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秋波
【摘要】 當前,海事通信行業財務管理還停留在“基數法”階段,與不斷深入的財政改革要求不相適應,也不能充分滿足海事通信行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本文從通信定額研究的必要性、定額研究對象的選取、研究方法等方面對通信定額標準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經對比論證,推薦以通信電路作為定額研究載體。
【關鍵詞】 通信定額 預算 研究載體
一、研究的必要性
隨著中國海洋經濟的迅猛發展,作為航海保障三大支柱之一的水上安全通信,在服務海洋經濟發展、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航海通信科技日新月異,海岸電臺傳統的通信制式已遠遠不能滿足航行安全及社會公眾通信需求,航海通信服務能力亟待提高,僅僅依靠現有的經費來源即規費收入已遠遠不能滿足水上通信維持和發展的經費需要。另一方面,相對于海事航標、測繪行業來說,目前海事通信行業財務管理還停留在“基數法”階段,尚未建立一套科學的支出標準和預算定額,財政性資金沒有發揮其應有的效益,與部門預算、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收付制度的全面實施嚴重不配套。因此,解決當前海岸電臺業務經費的定額核算問題已經迫在眉睫。
二、研究內容
2.1基本思路
本文分別對交通運輸部航海保障通信單位通信工作量、通信業務種類、通信電路三個對象進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各航海保障通信單位近幾年經費預算數、人員情況、通信工作量和開放業務、電路設置情況,選取相對穩定并能根據變動情況實時調整,能真實反映并滿足各航海保障通信單位經費需求的研究方向作為航海保障通信經費定額標準依據。最終目的是加強交通運輸部航海保障通信單位經費預算管理。
2.2 研究對象的選取
2.2.1以通信工作量為研究對象
1、研究的主要內容:交通運輸部航海保障通信單位,包含從事水上無線電值守、通信的航海保障中心所屬通信中心、海(江)岸電臺、港口電臺、VHF安全網臺站、AIS臺站,以及2006年-2014年通信工作量。
a.通信中心公益性業務量
b.通信中心公眾性業務量
c.海(江)岸電臺公益性業務量
d.海(江)岸電臺公眾性業務量
e.港口電臺公益性業務量
f.港口電臺公眾性業務量
g.VHF安全網臺站公益性業務量
2、研究方法
a.建立公益性工作量要素表,確定每次公益性通信的工作量。對遇險報警、遇險通信、安全廣播、指定業務通信數據根據頻率、接收基站、發射基站、覆蓋范圍、時間長短等不同要素予以計算核定。
b.建立公眾性工作量要素表,確定每次公眾性通信的工作量。對日常通信、內勤通信數據根據不同頻率、接收基站、發射基站、覆蓋范圍、時間長短等不同要素予以計算核定。
c.明確通信工作量困難類別。由于通信類別等因素差異,應設置困難類別一項內容,以調整平衡工作量反映實際付出的通信成本。參照相關行業標準,建議選擇四類區分法,即遇險、緊急、安全、常規。
d.確定相關系數。由于覆蓋范圍及通信內容不同,僅靠困難系數來調整通信工作量的單價成本還是不夠,還需要通過增加“相關系數”一項內容,比如設置:多方系數(遇險后續通信中)、緊急系數、覆蓋范圍系數等。
“困難類別”和“相關系數”的關系是:
困難類別——相對是一個靜態概念,在確定的一次通信中,它的類別是固定的。
相關系數——相對是一個動態概念,它需要反映一些非常規的通信。比如:突發性的緊急通信、一段時間內的指定業務通信、非日常覆蓋范圍的通信,同時與多方保持聯系的通信等。
e.確定通信工作量定額。根據通信單位2006年-2014年通信工作量,結合困難類別、相關系數確定通信成本,制定通信工作量定額。
2.2.2以通信業務種類為研究對象
1、研究的主要內容:交通運輸部航海保障通信單位,包含從事水上無線電值守、通信的航海保障中心所屬通信中心、海(江)岸電臺、港口電臺、VHF安全網臺站,為保障我國水上交通運輸安全,根據相關國際公約及上級指定開放的各類通信業務。
a.通信中心開放通信業務
b.海(江)岸電臺開放通信業務
c.港口電臺開放通信業務
d.VHF安全網臺站開放通信業務
2、研究方法
a.建立通信業務要素表,確定開放通信業務數目。對通信業務數據根據工作性質、業務種類、工作時間等不同要素予以計算核定,確定通信業務數目。
b.明確通信業務困難類別。由于通信業務類別等因素差異,應設置困難類別一項內容,以調整平衡工作量反映實際付出的通信成本。參照相關行業標準,建議選擇四類區分法,遇險、緊急、安全、常規。
