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守存
作業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明鏡,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養成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由于長期在一所外來務工子女較多的學校任教,我發現我們班大部分學生的數學作業習慣較差,主要表現在:作業本不整潔,作業字跡潦草,書寫不端正,格式不規范,學生作圖隨意,不用作圖工具,審題不清等。這些問題如果在低年級不及時糾正,以后就難以改正。針對以上問題,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作業習慣:
一、規范格式,認真書寫
要求學生字跡工整,作業本整潔,格式規范。首先給學生強調了作業的書寫要求:字跡美觀大方,每行只能寫一個算式,每做完一題,要空一行,做豎式時,橫線要用直尺畫;作業本整潔就是要求學生想好了再寫,盡量少用橡皮擦,堅決不使用涂改液、改正紙。已經寫錯了就應該擦干凈了再寫。其次對寫字的姿勢作了要求:頭正身直腳實,另外要做到“三個一”;強調身法與指法的關系,身正則字穩,也強調執筆時指實掌虛,運筆靈巧,力到筆尖。低年級學生可塑性強,又剛開始學寫字,教師必須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對學生進行嚴格的強化訓練。
二、仔細閱讀,理解題意
低年級學生由于識字不多,老師可指導學生用手指或鉛筆指著題目默讀甚至可以小聲地讀出來,有意識地重讀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和關鍵詞語,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題意。學生理解題意以后,再讓學生獨立完成。在學生識字量逐步增多的情況下,便要求學生自己認真讀題,而且每題不少于三遍,這樣的訓練讓學生養成在做題之前要認真閱讀題目要求的良好學習習慣。
三、言傳身教,樹立榜樣
作為低年級的老師,板書設計要合理、規范、整齊。書寫應做到一筆一畫,尤其是數字的書寫可用兒歌“1像鉛筆端又直,2像小鴨水上游,3像耳朵聽聲音……”幫助記憶,這樣孩子在寫數字時也會情不自禁地將數字寫規范。而且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豎式中的一條橫線,教師都必須用直尺畫。另外,作業批語也要認真書寫,一則讓孩子能看懂,二來也是給孩子一個示范。
四、改進評價,喚起情感
改變傳統的分數評價,采用笑臉、小星星、貼畫、印章圖案等批改符號,這樣的批改符號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總之,培養低年級學生數學認真作業的良好習慣,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良好的作業習慣一旦養成后,相應的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不知不覺形成,為他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