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和推進,高校的科研經費也隨之增多。但是,在科研經費的使用過程中,存在著科研經費管理機制不夠完善,科研經費管理過程存在漏洞,科研經費核算方法不合理等問題。為了完善科研經費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文章從建立完善的科研經費制度,加強對科研經費的有效管理,規范科研經費的核算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等學校 科研經費 管理體制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01-201-02
隨著我國創新型國家的建設和推進,高校正日益成為創新化浪潮中一個舉足輕重的推動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各種研究活動的主力軍,高校的科研經費也隨之增多。然而,部分高校在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因此,積極主動探索加強科研經費管理的有效措施,努力構建科學實用的科研經費核算體系,確保高校科研工作健康發展,已成為高校財務管理人員面臨的新挑戰。
一、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原則
為建立健全高校的科研經費管理體系,充分發揮其成本管理的作用,以適應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們應掌握以下幾點原則:
(一)注重管理體系的開放性和完整性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管理理論不斷發展,管理體系也具有了更加明顯的相同性和更多的兼容性,高校科研經費管理體系必須與時俱進,以更為開放的研究為基礎,并且保證研究內容的完整可靠。只有緊跟管理的趨勢,吸納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才能促進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發展,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二)注重管理體系的延續性和創新性
每一項科研經費管理的過程,既是管理理論創新的過程,是不斷發現原有的管理制度缺陷的過程,也是新的管理制度不斷克服和避免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問題的過程。然而,在新的管理制度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連續性,我們只有充分了解,繼承傳統的優秀管理理論,并其根據當前管理發展的新趨勢,才能獲得新知識,創造出新的方法,解決存在的問題。
(三)注重管理體系的實用性
高校間的競爭和發展的現狀說明,科研水平作為影響高校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促進或制約高校的整體發展,充分加深對高校科研活動經費的認識,必須以實用性為原則來建設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系統。在有限的科研經費條件下,以最低的科研成本實現研究的目的,從而最高效地實現科研經費的價值,促使資金發揮出最大的效益,解決實踐中的問題。
二、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科研經費管理機制不夠完善
1.缺乏統一的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制度。目前,因為我們國家缺乏一套系統全面、科學高效的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制度,科研經費管理方面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例如由財政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制定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經費管理辦法》和財政部、科技部制定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以及財政部、全國社科規劃領導小組制定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經費管理辦法》中對預算編制、支出結構、項目決算等的要求都不相同。所以科研經費只能按照一般的財務制度進行管理,而這種管理方式并沒有遵循科研活動的一般規律,因此不可能很好地為科研活動提供全面良好的服務。
2.缺乏健全的監督體制。當前,我國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中并沒有制定專門的審計監督辦法,大部分高校缺乏對科研經費的有效監督。科研經費審計監督是一項貫穿科研全過程的工作,但從高校內部審計可以看出,高校一般重視事后審計,而對于事前,特別是對事中審計重視不夠。對于科研經費運行的中間環節,尤其是針對科研課題的經費執行,費用開支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配套資金是否到位,是否確保資金使用在國家批復的范圍內進行的審計監督難度較大。監督機制的不完善使得高校的審計部門也不能發揮其監督作用。
