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項福 申雪花
無機化學是化學這一學科最古老的分支,是化學科學的基礎,沒有無機化學作為支撐,要學好其他的化學分支學科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化學領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無機化學這門課程對于學生來說是大學幾門主要專業化學課程的基礎課,而對于教師來說,在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同時也能了解所教學生的化學基礎水平。那么如何教好無機化學這門課程,學生如何學好這門課程,本人在多年的無機化學教學過程中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通過與別的老師交流和與學生的接觸,產生了一些想法,和各位同仁交流,拋磚引玉。
1.了解課程特點,提高專業素養
要把一門課程教好,需要花很大的氣力和心思。作為任課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熟悉課程的教學大綱,清楚教材里面的知識點哪些是僅需了解和識記的,哪些是需要重點掌握和應用的,哪些是學生可以自學的內容,這樣才能把教學之前的準備工作做好。無機化學包含的知識內容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都有涉及。對于化學專業的學生來講,后面三門化學課程都要進行專門的學習,對于教無機化學的老師需把握自己的“度”,有些知識點不能牽涉過多,有一些不能一帶而過,所以大綱和教材必須非常熟悉,甚至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的教材都要認真看一看,不要給學生留下一些知識空白點,也不要講得過多。
如教材中的一章內容——物質的狀態,內容絕大部分是了解和識記內容,很多的知識在學生上大學之前就基本了解掌握,雖在后面的物理化學學習中要深化,但是畢竟著重點不一樣,課堂教學可少花時間。教材里原子結構和分子結構的內容,對有機化學的學習比較重要,但由于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學習一直比較吃力,所以講授時需要多花點時間,盡量多查查資料,設計模型,引導學生去想象和討論;另如化學熱力學、化學反應的速率、化學平衡、氧化還原反應等內容,在物理化學課程的學習中都會重點學習,所以作為無機化學的授課者不可將簡單問題復雜化,只需把教材中的基本內容講解清楚就夠了;無機化學中的元素化學部分內容的講授,可以學生自學討論和教師教學和啟發的形式進行。
2.正確有效地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一門課程光是靠教師的講解,學生不可能學好,尤其無機化學這門課程,學生普遍反映它內容零散,知識點多,不容易系統掌握。面對習慣了被動灌輸來獲取知識的學生在學習上的畏難情緒,如何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首先讓學生了解這門課的重要性:無機化學是基礎課,且是后面要學習的化學課程——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的基礎課。然后告訴學生這門課的特點:知識點較多,包含的內容面較廣。最后應該給學生以信心:內容以基礎為主,學習難度不大(很多的內容高中也已經學過)。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何激發學生對無機化學的興趣是授課老師的重要課題。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必須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教應該是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給學生一片思考問題的空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消化、吸收老師講授的內容,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能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去,才能真正產生學習興趣,更好地掌握知識。
3.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
要把一門課教好,仔細認真地按照教材備課是必須的,但在大學里僅僅這樣仍然不夠。大學生不再是簡單地為了獲得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們能用獲得的知識來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我們國家科研能力比較薄弱,尤其是創新能力不足,所以作為大學教師,引導和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提高科研創新的能力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所以,大學教師在平時應該多多關注自己的學科領域的最新的科研動態和進展,尤其是我們國家的科學家的一些優秀的科研成果,把這些介紹給學生,不但讓他們學到了最新的知識,同時也能激發他們的科研熱情。
例如,講解分子結構的時候可以介紹中國科技大學錢逸泰研究小組在700℃下將CCl4和金屬Na反應制成金剛石,該工作在《Science》上發表,被評價為“稻草變黃金”;介紹晶體知識的時候,讓學生查資料去了解“晶體缺陷”的概念;介紹膠體知識的時候,可以引入納米材料,讓他們了解納米材料及其特點,對當今科研領域的影響等。這些內容的了解和認識也許會對他們今后的道路產生很大的影響,也將會對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帶來影響。
教學工作對于教師來講,不是僅僅一味地教,也應該包含不斷地學習過程。學然后才能知不足,教和學相輔相成,保持一顆謙虛好學的心,才能使自己教學的水平不斷提高,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參考文獻:
[1]李 俊.化學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初探[J].學科教育,2000(11):32—35.
[2]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等校編.無機化學(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單位:塔里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