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村級文化建設,不但是我國文化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當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其意義重大,作用不可小覷。本文結合筆者近年來在村級文化建設的工作實踐與理性思考中,對當前村級文化建設這一重要課題,發表幾點拙見,以作引玉之磚。
關鍵詞:村級文化建設 農村經濟 開發利用 思想道德
引言
文化是軟實力,是民族的命脈。文化建設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和強盛密不可分。村級是最基本的行政單元,我國有691510個行政村,所轄人口處于總人口的主體位置,地位極其重要。但在我國廣大農村,因為經濟的落后造成了文化的落后,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經濟的健康發展。治標要治本,要想從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質,提高社會生產力,就必須要把村級文化建設擺在突出的位置之上。于此,方可從根本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從而徹底改變農村原有落后的面貌。
一、抓村級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農村社會經濟永續發展
毋庸置疑,文化才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長期以來,我們往往重視文化的精神屬性,片面強調其政治功效,而對其經濟功效視而不見,使其實際作用大打折扣。而在知識爆炸時代,文化和經濟是密不可分互生共榮的。文化就是生產力,不是經濟的附屬品。文化已不僅僅是一個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服務手段,在部分發達的農村地區,它甚至可以成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文化在與經濟高度融合中,完全可以創造出自己的經濟價值。通過一些有效的嘗試,在部分發達的農村地區,文化產業已經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產、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這些地方的成功實踐證明,文化是可以創造生產力的,是可以給農民帶來經濟效益的,是可以促進新農村社會經濟有效而持續發展的。
二、抓村級文化建設,有利于推動農村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開發
在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農民是主體,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依靠農民,提高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無數事實說明,提高農民素質、培育新型農民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要想全面振興農村,就必須先要振興當代農業。這里面有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文化。文化與知識密不可分,離開知識經濟的支撐,這與僅靠勤勞辛苦做的傳統農業不可同日而語。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現代農業對農民的文化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必須要提高農民的技能和知識文化水平,從而通過提升農民的智力以促進村級經濟社會的進步和繁榮。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要從根本上提升他們的生活、生產方式以及長期固有的價值觀。辦法有很多,其中一個方式就是潛移默化的文化熏陶:通過文化宣傳欄、宣傳牌、宣傳單等手段使這些農民的文化素質有所提升。當然,僅僅靠宣傳還不足以解決根本問題,還要通過大力興辦成人職業教育,通過廣播、電視、微博、微信等多種途徑,以及科技下鄉、文化下鄉,建農家書屋、文化大院等措施,達到推動農村人力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全面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的目的。
三、抓村級文化建設,有利于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
抓村級文化事業,不但可以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還可以豐富農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對于推動村級社會經濟的持續有效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時期,農村社會矛盾日漸突出,這其中,與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不高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解決這種矛盾,就必須治標還要治本,就必須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具體措施就是:一要關愛貧困人群、孤寡老人等各類弱勢群體的文化權利,不能讓他們成為分享文化果實的缺席者;二是要加強個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教育;三是要遵循文化發展規律,了解地域文化差異,想方設法為不同群體滿足不同的文化需求,讓廣大農民群眾既關心個人修身齊家之事,又心憂天下心懷天下,最終鏟除社會不和諧因素,消除村級矛盾,從而為農村社會經濟有序、穩定、協調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四、抓村級文化建設,有利于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必須要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民既然是文化建設的主體,那么農業的現代化就離不開農民新觀念。農民新觀念不是一個口號,這其中的一個核心要素就是先進的科學技術,通過提高農業、農民的科學技術水平,對農業科學實行有效的管理。這期間,有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但慢工出細活,辦法有多種:一是以商品化、社會化、專業化為目標,通過改造傳統農業,把自然經濟為主的傳統農業轉化為高度發達的現代化農業;二是以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為突破口,促進農民觀念的與時俱進。傳統農民的思維自主性較差,知足常樂是農民的一種生活態度,但同時往往又與故步自封畫等號,尤其是他們主體意識淡薄,往往滿足于既定現狀。農民與時俱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升他們的主體意識,要讓他們明白,生存不是被動的,而是要有更高的生活追求;三是通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變農民的生活方式,改變其精神,改變其村莊面貌。家庭是社會的最基本單元,村院是農民生活的主要環境。要從建設通村公路、文化廣場、文化大院入手,讓千家萬戶形成一個強大的現代細胞網,以點帶面,以家帶村,以村帶鎮,從而能推動整個區域村級農業現代化的進程。
五、結語
村級文化建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加強村級文化建設,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是傳承創新民族文化傳統,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內在需求;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推進農村政治民主進程的內化要求;是發展農村經濟、提升農村文化力的迫切需要;是保障農民基本文化權益、實現農民人文素養的追求目標;是建設文明農村、打造和諧社區的動力需求,我們必須認認真真抓落實,抓出成效來。
(作者簡介:袁勝敏,男,湖北省竹山縣文體局;研究方向:村級文化建設)
(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