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紅梅
【摘要】近年來,中等職業教育在政策地幫扶下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社會地位有所提高:同時,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以及現代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給中職學校教學改革也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因此適應中職學校發展的一體化項目教學模式的改革需要進一步地發展完善。
【關鍵詞】一體化項目教學 中職教育 企業需求
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學制逐漸縮短,生源又為初中畢業生,傳統教學模式難以實現學生專業技能與崗位要求全面對接,因此,進行符合企業需求、崗位特點的一體化項目教學改革應運而生,然而速度雖快卻并未取得應有的規模和成績,因此,該模式仍需探討和完善,對于如何做好中職學校一體化項目教學改革工作,本文將結合東營市技師學院的教改進行初探。
一、確立一體化項目教學的教學目標,突出其重要地位
一體化項目教學一改傳統教學中的學科界限,而是從工作崗位所需職業能力的理論與實踐出發,把知識與技能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以生產中實際發生的、具有應用價值的案例作為項目載體,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學習掌握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從做中學,強調知識的“實用、夠用”,把“教、學、做”三者融為一體,在教學環節中還原工作場景,工作任務地交接、實施、分析,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一體化項目教學模式是擁有成功案例的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也是目前為止符合校企對接的最好模式。
二、將一體化項目教學的指導思想植入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心目中
東營市技師學院展開一系列一體化項目教學的專家講座、外出觀摩學習、企業調研、專業研討等工作,不僅把一體化項目教學當做一項重要的任務來執行,更要把一體化項目教學改革提高到關系教師前途和學校發展的高度來對待,從思想上扭轉教師的教育理念,讓每位教師樹立一體化項目教學的思想。而對于學生,則是通過分階段就業教育,邀請校企結合的企業領導宣傳演講,下廠鍛煉實習,讓學生明確職業素養和崗位需求,為一體化項目教學奠定好的角色感。
三、一體化項目教學的工作突破
1、加大投資,創造一體化項目教學的良好“硬件”。一體化項目教學是企業工作場景的還原,因此完善綜合實訓場地設備是基礎。東營市技師學院利用德促貸款投入建設了六個系部,十一個實訓中心,給一體化項目教學提供了完備的工作崗位。
2、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創造一體化項目教學的良好“軟件”。一體化項目教學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教師的能力和水平直接決定一體化教學改革的力度。技師學院教師多是從校門到校門的理工科學生,一是教師的職業能力沒有經過系統訓練,二是沒有來自一線的生產經驗,而工作崗位需要理論與實踐經驗都非常豐富的“雙師型”教師,因此,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踐還是分割的, “雙師型”教師一體化項目教學落實的關鍵。因此,東營市技師學院采取下廠實踐,外出培訓,企業教師互動、專家講學等方式提高教師職業認知、職業素養、技能水平和教學水平。而且,隨著一體化項目教學的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東營市技師學院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還將不斷加大。
3、編寫適合一體化項目教學的大綱、教學計劃和校本。東營市技師學院在教改過程中提倡“先講義,后教材,成熟一門,編寫一門”的教材建設方法,努力探索適應企業口味、學校發展、學生水平的校本教材。同時還借助校園網絡平臺等多種途徑為學生、為企業、為開展一體化項目教學改革的院校提供持續的教學服務。
4、有步驟有計劃地逐步推行。根據辦學條件,東營市技師學院一體化項目教學在不斷地完善,在2013級電工、2014級化工等專業實行一體化項目教學。隨后學校又隨著硬件完善情況陸續的開設了化工檢驗、機電等課程的一體化項目教學嘗試。
四、一體化項目教學改革中的注意事項
為了把一體化項目教學改革做到更好,需注意以下兩點:
4.1 充分認識到一體化項目教學改革的艱巨性
教學改革既涉及觀念、相關制度、資金配套及教學改革氛圍等問題,因此應充分意識到教學改革的艱巨性。自下而上的改革使我們正在努力的工作。而自上而下的改革還有賴于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企業鼎力合作。
4.2 扎實有效的提高一體化項目教學的改革質量
沒有評價便沒有進步。因此課堂教學的質量穩抓不放,是一體化項目教學取得成效的保證環節,東營市技師學院非常重視加強對課堂教學的檢查與評估,建立了一套較為科學、可行的檢查、評價制度,并通過學生座談、講課比賽、技能比武及其他有關途徑,及時反饋課堂教學質量的信息。
五、總結
一體化項目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業課的教學質量都大有幫助,有效實現校企對接。中職教育的一體化項目教學研究與改革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工程,還需要職業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探索,努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