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樂
【摘要】民間美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塊藝術瑰寶,它具有豐富的文化蘊含、鮮明的民族精神和獨特的藝術審美意味。在幼兒時期對幼兒進行民間美術教育,是吸收和利用我們傳統優秀的文化資源,讓幼兒感受民間美術的精華,不僅能使幼兒在現代文化氛圍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華,而且能擴大幼兒的眼界,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播撒民間藝術的種子,這也是現代幼兒園藝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為此,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間美術教學活動。
【關鍵詞】幼兒園 ?民間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206-02
那么什么才是民間美術?它到底有什么獨特之處呢?民間美術就是人民群眾創作的、用以美化環境、豐富民間風俗活動和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及流行的美術。在中國,民間美術品種極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比如版畫、泥玩具、紙玩具、剪紙等等。民間美術貫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直接反映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 一、幼兒園大班開展民間美術教學的可行性
民間美術以其豐富的內容和文化內涵為幼兒美術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創作條件,民間美術是稚拙,童趣的表現,民間美術造型屬于獨立的視覺符號系統,這種視覺符號不追求外在的表面的像與不像,它是以象征觀念、互滲心理感覺、理解、幻想為基礎,在造型上帶有隨意、夸張的特點。
5-6歲的大班幼兒,其知識經驗和智力水平有了很大發展,根據幼兒整體的直覺性、記憶的具體性、情感的易感性和彌漫性的心理特點,幼兒又對形象夸張、色彩對比強烈、具有鮮明裝飾效果的繪畫作品有很強的情感接受性。而民間美術作品正是具有這些品質,十分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在欣賞的同時,對民間美術作品表現得十分好奇和喜歡。這些都使得民間美術更易走進幼兒的生活與創作之中。
二、幼兒園大班開展民間美術教學的具體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