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鶯
摘 要:針對開放大學的教學模式,本文探索如何用一個考核軟件來改變數據結構課程教學成果的紙張考核、一考定分數的傳統模式,借鑒“駕考”的多考模式,來提高教學過程性考核的效率和準確度,借此達到對教學過程的監督和評價。此軟件還可以推廣應用到開放大學的其他課程的過程性考核監督與評價中。
關鍵詞:教學;過程性考核;監督;評價
1.研究背景
大多數開放大學院校在學生考核和評價方式方面都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模式,同時指出了當前開放大學教育中學生學業評價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工學結合模式下學生學業評價的基本特征和評價體系建立的方法。但并未見到具體的實施方案,尤其是對具體的學業評價標準的建立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系統并加以實施應用,研究還停留在理論層面。本文針對實施應用,開發考核軟件來科學監督與評價學生學習成果。
2.數據結構課程過程性考核軟件的開發與應用
數據結構課程是我教授多年的一門課程之一,這門課我所在院校用的教材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的《數據結構——C++描述》,教材編排科學合理,很適合教學。在教學中運用軟件考核引入到數據結構課程教學的過程,實質上也是一種教學改革,學生在考核中學,在學中考核,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的教學任務繁重,如果每一份練習都批改,恐怕做不到,做到了也不能及時反饋。過程性考核的實施,使每一次課的任務都能及時完成,學生出現的問題都能及時解決。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習效果也有較明顯的提高。教師的任務是逐步引導學生,使學生學會自我考核,從而讓學生喜歡學習,享受學習過程。
在以前教學中,我每教完一個單元都要出2到3張單元測試卷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內容,測驗卷還要批改,還要手動統計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點,工作量比較大。開發了這個過程性監督與評價軟件,利用計算機軟件來幫助過程性考核,也是為了引導和督促學生扎實掌握每個單元內容。同時也規范了教師的教學行為,促進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能力水平,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確保教學內容的有效實施。
根據數據結構課程內容,我將考核內容分為七個部分,分別是:線性表、棧和隊列、數組與廣義表、樹和二叉樹、圖、查找、排序。每個部分題型分別是選擇題、填空題和綜合題(視每單元具體內容略有調整)。和市面上英語等級考試這類軟件不同的是,這個軟件是可以分單元單獨考核,考核思想和駕照考試一樣,學一個單元及時考核一個單元,只有每個單元考核合格最后的總成績才能合格,軟件會自動統計考生單元考試和總的考試情況,這樣教師也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檢驗每個單元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生也可以在軟件上反復練,實現無紙練習,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降低學生的學習成本。
該軟件主要輔助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控、測試與評價。開發的考核軟件可以分為B/S架構版本和C/S架構兩個版本,以方便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使用。目前C/S版本已進入教學中測試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還是有不少問題有待解決,所以又在研發B/S版。我想通過實際數據的分析,得出過程性考核比傳統考核方式的優勢所在。軟件開發中可能出現一個主要問題:如果在線考試學生多而集中,容易產生網絡擁堵現象,設想的如下解決思路。
(1)優化算法。若是采用B/S架構的系統,可以讓學生端應用程序在不需要進行連接服務器或數據庫時,斷開與應用服務器或數據庫服務器的連接,從而為需要連接的學生端提供相對寬松的網絡環境;若是采用C/S架構的系統,可以讓相關數據存儲在客戶端,在需要提交到服務器時再連接服務器。在應用程序中盡量減小系統資源的占用。
(2)優化網絡。提高網絡的物理性能,提供盡可能大的出口帶寬;提高應用服務器與數據庫服務器性能等。
(3)優化數據發送方式。對于C/S
方式的系統,在學生數據進行提交時, 可以嘗試FTP方式、TCP連接方式、UDP連接方式。對于FTP方式可以借用現有工具集成到系統中進行數據提交,當并發量大時,會產生擁堵,數據傳輸可靠;使用TCP傳輸方式時,需要開發發送程序與接收程序,數據傳輸可靠,但也會出現與FTP方式同樣的問題。使用UDP傳輸時,數據傳輸快,但數據的傳輸不可靠;在現行網絡條件下,一般不會出現數據丟失現象。
試卷的設計與研究是構建考核評價體系的重要環節,它涉及知識內容的深度、廣度,知識與能力的考核比例,難、中、易的合理梯度等要素,囊括題型、題量、試卷難度與總體知識點以及與平時成績的關聯度等內容。所以,在這一內容框架下,注意測試內容的選材和題型研究,以加大對學生知識、能力進行更全面考核和評定為前提,增強試題的科學性、實用性、趣味性和時效性。
3.總結
這種運用考核軟件的過程性考核方式是一種在開放大學課程實施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考核的方式。它采取目標與過程并重的價值取向,主要是對學習的過程和結果綜合考核。它不僅可以幫助任課教師及時獲得反饋信息,了解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還可以實時幫助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改進學習方法,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當然,軟件開發的構思是“看上去很美”,在實際應用中還不斷有新的問題出現,當問題出現時還要應用新技術和巧構思來不斷完善,直到成熟。
參考文獻:
[1]李意蘭.過程性評價在高職應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應用寫作,2013(01).
[2]沙 莉.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學生學業評價改革的研究[J].科技視界,2013(24).
(作者單位:江蘇省開放大學吳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