3.缺乏責任追究機制。高校的科研項目由于監督管理層層失守,由此產生了一條腐敗的生態鏈。2014年1月,中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監察局發布消息稱,2012年以來,教育部查處了14 起國家審計署移送的高校教師挪用、貪污科研經費案件,7人移送司法機關,3人受到黨政紀處分,挽回經濟損失2678.55萬元。但是,對于這些違法行為,由于缺乏明確的責任追究制度,受到相應的懲罰依然只是少數。
(二)科研經費管理過程存在漏洞
1.管理部門在科研經費管理過程中缺乏溝通協作。高校在科研經費管理中,相關職能部門間配合度差、資源共享程度低,管項目的不管經費,管經費的不了解項目,難以形成對科研經費的約束機制和跟蹤管理。科研管理部門忽視了經費使用的合理性、合規性和有效性,對經費的使用情況并不清楚;財務管理部門不了解項目申報、中期在研管理和后期成果管理等環節,對科研資金的籌集和運用全過程缺乏綜合管理和監督;資產管理部門不了解科研項目的房屋、實驗設備需求情況,導致儀器設備重復購置。正由于職能部門在管理上各成一體,又缺乏有效溝通的平臺,導致了科研經費管理與項目管理嚴重脫節。
2.對科研資產管理松散,資產保護不到位。在科研項目執行過程中,項目組購置的資產都是由相關人員自行保管,高校并沒有對這部分資產進行相關的后續管理,容易造成固定資產的毀損、丟失。同時,高校科研管理部門對科研無形資產關注不夠,很多高校并未對科研項目形成的專利、非專利技術、版權、軟件等自創的無形資產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致使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和無形資產浪費嚴重,被侵權事件屢有發生。
(三)科研經費核算方法不合理
1.人員經費核算不合理。我國高等學校大多數教師是教學科研雙肩挑,專門從事科研工作的人員較少。科研人員的工資薪金全部由教育經費劃撥,科研人員的勞動力成本不能充分從其所研究項目的成本中體現出來。這樣就會形成科研活動的項目成本不完整而教學成本偏高的現象。
2.間接費用以提代支。因為各種科研間接成本,例如現有儀器設備及房屋,日常水、電、氣、暖消耗費用在我國沒有可參照的標準指標,各高校又沒有對科研活動耗用的資源進行單獨列支。所以,高校對間接費用采用的核算方式通常是科研項目經費到校后,根據科研經費的數額大小,按照規定的百分比直接提取間接費用,且提取比例不高。按照這種方式進行提取的研究項目間接成本的經費數額過于簡單粗糙,導致科研經費核算的不真實。
3.結余經費結題不結賬。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科研經費結題不結賬的現象,影響了科研經費成本核算的真實性。即使有一些在結題時候能夠順利結賬的科研經費,結余部分會成為科研發展基金,支配權依然屬于原來的項目負責人。這些經費成為發展基金之后,管理就會寬松許多,大部分開支為餐飲費、差旅費等,甚至是一些與科研無關的個人消費性支出,不但不能起到科研發展基金的應有作用,還增加了管理成本。
4.經費預算與執行兩張皮。各高校一般是由課題組編制科研項目的經費預算,在預算編制時課題組考慮的重點只是爭取經費,經費的執行沒有慎重考慮。在科研項目開展過程中,相關上級管理部門會對科研經費的核算進行監督,要求高校的財會部門根據科研項目經費的實際預算,把控好項目經費的開支。然而這種做法在實際中可操作性較差,執行效率較低,導致預算與執行兩張皮,科研項目經費實際支出和預算之間存在差距,產生脫節現象。
三、完善科研經費管理的對策
(一)建立完善的科研經費管理機制
1.建立統一的高校科研經費財務制度。高校取得的各類科研經費,不論其資金來源渠道,必須全部納入學校財務部門統一管理,集中核算。在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財務制度的基礎上,根據高校本身的管理模式與科研經費的特點,作出詳細的補充規定,建立科學、有效、可操作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使制度能夠相互協調統一,通過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的制定,使科研、財務管理人員及科研人員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覺遵守有關規定和辦法,節約經費開支,提高經費使用效益,提高科研項目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可執行性。
2.完善科研經費監督機制。高校在科研經費的使用過程中應加強對科研經費的內部審計,充分發揮學校審計部門的作用。審計部門要從經濟性、效益性和效率性的角度對科研經費從立項到結題的全過程進行科學、客觀的評價,更要注重對科研經費事前、事中的審計監督。學校內部審計部門要將科研經費審計項目納入年度審計工作計劃,通過定期檢查和抽查來監督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及時發現違規現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弄虛作假、挪用經費等行為的發生。
3.建立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各高校應建立科研經費管理責任制,進一步明確相關職能部門和項目負責人在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中的職責。項目負責人是科研經費使用的直接負責人,對經費使用的合規性、真實性和相關性承擔法律責任;科技部門負責科技項目申報、立項、簽訂合同及監督項目執行進展等過程管理;財務部門負責科技項目的經費預算指導及審核,日常報銷等經費管理;資產部門負責對科研經費形成的實物資產、實驗材料、圖書的管理;審計和監察部門負責定期不定期開展科研經費內部檢查或專項審計,對重大、重點科技項目開展過程跟蹤審計;院系是科研活動的基層管理單位,對本單位科研經費使用承擔監管責任。對于在科研活動中的種種違規行為,必須按照規定加大懲罰力度,嚴重的應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二)加強對科研經費的有效管理
