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描作為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本文從藝術設計專業的角度去認識素描的意義與價值,深入探討在素描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客觀自然多方位、多角度觀察,全方位理解內部外部結構、空間等視覺因素,強調在觀察的過程中的一種思考方式,從而使個體對視覺信息的處理更加有效,積極影響了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審美的培養,從而夯實基礎。
關鍵詞:素描;藝術設計;審美;觀察
學習素描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素描在設計藝術教育中有怎樣的作用,隨著我國藝術教育的發展,素描課作為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那么在學習過程中素描到底對設計藝術有哪些作用,如果僅僅以素描材料和形式的外在特征來認識素描,似乎有又無法指導或者讓我們無法辨識很多藝術現象。
那么素描作為造型基礎課,在造型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用單色畫面的形式對自然物象的研究和表現,從而獲得眼手的協調和一致性,以此組成畫面,傳達信息體現思想,因此素描具有獨立的藝術表現形式和個性鮮明的審美,所以在藝術設計基礎課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素描這一基礎課對于藝術創作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從整個造型的角度來說,這種解釋可能是吧素描的作用定位為實用的范疇,強調了對畫面中具有顯性作用,但是容易忽略從觀察的角度和對物體的認識上的意義。在藝術設計領域中,很多藝術品的創作并不都是平面的,有些是實物類型的,環境的,運動的,素描的訓練為這些藝術創作提供了隱性的作用,關乎形體和空間的認知和理解表現等基本素質,是最為基本的視覺信息轉換和處理方式。就像著名藝術家德加說:“素描畫的不是形體,而是對形體的觀察?!庇纱丝梢娝孛枋撬囆g家觀察客觀對象之后對形體的思考,是視覺空間向畫面空間的轉換方式,所以觀察實際上是一種思考方式,是對客觀對象的結構、空間、等信息梳理的認識結果。所以素描教學正是在通過對自然物象的寫生,傳授培養學生對待客觀世界的思維方式和觀察方式。所以這種藝術活動以這樣的要求下會創作出特定的藝術作品。
設計就字義來講,是計劃設想,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切客觀物體,在事先形成的想象以及如何實施均可稱為設計,如建筑設計,產品設計,工藝美術設計等等,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專業需求,側重點不同,如廣告設計,側重于視覺的審美,服裝設計則側重的是人體與服裝藝術的結合,標志設計則更側重與簡約而含有獨特的象征意義,設計的主旨是講求審美與功能的和諧統一。設計素描是為設計服務的基礎訓練,其本身也是設計,既是設計,又是素描,實際上“畫素描”和“設計”是相互聯系的,18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們在素描中不但是對自然形態結構的研究,還可以看到建筑、機械和飛行器設計的草圖,設計素描和傳統素描比較似乎除了審美素質和美學培養共同的因素之外,還在具體表現手法上也有較大的區別,繪畫素描的目的是表達人的精神,是鑒賞性藝術,設計素描除了表達精神之外,還聯系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是實用藝術,是視覺審美和功能相統一的藝術,設計素描更多的要強調自然和生活的敏感度,注重表現客觀物體內部深層的本質,在學習設計素描的過程中,必須要有意識的注意畫面中物體的結構關系,形態關系,節奏關系,空間關系等,它強調的是用最經濟的方式傳達最本質的內容,以簡練的線條去表現嚴謹的結構,從這一點上講,設計素描和全因素素描有較大的區別,因為它是忽略了光用表現性方法以焦點透視觀察研究物體的結構和視覺美感。
從視覺效果和畫面來說,素描是個體對客觀對象最為直接的反應和處理,是情感或者理解趨于深入的一種視覺演進過程,是多角度、多方位地理解客觀并用適合的方式去處理畫面的特殊意義,這涉及到個人審美反應,從想象、觀察再到畫面,需要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從而形成畫面。這是在自然中漸漸認識并形成一種能量,使我們在創作活動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內在的素質和潛在能力的發揮,為藝術設計多種形態的藝術創作奠定了基礎,因此素描這種特定的視覺形式形成藝術家基本的造型思維方式,形成創作思維不斷構建的過程。
