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林毅 黃必旺 莫欣欣
摘 要:明清傳統圖案是一座產量極高的文化寶庫,并且形式多樣,作為中國傳統圖案的巔峰時期,圖案之多讓人目不暇接。同時新中式風格在現今的中國乃至全球風靡一時,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已是一個應當研究的課題和方向。對于傳統圖案的“再設計”和“再應用”也是我們應該考慮到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明清傳統圖案;“再設計”;“再應用”
家具作為生活環境的基本要素之一,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家具又是日常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器具,集物質性、精神性于一體,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基礎上,帶給人們藝術上的享受。中國傳統裝飾圖案內涵豐富,文化底蘊雄厚,各個歷史時期的圖案豐富多樣,各有特色。我國圖案藝術的先驅雷圭元先生指出:“自然是源,古代的圖案是流,源與流是圖案家的兩個翅膀,缺一不能高飛。”傳統紋樣的再設計要求我們現代的設計者們在傳統圖案寶庫的基礎上既能保持傳統圖形的民族風格,又能做出符合現代審美觀念的精美圖案,同時還要適當地加以應用,將傳統圖案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揚光大。
1.進行中國傳統圖案再設計和應用的目的
首先,通過研究,驗證中國傳統圖案再設計這一理念的可行性,明清時代的圖文、圖樣是我們文化的寶庫,應該加以利用和傳承。將當代家居用品與中國傳統圖案再設計結合,是希望通過日常生活里的家居用品、環境裝飾等對傳統圖案再設計的運用,提升大眾群體對民族傳統美感的認識和對新設計新觀念的接納。
其次,當下,人們被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所籠罩,西方各種工業產品、管理模式、消費觀念大量涌入我們的生活,快節奏的城市經濟生活與傳統裝飾圖案的價值形態發生文化沖突時,我們能否對中國傳統圖案進行提煉、轉換和“再設計”,使其既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文化,又適合現代城市化的快節奏生活,依然在當下傳播發展,并在給人們生活帶來美感,提高大眾審美的同時,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這是值得我們當代設計工作者重視并進行推敲研究的。
最后,中國傳統圖案屬于文化遺產范疇,我們現在雖然與明清時代的人們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存在于我們血液中的“根”文化和精神的傳承使得現代人對傳統圖案的親切感要強過西方文化中的圖案、圖形。
2.中國傳統圖案再設計應用的原則
(1)大膽創新與開放性設計的原則。大膽創新與開放性設計的原則是進行中國傳統圖案再設計的主要原則。所謂大膽創新與開放性設計原則,即是將所能想到的一切與設計方式有關的圖案設計、裝飾技巧、工藝改革、新興技術等,與一切與設計行業相關的建筑、服裝、室內外裝飾、家具等進行綜合參考。參考設計方式帶來的新思路、新技法,掌握設計行業帶來的新材料、新風格,將二者很好地融合利用,為中國傳統圖案再設計找到形式上的新突破和應用上的新融合。
(2)改變加傳承原則。如今歐洲古典風格的壁紙、美式田園風格的沙發、中式的家居布藝用品等風靡全球,這些都離不開各自特有的傳統圖案。我們設計的成品必須保留人們對傳統風格的熟悉感,同時還要讓人感受到易于接受的現代特征。民族風格是指設計作品中能夠流露民族情結,或形式上帶有獨特民族特征的設計表現形式。對明清時期的傳統圖案的利用不僅要在形態、應用位置、色彩、造型等方面進行有所保留的進行“再設計”的“重新利用”。
3.傳統圖案在家具與室內設計中的運用方法
我國的傳統圖案是一座產量極高的文化寶庫,并且形式多樣。近千余年來,廣大的勞動人民創造了無數的裝飾紋樣,這些都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結晶。在這些紋樣中,總會有一些圖案能夠滿足現代人們的審美要求。從藝術作品中尋找設計靈感是慣用的手法,傳統圖形中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元素能為我們提供再創作的靈感。
4.結語
中國明清時期的傳統圖案不僅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幾千年的圖案紋樣的精華,并且在其基礎上加以發展壯大,從而在這一時期到達了中國圖案紋樣的頂峰。在新中式風格風靡全國乃至全球的今天,對明清時期傳統圖案紋樣的繼承和發展已經成為現代設計師的一個研究方向。“從傳統中來,融現代中去”是圖案設計的探索方式之一。所以對于未來,我們更應當借助新的技術手段發揚傳統圖案和民族文化,突破原有的禁錮,在繼承的基礎之上將明清圖案應用到現代家具設計中來。
參考文獻:
[1]王 曉.新中國風建筑設計導則[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雷圭元.中國圖案美[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
[3]丁 韜.圖案與裝飾設計[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