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華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犯錯在所難免,數學教師要善于利用錯題資源,正確對待學生所犯錯誤,做到“點石成金”,這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學習成績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利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錯題教學;教學質量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比較明顯,加上有的學生貪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審題不細、思維定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做題時犯錯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由于有的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錯題教學觀念,對犯錯的學生一味地批評,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還有可能削弱學生數學解題的自信心。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能夠正視和善待學生所犯錯誤,將其看成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資源,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錯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首先,隨著小學生年級的增長,學生的數學基礎在不斷增長,同時學生接觸的數學題型也會越來越多,有的學生因為比較貪玩,課上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并不牢固,加上沒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出現錯誤在所難免,主要是由學生的知識缺陷造成的。
其次,有的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審題和解題過程中總是粗心大意,因為審題能力偏低而產生的錯誤屢見不鮮。由于這類錯誤的產生并不是因為學生對相關知識沒有掌握,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審題不慎造成的,所以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和解題習慣。
再次,在學生的解題過程中,其解題時出現的錯誤還容易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思維定式是指人的思維在先前活動中形成的,影響現在解決問題的心理準備狀態。學生的出錯跟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聯系,因為他的思維很容易受“定式”的影響,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重視學生數學解題思維的合理培養,敢于打破思維定式的影響。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錯題資源的科學開發與利用
(一)利用錯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
小學生的知識積累相對較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是非常正常的,錯題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疏漏,對知識結構進行不斷的完善,關鍵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錯題,及時吸收經驗和教訓,保持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這樣才能為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9.8+6.28=7.26的這一簡單錯解中,反映的是小學生對小數加減法運算上的缺陷,此時數學教師要對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法則進行復習,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提高運算能力。
(二)利用錯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有的錯題是因為題目設計本身讓學生不適應,或者學生思維上的漏洞,讓學生出現了解題錯誤,這時小學教師要引導學生打破思維定式,利用錯題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例如,一個三角形的底角都是45度,它的頂角是( )度,這個三角形叫做( )三角形。很多學生看到此題目后,認為題目設計存在缺陷,沒有正確答案,所以直接放棄,其實不然,因為第一個填空的答案,決定了第二個填空的結果,當一個圖形的底角是45度時,這個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也可以是普通的三角形。教師此時完全可以對學生的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進行培養,在解題過程中不要一味追求標準答案,要敢于打破傳統解題思維的限制,理解所謂的“盡信書不如無書”,很多現實問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學生要敢于質疑,尋找多樣化的問題解決途徑。
(三)利用錯題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在小學數學錯題當中,因為學生審題不仔細而導致的錯誤可謂隨處可見,此時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所犯錯誤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進行因勢利導,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例如,一個長方形的長8厘米,寬4.56厘米,與這個長方形周長相等的圓的面積是多少?對于該問題,看似很難,其實非常簡單,很多學生干脆直接放棄,因為不知該如何下手,這與學生沒有仔細審題,找出其中的隱含條件有很大的關系。
(四)利用錯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在小學數學中,各個題目答案的最終獲取,都是需要學生通過知識點的回憶和仔細計算得來的,對于一些計算過程相對復雜的題目,學生必須具備足夠的解題能力才能最終得出正確答案。例如:(4.5×1.1×4.8)÷(3.3×0.8×0.5)=?對于該題,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計算能力,如小數的乘法、小數的除法等,粗心或計算能力差的學生,只要中間出一點偏差,就必然會影響到最終的計算結果。對此,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經常犯的錯誤進行歸類和總結,指導學生找出原因、糾正錯誤,并通過更多相關題型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計算能力。
總之,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犯的各種錯誤,一方面代表了學生的學習缺陷,但同時也為學生查漏補缺、為教師調整教學方案提供了更多的參考依據。小學數學教師對數學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讓小學數學教學更有針對性,加快學生數學學習成績的提升。
參考文獻:
劉慶連.小學數學課堂“錯誤資源”的有效利用[J].文理導航,2015(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