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慧 OKSANA IVANOVNA MIRONOVA
【摘要】中俄兩國雖然在家庭觀念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也存在不少獨特的看法。因為兩個民族在宗教信仰、歷史文化和自然環境等方面的差異性,造成了他們在文化價值觀念上必然會存在不同。本文將在儒家和宗教層面上對中俄兩國家庭觀念方面的差別進行簡要說明。
【關鍵詞】中國 ?俄羅斯 ?家庭觀念 ?差異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012-01
一、中國人的家庭觀念
中國人重視家庭生活的和諧。傳統的意識形態中,中國人更多的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在實現家庭和諧的過程中,孔子認為應該施行禮樂。在儒家思想中,家庭當中,只有各位成員恪守其禮,各安其分,才能夠維持家庭秩序。
首先,對于家庭成員要施行禮治,也就是需要定名分。禮記·曲禮當中提到,“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這也在一定層面上明確了家庭傳統觀念中禮的重要性。如果家庭當中名分不確定,那么就會產生禍患,家庭和諧就會受到威脅。荀子·富國當中也從夫婦的角度上說明了家庭當中需要各守其禮、各安其分。這些先秦儒家的思想在潛移默化當中影響著中國人家庭心理的形成。
其次,重視傳統輕視自由。中國深層的文化中認為家庭觀念當中應該滲透有一種傳統的封建思想。比如在婚姻上需要聽從父母的意愿,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父母之命大于天”。愛情與婚姻并不是由男女雙方來決定的,而是有一種門當戶對的心理。這種重傳統輕自由的思想也為人們帶來了很多的痛苦。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已經不再堅持一些傳統的婚姻觀念,社會上也出現了更多的對自由婚姻的呼喚。可是儒家的思想經過了幾千年的積淀,已經根深蒂固,想要徹底的根除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在現代社會當中,這種輕自由重傳統的心理也一直存在。
再次,德性文化。中國文化事實上就是一種德性文化,在傳統的觀念中,漢民族向來都重視德性教育,甚至上道德會認為比法律有更大的約束力。人們經常將德善作為評價一個人還壞的標準,有德并且善良的人才被看成是君子,德性文化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見一斑,其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國人一直推崇的孝。
二、俄羅斯人的家庭觀念
首先,濃厚的宗教色彩。在俄羅斯,宗教不光影響著家庭,社會的各個層面都有宗教的影子。伴隨著東正教不斷的發展,其宣揚的觀念和思想也被更多的俄羅斯人所接受,基督教義當中的很多觀點都符合俄羅斯傳統的道德觀念,逐漸深入到俄羅斯深層的文化結構當中,這深刻的影響到了俄羅斯人世界觀的形成。他們認為世間所有好的事物都是由上帝給予的,一切不幸都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比如俄羅斯人家庭心理當中認為,孩子都是上帝賜予他們的禮物,而如果一生中都沒有孩子,那么就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宗教文化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被俄羅斯人所吸收和消化,這是俄羅斯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區別。
其次,夫妻要恪守本分。圣經當中對于家庭生活的和睦也有很多記載,其目的都是將家庭作為基本的單位,以家庭作為開端,構建宗教氛圍的穩定和諧。《治家格言》當中雖然并沒有明確說明和諧對于俄羅斯家庭的重要意義。可是我們還是可以從書中發現俄羅斯人對于家庭生活的心理。比如在第十八章當中就指出兒女要關系、愛戴和順從父母;在二十章當中宣傳了一個聰明勤勞的妻子在家庭當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第二十四章中還認為鄰里之間關系不和睦是一種錯誤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明確了俄羅斯人對于夫妻之間的職責認定是不同的,夫妻都需要肩負起自己所需要承擔的責任。
三、中俄家庭觀念的區別
總體來說,中俄兩個國家在家庭生活觀念上是相近的,都強調了生活和諧與家庭和睦的重要性。其中不同的地方在于,傳統中國的家族一般都是以宗族形式存在的,中國傳統的家庭文化中講求的是門當戶對,其婚姻關系更多的是兩個宗族之間的事情。所以維持家庭關系的因素并不是夫妻之間的愛情,而是家庭的等級制度。中國宗族當中會有很多的禮樂教化和家法族規,這些都是約束中國人家族心理觀念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對于俄羅斯文化來說,家庭首先需要建立在婚姻雙方相愛的基礎上,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穩定的,同時也是不道德的;其次,家庭和睦更多是來源于上帝的安排。夫妻需要有共同的信仰,要完全的信仰上帝;在敬畏當中重生、贖罪,從而得到永遠的和睦;再次,構建和睦的家庭一定要符合宗教的倫理道德,家庭成員需要各自肩負起相應的家庭責任。
參考文獻:
[1]王歌雅.中俄婚姻制度比較研究[J].河北法學,2002,03:120-124.
[2]王先謙.荀子集解[M].上海:世界書局,民國二十四年.
作者簡介:
陶慧,女,莫斯科國立社會大學家庭心理學在讀博士。
OKSANA IVANOVNA MIRONOV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the Russian State Social University acade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