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龍
摘 要:一對一課外輔導的形式使一對一教師比學校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傾聽學生的想法,也更易與學生形成“亦師亦友”的良好師生關系,因此一對一教師在中學生心理輔導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
關鍵詞:課外輔導;一對一;心理輔導
一、引言
如今,我們身邊隨處可見針對學生學業的校外輔導機構,重視教育的家長們紛紛把孩子送進去。從家長的角度來看,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望子成龍,希望子女在學業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所以會根據子女的學業成績,讓其參加相關科目的輔導。二是因為現在的學生大部分為獨生子女,而家長忙于工作沒有時間關心孩子的學習。在周末和寒暑假時,讓學生去輔導機構,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的同時,也可以管住學生。但是,盡管中國校外輔導市場異常火爆,校外輔導卻始終難以擺脫 “影子教育”的名頭,成為一種備受爭議的社會現象。
之所以將校外輔導稱為影子教育,是因為校外輔導是一種發生在正規學校教育之外,旨在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的教育活動,并且在同學校的關系上存在以下特點:校外輔導只因學校教育的存在而存在,隨學校教育的改變而改變,受關注不如主流教育,特點不如主流教育明顯。目前主要的校外輔導形式包括三類:個人家教型、輔導機構型、在校教師校外辦班型。組織形式的混亂使校外輔導的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同時也使校外輔導作為一個行業的發展受到制約,缺乏職業人才,職能定位模糊。
二、一對一輔導的特點與機遇
現代教育的主流是以學校為代表的大眾教育形式,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重要環節,一個教師面對多個學生進行教學,提高了教學的效率;但與此同時,因為學生的眾多,學生無法實現與教師實時的無縫溝通,在課堂上學生所能做出的反饋十分有限。而在一對一輔導中,因為溝通的便捷,教師能夠很詳細地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另外,一對一教學中教師有更多的機會來傾聽學生的想法,并且讓學生表達出學到的知識,從而更主動地學習。對學生的傾聽是一對一教學中最大的亮點,也是學校課堂教育所缺乏的。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對中學生的培養教育不僅是文化知識,心理健康方面也是應有之義。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學習壓力、人際關系、青春期心理是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中的突出點,同時,在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的調查研究中發現,中學生最希望得到心理健康服務熱點內容包括人際關系、學習問題、校園生活與適應、青春期心理等;中學生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的人員包括同學朋友、父母家人、學校健康專家、學校老師等,而同學朋友是大多數中學生的首選。
一對一的課外輔導的形式使一對一教師比學校教師有更多的機會傾聽學生的想法,也更易與學生形成“亦師亦友”的良好關系,因此一對一教師在中學生心理輔導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是為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的一個機遇。
三、一對一輔導中的心理輔導
“亦師亦友”的身份使一對一教師更容易讓中學生接受到心理輔導,可以更好地顯現出一對一輔導教師特有的價值,為課外輔導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針對中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一對一輔導教師可以在以下四個方面對中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1. 學習心理
有研究顯示,學習壓力大是中學生心理壓力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學習壓力的產生常常來源于對學習成績的擔心,而由此產生的焦慮情況又會進一步干擾學生的學習,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可以采用心理輔導中的“放松療法” “認知療法”讓學生減輕壓力,緩解焦慮。
2. 人際關系
中學生的人際關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父母關系。中學生情緒的不穩定性和敏感性使他們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出現危機,因此可以采用“合理情緒療法” “認知療法”的心理輔導手段,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
3. 青春期心理
對青春期的心理輔導主要以平等對話、知識教育為主,消除神秘感,讓中學生理解自身的生理變化,形成與異性交往的正確觀念。
4. 生涯規劃
素質教育需要學生形成生涯規劃的概念,幫助中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人生理想,建立遠大志向。
參考文獻:
[1]付洪秀.中小學課外輔導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其反思[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4.
[2]鄧學芳,江衛豐,徐繼偉.初中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的客戶滿意度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03).
(作者單位:浙江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