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

摘 要:隨著炎熱夏季的到來,汽車空調制冷系統的問題也接踵而至。汽車空調系統功能是通過人為的方式創造一個對人體適宜的環境,對車內的溫度、濕度等進行調節。本文首先從汽車空調制冷系統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入手,然后分析制冷不足故障的原因,并提出故障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汽車空調;制冷不良;分析
1 制冷系統的組成
制冷系統主要由空調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 、蒸發器等組成。
圖1-1 汽車空調制冷原理圖
2 制冷系統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見圖1—1??煞譃閴嚎s、冷凝、膨脹以及蒸發四個工作過程。
壓縮過程:壓縮機把從蒸發器出來的0℃、0.15-0.2MPa氣態制冷劑變成70℃、1.0-1.5MPa過熱制冷劑氣體,送往冷凝器冷卻降溫。
冷凝過程:高溫高壓的過熱制冷劑氣體從壓縮機高壓管路排出后進入冷凝器,冷凝器風扇使流過冷凝器的空氣帶走制冷劑大量的熱量,制冷劑變為40℃、1.0-1.2MPa過冷液態制冷劑。
膨脹過程:從冷凝器出來的具有較高溫度和壓力的制冷劑液體通過膨脹閥后,壓力和溫度都急劇下降,呈蒸汽狀排出到蒸發器內。
蒸發過程:從膨脹閥排出的-5℃、0.15-0.2MPa的霧狀蒸汽進入蒸發器內不斷吸收熱量而汽化,轉變成0℃、0.15-0.2MPa氣態制冷劑,從而使得流經蒸發器的空氣溫度下降,達到降溫的效果。
3 空調制冷不足故障檢查與排除
汽車空調制冷是否能達到較好的制冷效果,主要是看開啟空調后,車內的溫度能否快速達到規定的范圍。一般在炎熱的夏季,汽車空調開啟后,車內的溫度應在20℃-25℃范圍內為佳。若車內的溫度的過高,則說明汽車空調的制冷效果不佳。當汽車空調達不到預期的制冷效果,也即空調制冷不足時,筆者認為可以從制冷劑過少、制冷劑過多、制冷劑中混有空氣、壓縮機皮帶松弛等幾個方面進行檢查,可以迅速查明故障原因并加以排除。
3.1 制冷劑過少
汽車空調制冷效果不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制冷劑不足,而制冷劑不足的主要原因則是系統中的制冷劑發生了泄漏。當系統中的制冷劑不足時,進入蒸發器的制冷劑就會減少,在蒸發的過程中從周圍的空氣中吸收的熱量就會隨之減少,從而導致制冷效果不好。
診斷與排除:制冷劑不足可通過從儲液干燥器上方的玻璃觀察窗口進行觀察。當空調系統正常運轉時,通過窗口若觀察到有氣泡產生時,則表明制冷劑不足。也可通過歧管壓力表檢查空調正常工作時的高、低壓側壓力,若壓力均低于正常值,則表明制冷劑不足。若出現此種情況,應先檢查系統是否有泄漏,如果有泄漏,應先對系統抽真空,仔細檢查各接頭處是否有泄漏現象并加以緊固。確認無泄漏后,可采用高壓加注法向系統中加注制冷劑。采用高壓加注時切忌將空調開啟。若檢查系統無泄漏,只需通過低壓加注補充制冷劑即可。
3.2 制冷劑過多
當汽車空調中制冷劑過多時,也會使得汽車空調制冷效果不好。制冷劑的加注應按照汽車銘牌上所標注的量來進行加注。當制冷劑加注過量時,會造成空調系統壓力上升,壓力開關會因此而斷開,切斷壓縮機電路,使壓縮機停轉,達不到理想的制冷效果。
診斷與排除:可以通過儲液干燥器上方的玻璃觀察窗口進行觀察。當汽車不管怎么加速,玻璃窗口始終看不到一點氣泡產生,即可斷定是制冷劑過多;也可以通過歧管壓力表檢測,若高壓表和低壓表的讀數均較高,則表示制冷劑過多。當汽車空調中制冷劑過多時,我們可以通過空調管路中的低壓側維修接口適當放出一些,使之達到正常范圍。
3.3 制冷系統中混有空氣
空調制冷系統中若有空氣進入,將會加大壓縮機的負荷,從而造成制冷管壓力過高,導致制冷不足。尤其是當空氣中有水分時,會造成膨脹閥“冰堵”。這種情況主要是空調系統在檢修過程中抽真空不徹底造成的故障。
診斷與排除:當系統中有空氣進入,可通過儲液干燥器上方的玻璃觀察窗口觀察。若發現有連續氣泡流動的情況,說明系統中可能混有空氣。也可用歧管壓力表檢測系統高、低壓側的壓力,若發現低壓側壓力過高,而高壓側壓力又偏低的現象,則表明系統中可能混有空氣。當制冷系統中混有空氣時,需要將系統中的制冷劑排出,并對系統徹底進行抽真空,確保系統中無空氣后,按照要求加注制冷劑即可。
3.4 壓縮機驅動帶過松
汽車空調壓縮機驅動帶過松,也會導致制冷效果不好。驅動帶過松,會使得壓縮機工作時傳動效率下降,從而導致壓縮機轉速下降,制冷能力降低。
診斷與排除:壓縮機驅動帶松緊的檢查方法是在發動機停轉時檢查驅動帶的撓度。具體方法為用98N的力按壓驅動帶中間位置,一般新帶的撓度為9-11mm,舊帶的撓度為11-16mm。驅動帶過松或過緊都會影響制冷效果,若不在此范圍內,應適當進行調節。
廣大車主熟悉了汽車空調的工作原理,平時多注意保養,多觀察,當我們空調制冷系統出現故障時,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真正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夏云鏵.汽車空調應用與維修[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2]鄭為民,林妙山.汽車空調原理構造與檢修[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3]李東江.現代汽車電氣設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4]黃遠雄.汽車空調維修[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5]程鵬.汽車電氣設備與維修[M].北京: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