類專業和財經類企業之間的常態化合作,學校和企業之間沒有形成人才和人才的雙向流動。[1]
(2)現行的高職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陳舊。目前高職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已經進行了改革,但仍拘泥于形式。硬件設施上實訓實驗室配備的教學設備比較落后;軟件配套上沒有建立學校獨立的財經類網絡資源供學生查閱;實踐教學模式還是停留在靠虛擬模擬操作,教師沒有綜合實訓的配套課本和適應時代需求的實際案例進行講解,學生也沒有綜合性的實訓基地進行現場實際操作,所以理論教學依然是教學主題。
(3) 學校常態化合作的企業不多。企業和學校之間只是停留在“物力”幫助,如實訓設施和硬件設備,缺少“人力”合作即人才和老師的經常性流動以及行業經驗交流,同時學校和企業也缺少針對培養職業人才類型的常規對接平臺。校辦企業成功案例不多是因為學校沒有經營公司的經驗,缺少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將實踐教學課題運用于公司運營中,這樣就會影響學校實踐教學的師資力量,學校缺乏有行業經驗的教師,教師難以深入透徹地把實踐經驗教給學生,如此循環,企業也會面臨缺乏實踐經驗的應聘者。
2.建設高職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1)建立實踐教學管理體制。實踐教學的實施可建立以校領導帶頭,教務處和教研室配合參加的管理隊伍,針對實踐教學要求制訂符合學校情況的管理制度,針對企業的人才需求制訂不同的實踐實訓計劃,針對校企人才流動可用職務和薪酬作為吸引條件。成立專門的財經類實踐教學課題組為具體實踐教學項目服務,實踐教學課題組要負責整合學校的實訓室、完善實踐教學計劃和實訓設施、組織學生實訓、不定期監督實踐教學完成情況、尋找合作企業、日常的企業接待等相關內容。
(2)優化更新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可從師資隊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成立實踐實訓中心、搭建實踐教學平臺、學生雙證畢業等方面入手。①師資力量,高職院校可與企業簽訂人才流動協議,支持實踐教學老師定期去企業兼職感受真實的工作環境和職業要求。②教學內容和方法,實踐教學課題組可根據實訓需要和企業要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采用分組討論、設置項目、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形式使教學方法具有吸引力。③成立實踐實訓中心,整合各專業實訓室,成立綜合性的實踐實訓中心。④搭建實踐教學平臺,可將企業中真實存在的案例和工作特征設置為虛擬工作任務,通過軟件設計融入實踐教學平臺幫助學生感受真實工作狀態。
(3)實踐教學中學校與企業合作常態化。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應運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思想使人才流動常態化;[2]學校應與企業加強合作,促進訂單式人才合作常態化,通過企業出標準、學校實際操作培養實用型人才;地方政府應在政策上支持實踐教學中的校企合作,尤其在高職院校校辦企業經費、企業人才入校任教的條件、校企合作科研項目在市場運營中稅收優惠等方面制定好政策,進一步深化學校和企業的常態化合作。
綜上所述,由于高職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著管理體制欠缺、教學模式陳舊等問題,亟須以建設實踐教學體系為改革方向。圍繞培養職業型人才目標,可以教師、學生為主體,學校和企業常態化合作為落腳點,進行建立實踐教學管理體制和優化實踐教學模式為內容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參考文獻:
[1]鄧金娥.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演化及對策研究[J].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1).
[2]周 瑜.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職業教育研究,2013(03):48—50.
(作者單位: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管理與信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