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
摘 要:中間業務是指商業銀行以中間人身份辦理支付和委托事項,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并收取手續費的業務。中間業務具有成本低、風險小、效益高的特點,國外的實踐表明,中間業務在商業銀行業務中居重要地位。
關鍵詞:商業銀行 中間業務 地位作用
中圖分類號:F8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1-177-02
一、中間業務在商業銀行未來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利潤越來越小,銀行業進入微利時代。中間業務以其成本低、風險小、收益高的特點成為現代商業銀行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如何抓住機遇,破解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瓶頸,已成為商業銀行必須解決的一項緊迫任務。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利用技術、信息、機構網絡、資金和信譽等方面的優勢,以中間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戶辦理收付、咨詢、代理、擔保、租賃等委托事項,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并收取一定費用的經營活動。在資產業務和負債業務兩項傳統業務中,銀行是作為信用活動的一方參與,而中間業務銀行不再作為信用活動的一方,扮演的只是中介或代理的角色,通過服務,它既滿足了經濟社會對商業銀行金融服務的需求,又能為商業銀行吸引更多顧客,增加其經營利潤。
國外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能帶來巨大的收益,已發展成為國外商業銀行的主業。當今發達國家商業銀行利潤的40%~70%來自中間業務,如瑞士銀行60%、德意志銀行70%的利潤來自于中間業務。如今,許多國家的商業銀行已經培養起中間業務的偏好,中間業務已成為中心業務。目前中間業務在我國商業銀行起步不久,中間業務只占商業銀行業務總量的10%~20%。發展空間很大,發展前景看好。
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同國外銀行相比的主要差距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金融發展的背景不同,我國銀行中間業務的起點較低,范圍有限,與國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已成為主業的現狀相比,存在著一些差距。中間業務品種少、手段單一、運作不規范、缺乏科學管理、專業人才及科技支撐力度不夠等等。
1.中間業務規模小、業務品種少、工作創新少。我國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尚處在起步階段。企業和居民對于中間業務還不是很了解,目前還處在認識、適應之中,因而業務量偏小。中間業務收入占比低,中間業務在銀行利潤中占比不高。
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品種少、工作創新少、技術含量低、服務不到位,中間業務在部分商業銀行還是“附屬產品”,還沒有進入銀行的中心業務范圍,中間業務的單一也往往阻礙了其規模的擴大,導致發展腳步趕不上發達國家。
2.中間業務的科技含量低,信息化建設相對落后。我國商業銀行所開展的中間業務大都依賴機構網點多,企事業單位在銀行開戶等硬件條件,且停留在一般的服務項目,如銀行卡業務、代收代付業務、保管業務等,很少能利用經濟金融信息、銀行技術和金融人才的軟件優勢開展高端服務。
其次,我國銀行對于計算機、網絡等先進技術的運用不充分,缺乏高效快捷的結算、支付系統,缺乏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計算機網絡基礎設施落后。如許多銀行的代理收費業務常常因為系統故障,而使顧客不能及時繳費;網上銀行也常常出現問題,技術服務有限。
3.缺乏創新性人才和鼓勵創新的機制。創新是中間業務的靈魂,中間業務就是不斷創新以滿足客戶的需要。未來銀行發展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實現價值最大化。實踐證明,建立以技術創新體系為主導的價值鏈管理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徑,是提升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證。技術創新是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經過技術的開發、研究和市場開拓,使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而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的程度高低,是衡量一個企業實現價值大小的重要標準。因此,銀行之間競爭的實質越來越明顯地表現為擁有科技才能集聚的廣度、速度和深度。中間業務涉及領域廣,知識面寬,金融創新需要大量高素質的人才,尤其是既懂計算機又懂銀行經營管理,既懂貨幣市場業務又能融會貫通資本市場業務,既能設計開發新產品又懂市場營銷的復合型人才。缺乏良好的人才引入機制、培訓機制、選拔機制和具有吸引力的薪酬體系是我國創新人才匱乏的重要原因。
三、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策略建議
1.做好規劃,確立可持續發展目標。目前,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品種,大多數停留在支付中介為基礎的中間業務和以信用中介職能為基礎的中間業務,缺乏科技含量大、收入高的中間業務品種。部分商業銀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將中間業務作為攬存的一種手段,加劇了金融市場的無序競爭。還有一些商業銀行開發的中間業務品種,良莠不齊,既不實用,政策又缺乏連續性,使廣大客戶對服務收費和業務品種缺乏信任感,商業銀行雖頻頻推出各類中間業務,顧客卻并不感興趣。所有這些現象,都表明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基礎不牢靠。所以,必須做好發展規劃,明確中間業務的發展重點,夯實基礎,確立可持續發展目標,這是發展中間業務的首要條件。
2.固本培源,擴大客戶基礎。客戶是銀行的衣食父母,是銀行開展所有業務的基礎,發展中間業務當然離不開客戶資源。
銀行信譽不是一天建成的,銀行的客戶也不是短期就能成為忠誠客戶,需要銀行在銀企關系上精心維護培育。在銀行強勢時期,作為銀行的經營者就要有培育客戶的意識和規劃,通過各種創新的手段和服務,提升自己的美譽度,擴大客戶基礎,通過雙贏的策略安排,服務好適合銀行定位的客戶,建立一個穩定的基本客戶群,為中間業務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3.提升中間業務的地位,增強中間業務的科技含量。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發展至今,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和成果,而中間業務仍然被放置在一個“陪襯”的位置,僅僅是銀行服務的“附加產品”,如何使得中間業務從“附屬”轉變為“核心”是現代商業銀行面臨的全新課題。所以,擺正中間業務的位置,正確認識中間業務的內涵和核心組成部分刻不容緩。另一方面銀行應該在技術革新方面投入力量,使得未來的科技含量符合中間業務發展的需要,從而為中間業務的發展打下堅實的科技基礎。
4.重視人才的培育和引進,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對于起步階段的國內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來說,需要掌握專業知識,擁有豐富經驗的專業復合人才。中間業務,是商業銀行追求利潤的嶄新的渠道,和傳統的存貸業務有很大的區別,沒有深厚專業底蘊的人才作為業務的驅動者,該項業務很難有長足的發展。
商業銀行應建立富有吸引力的人才儲備機制,全方位地做好吸納人才的工作。同時,在銀行內部應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和考核辦法,充分發揮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只有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本,才能真正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于春紅.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分析[M].商業研究.2006(10)
[2] 郭世勇.論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創新發展[M].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
[3] 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問題及對策.中國城鄉金融報,2005.1.14
[4] 程飚,制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的瓶頸對策.中國金融家網,2005.5.29
(作者單位:溫州銀行上海分行 上海 200000)
(責編: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