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立
【摘 ? ?要】初中作文教學歷來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難點,農村初中作文教學表現則更為突出。《語文新課程標準》出臺后,我們農村初中的作文教學應該因地制宜,努力挖掘農村廣闊天地中蘊藏的生活資源,拓寬學生的作文空間,以此來優化農村初中作文教學,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寫出有特色的作文。
【關鍵詞】農村 ?初中 ?作文 ?困惑 ?突圍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68
去年我們學校的語文教師到重慶市巴蜀中學聽課學習,回校后感慨萬千,覺得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有著太多的優勢:他們住在環境優雅的小區,學校教學條件先進,晚上能漫步在燈火闌珊的都市,節假日可以到美麗的公園游玩……生活在農村的學生,長期接觸的是廣闊的農村天地,相對城市而言,農村文化氛圍不濃,信息閉塞,家長重視不夠,留守少年多,學生知識面較為狹窄,導致他們在寫作中常常出現言之無物、表達能力不強等弊端,達不到新課標的作文要求。其實我認為農村的學生在寫作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豐富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農村生活。因此,農村學校應該因地制宜,重視挖掘、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作文教學資源,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快樂地寫出有特色的作文。
一、關注日常生活,寫出有特色的作文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永遠是作文的第一源泉,離開了生活這一肥沃土壤的作文,必然空洞無物,更無特色可言。農村的學生具有天然優勢,他們長期生活在美麗的大自然中,青山綠水,朝霞夕陽,梯田樓角,鳥語花香,面對秀麗的景色,學生的頭腦中會刻下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面。同時,學生們也有許多趣味無窮的生活場景和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春天上山踏青采花,夏天下河摸魚捉蝦,秋天進園摘果,冬天入林捕鳥;還有砍柴割草,喂豬放牛,播種施肥……這些饒有情趣的生活都會給學生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生活處處有語文,生活也處處有作文。當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情緒的儲備達到了比較豐厚的程度,他們的作文內容就能充分展現其個性。學生心中有了生活積累,寫起文章也便越得心應手,越樂意寫作,所寫的文章的也就有了自己的特色。
二、創設生活情境,寫出有特色的作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透徹的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老一輩語文教育家對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動機有過大量精彩的論述。順乎自然,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的東西,學生會樂于去寫,寫出自己的特色。
(一)走進真實的生活場景,激發學生的作文欲望
教師上作文課時要用富有魅力的語言和生動有趣的身邊故事,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讓學生在快樂中完成作文,寫出特色來。
如在農忙季節里,就把學生帶到田間地頭,讓學生觀察一下在地里干活的農民的神態、動作。學生回到教室后,叫學生把各自的感受先在課堂上說一說,再寫下來,可以寫勞動時的勞累,可以寫收獲的喜悅,也可以寫對農民的感受。這時,學生的心中對勞動和農民的認識早已沖擊著自己的情感,寫作時,也就自然流淌著真情,寫出有特色的作文來。
(二)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產生作文的沖動
如今初中學生的生活極為單調,“家庭——學校——家庭”,僅保持兩點一線的生活節奏,寫作的源泉豈能不枯竭?教師有責任為學生創造情境,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
又如,學習了課文《行道樹》后,有許多同學去歌頌那些清掃馬路的清潔工,寫他們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巧妙地創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產生情感的漣漪,從而寫出有特色的作文。
三、結合實際生活,寫出有特色的作文
作文的確是對生活的一種思考方法,作文指導課應當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起到更深層次上的作用。初中學生因為年齡還比較小,缺少對生活的認識和把握,寫作時缺少深度也很自然。因而,教師在作文指導時要與學生一起思考生活,幫助學生走出作文輕描淡寫沒有深度的困境,提高思考生活的能力,寫出有特色的作文。
(一)根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將作文教學巧妙地融于饒有興趣的活動中,使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寫。為了使學生深刻認識并體驗到寫作的價值和樂趣,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可以把課堂上學到的寫作知識加以具體運用,不斷探討和設法解決寫作練習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不僅調動起來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得以鍛煉和發展,寫出的作文自然有特色。
例如,舉辦“新聞發布會”,住讀生學生每周上學、放學的路上,走讀生中午、晚上在家里都有可能經歷一些非常感興趣的事情,獲得一些有趣的見聞,教師可讓學生在每天語文前5分鐘進行“發布”,這樣就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在課后進行小練筆也容易得多了。
還如,我在班級創辦學生優秀作文選刊——《小燕子》,教師和學生從每次作文課上寫的作文中,共同評議優秀作文,打印裝訂成冊展示出來,以便讓學生了解作文評改的信息,也激發起被選中學生的作文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更能為其他同學提供借鑒與學習的榜樣,有利于提高全班學生的作文水平。
(二)作文教學要多賞識教育
現在農村中學的學生有他們的特殊性:留守學生多,單親家庭多,膽小自卑多。所以每次作文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成績,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所以,教師要盡量為每個學生創設成功的機遇,對后進生要有更多的關愛,要努力去發現每個學生作文中的特色,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詞,一個好的開頭、結尾,也不能放過,應多給予贊美,激發他們作文的興趣。
(三)多寫生活片斷,發展學生能力
農村中學的作文教學要求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農村學生的生活中處處都有值得記下的片斷,如:《我家門前的堰塘》、《稻田香飄飄》、《割麥子的樂趣》、《柑子紅了》……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鼓勵學生平時多寫觀察日記,多寫生活片斷,把所見所聞所感隨時記下來,讓自己的感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寫出自己的特色來。
總之,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是一個取之不盡的作文素材庫,美麗的巴渝大地,景美、物美、人更美,我們農村教師一定要因地制宜,巧妙地挖掘、利用學生生活中的資源,優化農村中學的作文教學,使農村的學生樂于用筆來表達生活,提高學生作文的能力,寫出有特色的作文,同時也為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