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要】音樂教育是我國教育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同時音樂也作為一門專業課程而存在。中華民族音樂象征著中華精神,象征著中華人民的精神氣概,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學校音樂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不僅僅是音樂知識的傳授,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起著很大的幫助作用,同時,也深受民族音樂文化的影響。本文將針對音樂教育的現狀,對民族音樂特色進行探究,同時,探索民族音樂文化對音樂教育帶來了什么影響,并從哪些方面對音樂教育造成影響。
【關鍵詞】音樂教育;民族音樂;影響
民族音樂文化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文化而存在,同時也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民族音樂不僅僅開拓了音樂領域,填充了音樂庫,使音樂種類更加豐富,與此同時,民族音樂文化大大激發了中華人民的愛國主義情操,在聆聽民樂的同時,人民的思想得以升華,情緒得以渲染,思維得到激發,從而提升自身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1]。在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文化對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內容都產生著深遠影響,不僅僅提升了教學效率,充實了教學內容,還使民族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中得到了傳承。音樂教育在哪些方面收到了民族音樂文化的影響呢?本文將結合這一課題展開詳細的敘述。
一、民族音樂文化使音樂教學內容更加充實
首先,民族音樂文化對音樂角的的影響體現在教學內容的填充之上。民族音樂文化經歷了極其悠久的發展歷程,不僅僅是歷史的沉淀,同時也是對多個民族音樂文化的融合及傳承,從而形成了獨特的音樂形式,為音樂教育注入獨特的文化內容[2]。若音樂教學失去了民族音樂文化的影響,將會使我國的音樂教學內容單一、情懷缺失,因為民族音樂文化是民族音樂的體現,使教學內容更充實。
民族音樂文化為音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使音樂課堂不再拘泥于形式,而是有著更加豐富多彩的內容與民族音樂知識,同時使音樂教學內容更多樣花、豐富化。例如,“二人轉”就是民族音樂文化的一個典型[3]。東北二人轉融合了秧歌、民歌、單鼓等音樂文化特征,同時在表現形式上也深深體現了帶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成分。作為一種歷史悠久且經久不衰的文化形式,“二人轉”在現代的音樂教學中也有涉及,這不僅僅是對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發揚和普及,也是對現代音樂教育內容的填充與擴展,使音樂教學課堂生動活潑,富有民族特色。現今,“二人轉”表演在作為音樂教育欣賞課程內容的同時,也作為一門技巧于音樂類、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學習、探索。
二、民族音樂文化使音樂教學器樂更加豐富
民族音樂文化對音樂教學的影響同時還體現在音樂器樂上,它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器樂的種類,使音樂教學器樂更多樣化,使學生可以按照興趣選擇自身感興趣的音樂器具來學習。民族音樂包含多種音樂形式與多樣化的音樂樂器,富有民族特色的音樂樂器也是民族文化的體現。
如今音樂教學中豐富的音樂器具,絕大部分都來源于民族音樂文化中。大眾化的音樂教學器具有鋼琴、吉他等,但民族樂器的出現使教學領域更加豐富,樂器更加多樣化[4]。現今的音樂教學中除了比較流行、比較普遍的鋼琴之外,還有笛子、二胡、琵琶、絲竹、胡琴、箏、簫、鼓等等,這些樂器從外形到音色又各有特點,代表著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同時也都是中華音樂文化傳統樂器的優秀代表,它們是組成—首器樂作品風格特點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同時也是豐富音樂教育課堂的必要組成元素。在民族音樂文化的影響下,音樂教育的樂器種類更加豐富,領域更加寬廣。
三、民族音樂文化使音樂教育價值得到提升
音樂教育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教學內容與樂器形式上,同時,民族音樂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代表,在融入音樂知識的同時,還提升了音樂教育的價值,在某種意義上也促進了社會的融合。
首先,音樂文化是一種反映民族精神的文化,它的發展不僅僅形成了自身模式,同時也與時代相適應。在學校教育與音樂教育成立之后,民族音樂不僅僅是作為一種文化而存在,同時也為音樂教育中價值的豐富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使音樂教學富有內涵與民族底蘊[5]。另外,民族音樂文化在音樂教育中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教育不僅僅是為了音樂文化的傳承,在某種意義上音樂教育還是維系社會穩定與民族進步的重要因素。
例如,音樂課堂中富于民族風味的秧歌、舞蹈、民族唱法等等教學內容,不僅是對音樂課堂內容的填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學到更多樣化的音樂知識,發揮音樂才能,與此同時,學生還能在民樂的學習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從而了解民族風味,吸收民族文化底蘊。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學生能通過音樂教育來實現文化認同,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認同感,從而在課堂上形成融合、融洽的良好氛圍。這樣一來,音樂教育價值便在學生身心的進步中得到了提升。
結束語:民族音樂文化具有豐富的外延和內涵,它不僅僅包含著多樣化的內容與內蘊,同時也對現代的學校教育起著重要的影響。現今音樂教育受到民族音樂文化的影響越來越深刻,不僅僅是對教學內容的充實,對教學樂器的豐富,與此同時,民族文化還使音樂教育的價值得到提升,使學生都能收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從以上方面可見,民族音樂文化帶給音樂教育的積極影響不僅僅是對音樂教育的價值升華,同時,也使學生在學習音樂課程的過程中實現音樂知識與民族情懷的結合。所以,再往后的音樂教育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民樂文化的重要性,并將其與現代的音樂教育相結合,使音樂教育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代百生. 中國鋼琴音樂與跨文化音樂教育[J].中國音樂.2010(01):12-13
[2]焦一梅. 張錫祿談白族傳統音樂文化[J].中國音樂.2010(01):34-35
[3]王昌逵,李小瑩. 全球化視野中的音樂教育學科研究新動向——基于“全國音樂教育課程培訓”研討會的思考[J].中國音樂.2010(01):24-25
[4]陳葸靜. 音樂和閾限下信息對服刑人員情緒和認知影響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音樂.2010(01):16-17
[5]韓再紅. 合唱課中的地域民歌傳承——以山西師大音樂學院山西民歌合唱教學為例[J].中國音樂.2010(0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