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蘭英

【摘 ? ?要】高中的學習更加強調與注重學習的方式方法,對于學習的每一門學科亦是如此,方法的好壞直接決定成績的高低。高中地理的學習,有很多都是同一個地區不同事物之間的對比學習,亦或是不同地域同一事物的對比學習,亦或是緯度的對比,亦或是經度的對比等等。對比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會更容易接受學習之間存在的差異,學習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關鍵詞】高中地理 ?對比學習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059
高中地理的學習離不開圖表、緯度、經度、等高線、等溫線、梯形圖表等等,如此眾多又龐大的知識點都是需要同學們去記憶與學習的。誠然,學習的方法就會顯得特別的重要,類似的像地球的自轉與公轉,季風性氣候與非季風性氣候,溫帶與寒帶氣候的差別,北半球與南半球晝夜長短的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差別,時區與地方時的差異,大氣熱力的作用,氣候的形成與變化等等。地理課本的知識點是很繁雜與眾多的,如何能將地理的課程學好與學會。地球存在繞地球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自轉,同時,也存在繞太陽的公轉,自轉與公轉中有許多的細小的知識點,是高中地理掌握的重難點。隨著近幾年課改的發展與推進,地理的學習也引入了許多創新的元素與技能。在地理的教學課堂上,將教學計劃加上任課教師的教學目標,從而將地理教學推上高一層的目標。
一、自轉的學習要點
地理的學習第一章便是地球的自轉學習,在高中教學階段中,自轉是地球重要的運動形式之一。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的上空去看呈現逆時針旋轉的方向,從南極點的上空去看則呈現順時針的旋轉方向。在教學的課改中,將知識更加具體的融入到更好的教學計劃中來,更好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讓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地球的自轉,只是在描述地球自身繞日運行的姿態,它相對于太陽的位置而言,每二十四個小時旋轉一周;相對于恒星的位置而言,每二十三小時五十六分四秒旋轉一周,從而出現朝、晝、暮、夜的原因。
地球的自轉有其背景資料、時間概念、速度變化、自轉意義等方面系統化、具體化、整體化的學習。對于地球的探索,目前的水平都是簡單基礎的學習,地理的學習有時候會直接聯系到宇宙天體的學習。而對于宇宙天體的認知只是很膚淺與表面的方面。因此,只有任課教師將書本的內容中的知識點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教授給學生更多更好更完備的知識體系。地球自轉體系中自轉的意義如下:
第一點,晝夜交替,晝夜半球的分界線,包括晨線和昏線,以及晨昏線判讀法的了解與掌握。第二點,因為地球的自轉而引起的地方時和區時的不同。第三點,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第四點,天體的周日運動。隨著課改的不斷推進與改善,教師的教學大綱更加關注的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地球自轉圖形的表達與含義的闡述,將圖形的直觀與文字的客觀更加完整一體化的整合,從而得到一套完備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受益終生。
二、公轉的學習要點
地球公轉的最基本解釋便是: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的公轉。因為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的天體,因此太陽便成為了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此時的地球運動便稱為地球的公轉運動。地球之所以公轉的根本原因是太陽系中有太陽的存在,這也是大自然中最根本最基礎的運動之一。
學習了解天體的運動,從學習了解地球的運動開始。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夾角是66.5度,地球在公轉的過程中,所經過的路線的每一點,都在同一個平面上,而且構成一個封閉性的曲線。對于地球的公轉可以從方向、軌道、周期、速度等四個方面做分析,從而來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公轉運動。
第一點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地球逆時針方向繞太陽運轉。第二點地球的運行軌道是橢圓形。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此時用圖形可以更加直觀、形象的表示出來。第三點地球的周期。一個回歸年等于365天5小時48分46秒,一恒星年等于365日6時9分10秒。第四點地球的速度,分為公轉角速度和公轉線速度。從以上四個方面能更加了解和掌握地球公轉學習的要求、難點、重點、考點。地理的課堂教學能快速地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學習的氛圍,教師要將課堂教學的幾十分鐘更加完美的利用到學習中來,爭取做到課堂上的知識盡量在課堂上完成,課后的作業可以提前拿到課堂上來完成。做到學習與課堂的高效率結合,不浪費一分鐘,不浪費一秒鐘。
三、地球自轉與公轉相結合
將地球的自轉運動與公轉運動對比起來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會更高。對比的學習方法又比于木桶效應的效果,只要其中的一塊板子比較短,就會直接影響整個木桶的效應。在地理學科冰山一角的學習中,教師應該注重與強調這一方面的學習和突出這樣學習優點的存在。對比的學習方法能更加快速與方便的找出兩者之間的差別與差距的存在,從而吸取其中一方有利可圖的優點,摒棄其中壞的、不好的缺點,然后突出重難點考點,讓學生能更加系統具體的掌握知識技巧和學習的能力。地球自轉與公轉的本質差別便是地球自轉與公轉所具體環繞的旋轉的中心是不同的,這也是導致地球自轉與公轉最直接最本質的區別。
從地球的對比學習中,從旋轉的方向、旋轉的速度、旋轉的角度、旋轉的周期等的對比,突出不同知識點的方面,讓學習的難度大大降低從而讓學生能利用左右腦同時開動,大腦的運動更加快速與靈活方便。下面的一幅圖便能形象直觀的展現對比學習的重要性的所在。
從圖形中既形象直觀的展現對比學習差別的存在,也能讓學生更容易去接受這樣的學習的方式。
高中地理學習中的自轉與公轉的對比學習,只是高中學習中一小部分知識的了解與掌握的學習。地理的知識學習是一個龐大的、繁雜的、豐富的知識體系,可以將類似于地球自轉與公轉這樣的對比的學習方法,運用到地理學習其他的部分也依然具有這樣的學習效果。
學習是相通的,觸類旁通的學習才是新課改重點強調與推進的學習方法。觸類旁通的學習形式,可以由對比的學習方法、類比的學習方法、引用的學習方法、借鑒的學習方法、直接學習方法、間接學習方法、巧記的學習方法等等,將好的知識點與值得學習和轉承的知識點,融入課堂的教學大綱中,從而推進教學體質更加完整的發展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