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彩虹
摘 要: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課堂上要想方設法,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同時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注重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逐步培養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
關鍵詞:良師益友;輕松愉快;靈活多樣
一、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英語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種情感活動過程。特別是初中學生,他們已經具備最起碼的判斷是非對錯的標準,誰對他們是真心實意的好,誰對他們只是做做樣子,他們心里最清楚。作為教師,也許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同樣的班級,同樣的學生,若學生們喜歡哪位教師,那他所任教的科目與其他科目相比較而言,成績也要好一些,甚至高出其他科目的水平。也就是說,當學生喜歡某位教師的同時,也對他所任教科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在平日的生活、學習中,要學會如何真正關愛學生。沒有愛無所謂教育,這句話誰都會說,誰都理解,要教好學生,這是最起碼要具備的職業素養,并且好多教師還把這句話整天掛在嘴邊,但試問: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又有幾個呢?在部分教師看來,關愛學生,無非就是多關注他們的學習,平時多監督,只要成績逐步上升,那就是關愛學生了。其實不然,關愛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關心學生的情感,關心學生的生活,關心學生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其實,做到這些并不難,只要教者有心。在與學生的接觸中,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加強溝通,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
二、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隨著時代的進步,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求,教師已不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教學已不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而是要在傳授知識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前不久,筆者所在的學校開展了多次同課異構的教學研討活動,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用不同的方法,其最終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特別是中學英語課堂,用傳統教法上課的教師,課前先是聽寫上節課的單詞,接著教師領讀新課單詞,記憶,聽寫,再到釋意,再到課文的朗讀,分角色朗讀,最后到課文的背誦。整節課,環節緊湊,時間把握恰到好處,但課堂上死氣沉沉,一有問題出來,學生個個嚇得半天都不敢吱聲,最終還得老師自圓其說,自問自答,整節課,倒像是教者一個人的舞臺,又是說又是比劃,手舞足蹈,忙得不可開交,但課堂教學效率一點兒也不高。同樣的教學內容,運用新的參與式教學方法,加之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的輔助,該跳時跳,該唱時唱,該玩時玩,教師只做導演,課堂還給學生,整節課看似亂,但實際上并不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單詞,全身心投入到角色扮演的情境當中,一節課下來,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其他好多東西。變枯燥乏味為輕松愉快,這樣的課堂的學生還會厭煩嗎?即使再不感興趣的學生,也會被這種環境帶到另一個世界的。
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
隨著教育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學生獲取信息、接受信息的渠道不斷拓寬。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采用多層次、全方位、多角度、全景式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語言最怕缺乏語言環境,課上沒有英語氣氛,會使具有好動、情感易變特性的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為了激發、保持、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教學不同的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如單詞教學,我們可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句子教學,可進行聽力比賽,看誰最先說出所聽的句子,看誰說得快、說得好、說得準,然后再進行單詞組句比賽等,不僅可提高學生興趣,而且效果很好。總之,作為英語教師,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大膽嘗試,不斷總結,只有改變教學手段,才能逐步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從而吸引學生,熱愛英語。
四、注重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初中生正是處于身心飛速發展的重要階段,培養他們的自強精神和自立能力,以及學習的能力,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傳統的教育,把學生視為裝知識的罐子,只是一個勁兒地往里裝,不管你接受不接受。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且全然不知教學的真正含義。所以,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作者單位:甘肅省康縣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