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山
【摘要】本文重點分析了現代中學語文教學在多于重視形式,忽略了教學的本質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形式 ?實質 ?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030-01
隨著近年來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很多中學的語文教學工作引入了很多現代的教學理念和手段,但是目前出現了一種過于浮華的教學模式,使得整個教學過程過于注重形式,使得教學的實效性大大降低,沒有真正達到教學的效果。真正的教學改革的目的在于將教學過程引向不斷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有效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存在的問題
目前,學校不斷增加教學的形式,不注重教學實質,還有就是家長在迎合教師的這種“素質”教育過程中的一些不正確的做法。
(一)學校教師方面
目前,各種教學研討會、公開課等活動都在不斷的提倡素質教育,不斷培養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有針對性的引入現代的教學理念和手段,但是很多語文教師在教學比賽、示范課的時候,就拼命的將課程設計出各種形式,引導式、案例式教學使得學生疲于應付,多媒體課件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短片和圖片,讓學生看的是眼花繚亂,但在這些教師只是一味加大自己課程中的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只要是有點沾邊的就用上,也不管學生是否能夠接受,最終的教學就是一種表演,一種作秀。
(二)家長方面
為了迎合教師的這些所謂新的教學改革,在家長會上,很多班主任對家長開始進行教育,讓他們買一些關于文學方面的書籍,要求學生在家里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閱讀。這種所謂的教學新模式下,很多家長也想著了魔似的,不斷給學生增加課外的閱讀任務。這種壓力之下,學生的教學負擔就更重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就會不斷降低。
三、有效構建中學語文實現性的措施
(一)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也是實現高效語文課堂的有力幫手
滿足語文教學的要求,統籌現代的教育資源,優化教學過程,加強課件與教學過程的貼合度。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一定要遵循具體的教學環節,具體制作,每段語文課堂的講解過程是都是一定自己的特征,在視頻、圖片、動畫效果的選擇中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更加的科學實用,它的制作就是給了教與學過程服務,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要以課件的脈絡為綱,同時課件中的一些圖片也是引發學生思考互動的出發點,課件的制作不能只是一味將課本知識搬到課件之上,課本的編排主要考慮系統性、連貫性與互動性的結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斷提高,這才是我們教學的主要目的。
(二)不斷開展教學反思,增加對教學經驗的積累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學反思的一些心得體會很多都是轉瞬即逝的東西。一旦對教學有了新的思考和想法的時候,要及時將其記錄下來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習慣的養成將不斷促進自己教學經驗的積累。反思心得不僅可以對教材的思考,也可以是對教學對象的分析,例如哪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怎樣,他們的知識結構怎樣,都可以記錄下來,成為以后教學反思的素材。例如,在人教版語文必修2課本中,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課程的教學中,在課程開始之前播放幾幅荷花開放的池塘圖片,效果相對比較好,將這種做法進一步記錄下來,等到第二年還可以再次使用。
(三)情感教育不斷烘托中學語文學習環境的氛圍
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習的主動性也是很難調動的。只有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之中,學生學習興趣才能不斷被激發出來,才能實現一種良性互動的可能,中學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教學的氛圍的營造十分重要。情感教育可有有效地烘托出語文教學的學習氛圍,就是一種帶著欣賞的眼光看待語文課文,帶有一種純凈的心情去看待那些文章之中的主人翁和作者。
(四)利用現代網絡平臺延伸學生語文教學的互動性
學生不是不喜歡語文課,而是可能對教師教學方法不感興趣,語文教師要進一步轉變思想,不能用老腦筋思考教學方法,而是要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主動創新,進一步延伸新媒體在學生中教學互動的作用。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文學的主動性,有效促進語文教學工作,成為學生進一步拓展語文學習、交流的領域。具體來說,教師可以組建一個QQ群、設立一個貼吧、創建一個朋友圈,把所有的學生加入進來,將有意思的文學故事等等上傳到網上,與學生交流互動,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這種QQ群、貼吧、朋友圈發表自己疑問和看法。
不斷減少現代教學形式上的浮華,不斷有針對性的開展中學語文教學,在多媒體的應用上要有針對性,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要有方法,最終才能達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江西省教委教研室學科試驗指導小組,何雁,等.抓好教材試驗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江西省高中語文新教材試教工作階段性總結[J].江西教育科研,2015,09(04):112-113.
[2]黃干.基于教和學的“整合與建構”目標呈現策略研究——以上海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實驗課本為例[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12(0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