c.確定相關系數。由于通信業務開放時間、緊急程度不同,僅靠困難系數來調整通信業務的單價成本還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增加“相關系數”一項內容,比如設置:時間系數、緊急系數、工作量系數等。
“困難類別”和“相關系數”的關系是:困難類別——相對是一個靜態概念,在確定的通信業務中,它的類別是固定的。相關系數——相對是一個動態概念,它需要反映一些非常規的業務。比如:緊急情況下開放指定通信業務,確定開放時間長短、工作量是否超出正常通信量等。
d.確定通信業務定額。根據通信單位開放的通信業務,結合困難類別相關系數,嘗試確定通信成本,制定通信業務定額。
2.2.3以通信電路為研究對象
1、研究的主要內容:交通運輸部航海保障通信單位,包含從事水上無線電值守、通信的航海保障中心所屬通信中心、海(江)岸電臺、港口電臺、VHF安全網臺站,為保障我國水上交通運輸安全,根據相關國際公約及上級指定開放的各類通信電路。
a.通信中心通信電路
b.海(江)岸電臺通信電路
c.港口電臺通信電路
d.VHF安全網臺站通信電路
2、研究方法
a.建立通信電路要素表,確定通信電路數目。對通信電路數據根據工作性質、頻率范圍、覆蓋范圍、工作時間等不同要素予以計算核定,確定通信電路數目。
b.明確通信電路困難類別。由于通信電路類別等因素差異,應設置困難類別一項內容,以調整平衡工作量反映實際付出的通信成本。參照相關行業標準,建議選擇六類區分法,遇險報警電路、遇險通信電路、安全廣播電路、日常通信電路、內勤保障電路、指定業務電路。
c.確定相關系數。由于指定業務電路開放時間、內容存在較大變數,僅靠困難系數來調整通信電路的單價成本還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增加“相關系數”一項內容,比如設置:時間系數、緊急系數、工作量系數、覆蓋范圍系數、保密系數、調遣系數等。
“困難類別”和“相關系數”的關系是:困難類別——相對是一個靜態概念,在確定的通信電路中,它的類別是固定的。相關系數——相對是一個動態概念,它需要反映一些非常規的通信。比如:緊急情況下開放指定通信電路,確定開放時間長短、是否超出日常通信覆蓋范圍、工作量是否超出正常通信量、通信內容是否采用保密通信手段、是否需調派人員到非臺站地點進行通信等。
d.確定通信設備配置。根據通信電路的不同類別配置相應的通信設備標準,核定通信設備數目。
e. 確定通信人員配置。因通信單位內人員從事工作任務不同,人員定員應根據崗位性質,按不同的方法配置。配置方法可分電路定員法、崗位定員法、設備定員法和比例定員法。
f. 確定通信電路定額。根據通信單位開放的通信電路,結合困難類別、相關系數以及配置的通信設備、通信人員,確定通信成本,制定通信電路定額。
三、對比小結
選取研究載體遵循的原則是既能確保這個通信定額模型有一個穩定輸出的結果,又能確保在大的業務調整時不影響通信定額模型的穩定性。
3.1選取通信工作量作為研究載體
由于各單位通信工作量存在較大差異,且每年度通信工作量存在較大變化,如:遇險通信、安全信息播發數據無法準確預估,不可預知的臺風數量、海況等也無法掌控,造成編制的經費預算之間存在較大數量級差異。它是一個動態要素,通信定額輸出不穩定,不利于預算編制的準確性。
3.2選取通信業務種類作為研究載體
各單位業務種類與通信電路存在著嚴重交叉,對應關系復雜。如:1、同一個業務種類,覆蓋范圍要求不一,大、小電臺開設的電路不同;2、大臺業務種類遠遠超于小臺,特別是沒有公眾業務的小臺;3、開放業務種類有時根據港航單位的需要設定,隨意性很大。它也是一個動態要素,造成通信定額輸出不穩定,不利于預算編制的準確性。
3.3選取以通信電路作為研究載體
基于幾點思考:1、通信電路設置依據《水上無線電規則》以及上級批準的頻率,用于配置通信電路的這些頻率相對固定。2、根據通信電路設置相對固定的特點,便于設置通信設備數量。3、根據通信電路設置相對固定的特點,便于人員定員配置。4、各單位確定的經費預算每年相對固定,也是符合通信單位承擔工作任務和工作人員的差異性的。
3.4結論
綜合三類研究對象的特點,選取通信電路作為研究載體,相對固定,較科學,能夠保證通信定額輸出的穩定性,便于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因此,推薦以通信電路作為研究載體。
參 考 文 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2]《無線電臺(站)頻率占用費年度收費標準表》
[3]《無線電管理規則》
[4]《無線電規則》(ITU文件)
[5]《水上無線電通信規則》
[6]《水利信息系統運行維護定額標準》
[7]《定額明細表(通信)》
[8]《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
[9]《交通通信管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