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香玉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45~46頁。
【教學目標】
1.理解單位“1”的含義。
2.理解分數的意義,認識分數單位。
3.在理解分數含義的過程中,滲透比較、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認識分數單位。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位數字朋友(課件出示:1~5),在這些數字中藏著一個既簡單又神奇的數字,你知道是誰嗎?
生:1。
師:對了,就是1。
二、探究理解分數的意義
1.認識單位“1”
師: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覺得有哪些東西可以用這個數字“1”來表示呢?
生:一塊黑板、一棵樹、一個班集體等。
師:這些都可以用“1”來表示,同意嗎?
師:想一想,這個“1”和我們以前認識的“1”有什么不一樣?
生:它可表示一個物體,也可以表示一些物體。
師:我們把一個物體或一些物體都可以看成一個(整體)。(板書)
師:很好,正因為這樣,咱們的這個“1”就和以前認識的“1”不一樣了,老師給它加上引號。(板書)
師:像這樣的“1”,在生活中還能找到嗎?(能)先別著急,請大家看到老師這兒來。(課件出示3個蘋果)
師:這3個蘋果能不能也看作是1呢?
生:能。
師:可是我怎么看都覺得是3呢?有什么辦法讓它看起來像1呢?
生:圈起來。
師:好想法。(師課件演示)
師:3個蘋果可以看作是1,那6個蘋果可看作是1嗎?那10個呢?
生:可以。
師:即有多少個蘋果,我們都可以在大腦里把它看作1,數學上我們把這樣的1,給它一個名稱叫做單位“1”。(板書)
師:好了,同學們,在這里,我們把3個蘋果看作單位1了,老師還帶來了一些東西(課件出示月餅、一個長方形、一條線段、8個小圓),看看能不能也把它們看作單位“1”呢?
師:好了,同學們,今天的學習,我們就要從這些單位1中展開來。
2.理解的含義
師:我們繼續看屏幕。(課件分別出示個月餅、正方形、線段、小圓)想一想:這些物體的涂色部分,你覺得用哪一個分數來表示比較合適呢?
生:。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到的?
學生說。
師:真不錯,我們繼續看,把8個小圓組成的整體看作單位“1”,涂色部分又應該怎樣表示呢?
生:。
師:不對呀,這里不是有2個小圓嗎?最后一個怎么也是呢?
生:因為它是把8個小圓看作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這里的兩個小圓表示其中的一份,就用來表示。
師:你們能用自己最獨特的語言表達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
識,真好!
師:大家表現得真不錯,同學們,老師覺得,數學課上,光會這樣簡單地想和說,是不夠的。還得需要我們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
師:請你仔細觀察這四幅圖,你發現他們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每一個圖都是。
師:單位1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真奇怪,這里的單位1不一樣,為什么都可以用來表示呢?
生:因為它們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4份,取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來表示。(板書)
師:如果是2份呢?4份呢?
生:表示為。
師:是其中的幾份?
生:3份。
師:好的,同學們,請你再仔細地觀察這四幅圖,你還能發現它們背后藏著的另外一個分數嗎?
生:。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看出它是的的?
學生說。
師:非常好,同學們注意了沒有,剛才這幾個同學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共同的分數是,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說。
3.數學活動:研究幾分之幾
師:非常好,看來同學們都理解了的含義了。同學們,你們除了認識這兩個分數以外,還認識其他的分數嗎?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在作業紙上任意寫一個分數,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寫的這個分數表示的意思。
學生寫分數后,小組交流匯報。(板書)
師:好了,同學們,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這些分數,想一想,它們都是怎樣得到的?
生:它們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得到的。
生:它們都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分,分母就是幾,取其中的幾份,分子就是幾。
師:你真是一個善于發現和總結的好孩子。
師:非常好,那我們就可以說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板書)
師:這個就是我們理解的——分數的意義。
4.練習鞏固:完成書本第46頁“做一做”
學生動手操作后,交流匯報。
5.認識分數單位
師:同學們,分數和整數一樣,也有自己的分數單位,像這樣: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像等這樣表示其中一份的數,我們把它叫做分數的分數單位。
師:你也能像老師這樣來說一說,黑板上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嗎?
學生說。
6.數學游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教師或學生說一個分數,學生說出它的分數單位,看看誰的反應最快。
7.生活中的數學
師:同學們,分數,不僅出現在我們的課堂里,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請大家看大屏幕,選出自己喜歡的一條,和大家交流一下,并說一說這個分數表示的含義。(生思考匯報交流)
三、總結
師: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