藝術設計在現實生活中,藝術家或者設計師是按照美的規律創作與人類相關的藝術作品,來滿足人們心里和生理需要的學科,所以設計師的實踐活動本身就是創作課題,而不是對客觀的簡單再現和抄襲。也就是說它不是通過對客觀事物的簡單描繪來反應意識形態的純粹的藝術作品,而是在不斷的創新,發現新的形態的藝術,這就必須利用平時的觀察,訓練,想象等素質進行工作,因此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是素描的關鍵,它不容置疑的維系著對創作能力的水準和要求。所以在素描課的教學中,一定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視覺思維能力,從多元的角度去認識問題,提倡擴散思維訓練,這樣可以極大的影響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作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就是現在一些發達國家的藝術教育,近年來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現代社會迅猛發展,現代工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信息化促使藝術教育結構由傳授信息型轉向能力培育型轉化,并注重全面發展的同時,更加重視能力的培養,訓練思維、觀察能力已是素描教學的核心,同時也對藝術設計起到了重要的基礎作用,不難發現,藝術設計這個課題的廣泛性,也為素描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從具象寫實尊重客觀到超越自然的創作,從對客觀自然的透視、結構的認識到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藝術作品,是多方位、多角度、嚴謹獨到的觀察和認真思考后透過現象所建立起來的創作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通過素描的訓練,去認識自然,走向設計。如有些素描是利用夸張的手法去表現,主要是通過對自然原型的外觀特征進行強調,或者改變,寄托作者的意圖和審美趨向。還有平面裝飾素描,是對自然形態中的美感的線條進行分解提煉,再構成畫面的一種特殊效果,強調的是平面的裝飾效果,由原來的形態轉變為另一個形態,由立體轉變為平面形態的表現形式。在很多傳統圖案及設計中汲取營養。素描的描繪,是根據專業不同而應該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說作為設計基礎課,建筑設計專業就要強調“體塊”、 “表面”“結構”,側重于對形體空間結構的理解,有計劃的提高用線條和體塊概括表達其造型能力。
那么,藝術設計素描訓練應該具備哪些基本能力呢?從設計的角度來看,應該培養四中能力:培養觀察能力,也就是要增強接受并處理視覺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感覺;第二培養認識能力,也就是對客觀事物的分析、理解、并用何種方式表現,形成對客觀事物特征的深刻表現能力。第三是創作意識能力,也就是通過素描這種藝術活動的訓練,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開發,形成對客觀自然的自覺探求意識。第四是準確描繪能力,要把想到的和看到的表達出來,要手配合,那么準確描繪能力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對客觀的分析,感受,要表達出來至關重要。這一點貫穿著整個藝術活動的始終。是素描和設計賴以生存的直接關聯。
藝術的首要問題是觀察的問題,是個體對客觀對象視覺思維形式處理的問題。我們知道,客觀對象的空間位置是通過透視的學習來確定的,當我們用這種科學的觀察方法去感知客觀對象由于和視點的關系不一樣,會產生比例上的變化從而形成對象的多變性和復雜性,從造型方面來看,這種變化實質上是客觀對象整體的空間數值關系所構成的特定的空間秩序,通過對透視原理的學習,和科學觀察方法的訓練,使得個體觀察后對客觀對象的反應更加敏銳。從而達到培養觀察能力的目的。
我們知道,藝術活動中所指的觀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觀看和辨識,而是對客觀對象全方位多角度的審視,實質上是對客觀自然本質結構有意識的了解。意在超越客觀表象而達到對形體內在結構的理解,從而獲得對自然對象的完整認識和整體把握,達到對客觀的深刻體驗,這種了解結構的方法可以提高個體的自然感受能力,積累結構分析的經驗,為設計和創作進一步奠定了基礎,想象力和創造力正是個體對自然和客觀的研究提高的,自然中蘊藏著偉大的設計,是藝術家對自然內在結構和富于創意的理解。通過我們了解形體以及周邊空間等要素的關系,進一步增強對空間的認識,當個體對客觀對象外在形式和內在結構有所認識的時候,就會自覺地發出審美的感應,直至對整體的有效把握,并能體現出對理想空間的追求。
綜上上述,素描作為探究自然研究審美的一種特殊形式,在這個學科當中,不僅為藝術設計專業學習解決了很多問題,同時也為藝術創作及設計研究奠定了普遍意義的造型素質,通過素描認識自然,表現自然,旨在以客觀自然為途徑,以藝術設計專業為目的提高藝術設計的基本素質與能力構建。
參考文獻:
[1]馬爾庫塞.審美要素[M].紐約,1962:32頁.
[2]喬治·普林斯.創造力的實踐[J].交流,1982,(03)38.
[3]尚輝.意象油畫百年,中國油畫學會文獻集1995-2005[G].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0:735-745.
[4]王中義,許江.素描觀念和素描教學新篇章,從素描走向設計[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5.
[5]全山石,陸琦.設計素描[M].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劉勃,四川工商學院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