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成燕 孫曉東 孔令晶 陳樹海
摘 要:依據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制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從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深化教學改革的措施等環節進行專業教學體系建設,符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工程教育認證;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0 引言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我國工程師注冊制度的前提,是國際工程教育學歷互認的基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標準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的畢業要求和專業培養目標提出明確的要求,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提出的學生畢業時能達到的11條畢業要求,覆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全部12條畢業要求。專業堅持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不斷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工程教育模式,按照學校辦學定位,積極探索面向生產實際培養一線一流人才的特色之路,確立了服務地方經濟建設,面向裝備制造行業,培養工程一線一流人才,為機械行業生產建設和管理提供技術和智力支持的人才培養定位。
1 構建專業課程教學體系
深入調研和論證社會需求狀況,廣泛收集用人單位、企業專家、畢業生等對課程設置的意見和建議,根據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依據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要求,參照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確定課程體系,由通識教育、專業教育、綜合教育三大教育內容組成的知識體系。通識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提高外語和計算機等工具性知識的應用能力、語言交流信息處理能力、體育技能和終身體育能力等。專業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專業教育內容包括工程基礎、專業基礎、專業和專業實踐等內容。綜合教育著重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和形成后備工程師素質。綜合教育內容包括素質拓展和科技創新教育等內容。
2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實施“教師全員培訓培養計劃”,使每名教師至少具有一次校外培訓進修經歷。通過實施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加強青年教師思想建設和教學能力的培養,實行青年教師導師制,鼓勵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等措施,積極擴大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國內外進修和學習交流的范圍,拓寬渠道,增強與科研單位、企業的廣泛聯系,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努力為教師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積極推進“雙結構教師隊伍建設計劃”。支持教師參加行業舉辦的專業技術培訓,鼓勵教師考取通過權威認證的職業資格證書,引導教師參與實踐教學、實驗室建設和學科競賽指導,鼓勵教師進行工程技術研究和工程項目設計,切實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
3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按照統籌規劃、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資源共享、突出重點等原則,加強實驗室的建設,充分發揮實驗室在教學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了機械類學生工程實訓環境,共形成7 個本專業學生的實驗教學和課外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的實驗中心。以相互協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與行業、企業深度融合,建立了多家長期穩定合作的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合作企業覆蓋機械設計、制造、材料、食品、能源等多個相關行業,為本專業的企業文化認知與體驗、工程應用實踐、工程制造實踐提供實踐平臺。在實習基地學生參與工藝流程制定、制造典型零部件、了解生產組織管理、工程環境、企業文化,強化專業知識的應用,培養工程環境中的專業技能和綜合實踐技能,增強了實踐能力和現場技術管理能力。
4 深化教學改革
4.1 理論教學內容與知識體系 理論教學內容與知識體系由核心知識單元(必修)和一般知識單元(選修)組成。理論教學內容與知識體系的構建充分考慮專業特點,精選教學內容,減少重復內容,加強課程的重組、整合、優化。
4.2 實踐教學內容與知識體系 實踐教學內容與知識體系按照“兩個結合,三個層次,四年不斷線”設置實踐教學環節及內容。實踐教學包括課內實驗、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課程設計、教學實習、社會實踐、科技創新等多種形式。
4.3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 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方法改革,通過教學改革立項,教師全員崗位練兵等手段和途徑,鼓勵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使課堂教學減少“灌輸”,增加“互動”,講好課,講精彩課。要求教師教學過程中要按照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有機結合的原則,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方法與手段,協調好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之間的關系。
4.4 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為完善各個教學環節質量標準,積極開展教學評估工作,有效保障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根據教學工作客觀需求,進一步完善“五大體系”、“十大工程”教學管理制度建設,完善由教學校長負責,教務處牽頭、教學院系為基礎,各職能部門協調配合的教學管理組織體系,完善學校、院系、教師三級質量保障體系,加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運行機制建設。開展教學質量評價,在保持對理論課教學全面監控的基礎上,分階段、有重點地對實踐教學環節實施監控。
5 總結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構建專業課程體系的平臺,是達到學生畢業要求的依據。制定符合學校定位、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為手段,以構建新的課程體系為平臺,以建立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為保障,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依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蘇春建,范云霄.本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高校研究,2012(02):41-42.
[2]蘇春建,范云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多樣性[J].教學研究,2012(01):97-99.
[3]聶宗巖.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課程與教學體系構建[J].科技論壇,2014(08):44.
[4]賀兵,胡成武.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改革研究[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07(03):114-116.
[5]許澤銀,徐強.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模塊化教學改革與實踐[J].合肥學院學報,2015(04):78-81.
基金項目:校教改項目: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工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41230。
作者簡介:段成燕(1976.01),女,副教授,工學碩士,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