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尚潤
【摘要】在英語學習中,跨文化的現象很普遍。隨著新課標的實行,人教版高中英語與之前的教材相比,不僅體現了跨文化的重要性,而且體現了人文情懷。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拋棄了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而是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為目標,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跨文化角度下的英語學習變得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跨文化 新課標 人教版 人文情懷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英語越來越重要。毫無疑問,英語是世界上使用國家最多的語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英語的重要性逐漸體現出來。在中國,英語從小學就開始普及,使得學生對英語有著更進一步的了解。從初中英語過渡到高中英語,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畢竟,高中英語的學習比初中英語的學習更具系統化,不僅是背背單詞課文就可以完成英語的學習,而是需要學生之間結合自己的背景文化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隨著人教版本高中英語新課標的推行,在跨文化的角度下,幫助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知識更加重要。
一、人教版英語教材的定位
1.人教版英語教材可以傳播本民族文化。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際朋友想要了解中國的文化。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擁有五千年的燦爛文化,這些文化散發著特有的美麗。作為中國人,我們必須維護本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和各方面的資源,從而有利于文化的進一步傳播。 比如“孔子學院”也是傳播中國文化的方式之一。文化自覺意識和文化自信,促進學生心智健康成長非常重要。而高中英語教材研究的是,如何讓將本國文化與世界的文化相融合,不僅要維護自身的優點,還要吸收外國的優秀文化。
2.人教版英語教材可以學習西方的優秀文化。英語為每一個人提供了許多交流的機會,這是每一個人必須會的語言。它拉近了我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距離,促進了人類不同思維的發展。每一個人都知道,英語是世界文化傳遞的工具,有助于學生借鑒、吸收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通過對英語教材的學習,對學生們來說,英語不僅是一種語言工具,而是為學生的多層次交流提供一個良好的途徑,而且英語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媒介,使得學生對世界各個民族的文化有了更深一層次的理解。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可以更好的在國際化的浪潮中吸收各個民族的優秀文化,增進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為全球化的生活做好準備。
3.人教版英語教材可以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些障礙。面對這些障礙,學生應該正視,而不是逃避。英語教材為學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工具,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吸收外來文化,從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英語教材還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讓學生自己找出異同點,從而進行有效的溝通,使學生形成借鑒和吸收不同文化精華的能力。
二、以新課標人教版Unit1 Cultural Relics為例
1.需要探討的問題。新課標下的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單元以一個話題為中心,不再是以前的每四課為一單元的結構。每一板塊都劃分得很清楚,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在教學的內容和時間上做出調整,從而達到滿足教學目標,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吸收和理解所學的知識。同時,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對所學的知識提出自己的觀點,尤其是涉及到人文知識的問題時,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文化知識,養成尊重他人文化的良好心態。
2.文化背景分析。高中人教版第一單元的主題是關于文化遺產,是為了通過本章的學習,讓學生對文物有一定的理解,形成學生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這篇文章是一篇介紹性質的文章,同時又是本單元的第一篇文章,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習慣以前老師講課模式,隨著新課標教材運用到高中課堂,學生必須馬上適應新課標的教學安排,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由于本章涉及到文化這個話題,學生必須對文物對各國的歷史作用有所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該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日常交際做出適當的調整,這樣學生才能準確的獲取語言文化知識。
3.學生學習能力分析。有些同學對英語非常感興趣,愿意去搜查關于文物的各種背景知識,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但是仍然應該注意到個別同學不善于自主學習,因此要讓英語水平較高的同學帶動他們的學習,設計任務時候也要考慮到任務的難易程度,教師在實施教學時要給予學生幫助。學生將通過學習本單元的文化遺址,對文化遺址有一定的了解,并結合自身周圍的情況和經歷,能用英語流利表達自己的見解,在聽說讀寫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
4.學習目標分析。知識目標是學生可以正確和理解新詞匯,同時學生可以充分理解文物的意義;技能目標是學生能夠對通過閱讀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歸納文章的重難點,分清文章的主要脈絡,同時也能根據要點對課文主要的內容進行復述。 能運用略讀、精讀這些閱讀技巧獲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學生樂于參加到小組討論中,并發表自己的觀點及看法;情感目標是幫助學生認識到保護文物的重要性,并知道該如何保護,從而達到有利于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的目的,培養學生較強的合作精神;在跨文化條件下,學生愿意了解世界各國的文化遺產。策略目標是利用分析、歸納邏輯手段分析文章的結構,并對此進行整理與歸納,能夠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句;文化意識目標在跨文化的視野下,學生通過學習英語更好地了解世界,對其它國家的歷史文化古跡也有一定的了解。通過學習中國文化,從而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
5.學習方法分析。根據培養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和科學文化素養的理念而設計課堂。學習過程使學生能夠自主的去了解文化古跡,也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人文素質共同提高。
6.學習方法分析。首先是導入。教師給學生展示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思考問題;學生自主回答自己周圍的文化遺產;學生找出文化遺產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對文化遺產有準確的定義;展示圖片,從而引出需要學習關于文化遺產的單詞;向同學介紹學校的文物;學生自己意識到保護文物的重要性,從而引起學生對話題的興趣以及思考文化古跡的意義。其次是教學準備。教師要求學生對文章的情節進行預測,是為了培養學生預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要求學生進行快速閱讀找出文中的主要線索,同時也要進行細節閱讀找出重難點。學生能夠獨立回答出文章中出現的問題,疏通文中的脈絡,引導學生回答出文章中的內容。最后讓學生閱讀文章中難題并畫出難句,完成相關的練習。
7.學習效果分析。學生要把握好文章的主旨,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涉及到外國文化的文章時,學生要學會采用不同方法收集相關資料并對它進行對比,發現其中的不同點與相同點,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
通過對新課標人教版高中英語第一課的學習,學生把實際生活和所學到的課文知識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把自己所經歷的與課文內容聯系起來。要不斷發揮文化背景的教學,在跨文化的角度下,促進學生對不同文化的了解,為同一個話題進行交流心得,更進一步傳播本國的優秀文化,促進世界各種文化交流。
因此,在新課程實施背景下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培養高素質且有深厚文化修養的優秀學生。在高中階段,注重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學習外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王才勇.跨文化語境中的中國文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武樹濱.英語教學設計與使用的有效性研究[M].山東:濟南出版社,2006.
[3]烏美娜.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喬納森.學習環境的理論基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5]涂海濱.高中英語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J].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