1.加強各部門對科研經費管理的有效溝通。高校可以在現有各類科研項目數據庫的基礎上建設科研經費信息管理平臺,使科研經費管理更加科學化、透明化和高效化。在信息平臺中構建系統管理、賬簿管理、合同管理、賬務處理、固定資產管理、分析預測和報表管理等模塊,實現科研經費的立項、預算、開支、決算、鑒定、驗收的全過程信息化管理與服務。相關職能部門還可以通過該平臺實現數據共享,對科研經費由被動式管理轉變為主動式管理,由結果控制轉變為過程控制。
2.規范科研資產管理。科研經費購置的固定資產和其他資產所有權均屬于學校所有,統一納入學校資產管理,專人負責。科研項目結束時,應按照相關規定對資產做好后續的管理工作,統一管理調配使用,避免科研資產的流失和毀損。各項目之間的儀器設備應當實現資源互通,不允許出現固定資產重復購置,長期閑置,使用效率低等變相浪費科研經費的行為。同時,高校應對無形資產的嚴重流失引起高度重視。對科研項目產生的專利等無形資產應當及時申請專利保護,科研部門對科研項目形成的無形資產及時提供鑒定證明材料和相關的認證材料,財務部門也需要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無形資產納入學校統一管理的范疇,防止無形資產的流失。
(三)規范科研經費的核算體系
1.建立合理的科研經費核算方法。高校應改革科研經費核算方法,根據科研項目收支配比原則,建立合理的科研經費核算體系,對科研項目進行成本核算。科研活動占用學校資源所承擔的各類費用和科研工作人員的人工費用,制定合理的分攤比例計入科研成本,不再納入教育事業費,單獨列出科研項目的成本費用,不僅保證科研項目核算的完整性,而且強化科研項目的成本意識,規范經費支出的合理性,優化科研經費的結構。
2.編制科學合理的項目經費預算。預算編制是預算執行的基礎,預算一經批準就具有法律效力,高校應加強科研項目的預算管理工作。項目負責人首先要依據項目的研究目標、技術路線、研究周期等制定總體經費預算方案,相關職能部門再根據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的要求,結合當前市場行情合理分配各項支出,并與項目負責人反復論證、調整數據,使預算既滿足科研工作的實際需要,又符合各項財務規章制度。在項目的執行階段,財務部門根據批復的預算和合同(任務書)在財務系統中進行科目預算限額的設置,從而保證項目實際支出嚴格按照預算執行。
3.加強科研經費結余管理。高校應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相關文件規定,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嚴格而詳細的管理辦法,對科研項目結題后,辦理結賬的程序、時間及課題結余經費的具體分配辦及用途做出詳細規定。項目結束后,財務部門應及時要求項目負責人在規定時間辦理結賬手續,防止科研經費的流失。對于無正當理由卻不按照管理辦法執行的課題,學校財務部門應根據科研管理部門的通知給予強制性結賬。另外,還可以建立經費結余獎懲制度,鼓勵廣大科研人員將結余經費用于自主課題上,并對其進行相應的配套獎勵,從而調動教師科研的積極性,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
總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否科學與規范,科研經費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科研質量和科研水平。為了完善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提高高校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保證高校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必須對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提出新的管理思路和辦法,以保證高校科研事業的順利發展。
[本文為江蘇省教育廳2013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校科研經費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2013SJA6300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毛建軍,李漢光.高校科研間接成本補償管理機制比較研究[J].江蘇高教,2011(6)
[2] 馮寶軍,李延喜,李建明.基于多屬性分析的高校科研經費全成本核算研究[J].會計研究,2012(5)
[3] 孫凌峰.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
[4] 教育部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查處14起案件[EB/OL].(2014-01-11).http://www.ccdi.gov.cn/xwyw/201401/t20140110_16771.html
(作者單位:常州大學 江蘇常州 213164;作者簡介:孫凌峰,高級會計師,注冊會計師,主要從事高校財務管理研究。)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