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琨
摘要:《基礎會計》是學習各種會計知識的基礎學科,同時也是電子商務、管理學等專業經濟類模塊的基礎知識。學生在最初學習會計的時候,常常會被很多不熟悉的專業術語所困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盡量地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有趣的經濟事例,及學生身邊的實例或者生活常識,作為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書本中枯燥的概念,使學生輕松地掌握學習的重點,并消化難點。
關鍵詞:基礎會計;教學;事例
基礎會計是學習各種會計知識的基礎學科,同時也是電子商務、管理學等專業經濟類模塊的基礎知識。它作為一門“入門課”,主要講授會計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掌握會計的賬務處理程序和會計核算專門方法,為進一步學好專業會計或直接參與社會實踐打下良好基礎。會計是一門入門較難,但是越學越簡單的學科。由于課程的專業性和操作性較強,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又相對文化基礎較差,進入中職學校后不能及時調整轉換初中純文化課模式到專業課模式,學生在最初學習會計的時候,常常被很多不熟悉的專業術語所困擾,這種困擾會打消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剛剛建立起來的學習興趣也隨之喪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地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的比喻、有趣的經濟實例,及學生身邊的實例或者生活常識,作為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書本中枯燥的概念,使學生輕松地掌握學習的重點,并消化難點。
下面以《基礎會計》的幾個知識點為例,說明通俗化語言在本課中的運用。
一、會計要素
會計要素的概念涉及面過于廣泛,而且很抽象。新課導入時,提問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常識,工廠會計核算的主要經濟業務有哪些?引導學生回答:建造廠房,購買機器設備的支出,購買原材料,支付員工工資,銷售產品獲得收入,上繳稅金,對投資者分配利潤等業務。企業發生的每一筆經濟業務都要清楚地記下來,這樣才能準確地記錄企業的經濟業務,為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提供核算資料。這些業務需要進行分類核算,那么首先要將這些核算的對象按照經濟特征做分類。得出會計要素就是會計核算對象由哪些部分構成,是會計對象按經濟特征所做的最基本的分類,可以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六大要素。
二、會計等式
會計等式是在會計核算中反映各個會計要素數量關系的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是最基本的會計等式,資產來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資產和來自債權人的借入資金及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產生效應的積累,分別歸屬于所有者和債權人。這一理論通過通俗的事例進行解釋。假如班里的班長和會計課代表畢業后準備自己創業,班長、課代表各出資10萬元創立一家企業,此時,資產=所有者權益;在經營過程中,由于資金不足,借款5萬元,此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通過跟學生自身相關并且感興趣的例子或假設,激發學生的興趣及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三、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的非貨幣性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商譽等。以商標權為例,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商標之爭,很多學生都喝過這兩種涼茶,也見過多種版本的王老吉和加多寶廣告。以1828年開始,王老吉的創始情況開始介紹,到1949年,王老吉被一分為二,廣州王老吉涼茶被歸入國有企業,隸屬于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而在香港的王老吉則依然由王澤邦家族后人經營,而1995年王老吉品牌所有者廣藥集團將罐裝王老吉品牌使用權租給了香港加多寶,加多寶將租賃的王老吉商標一步步的養大,合同到期,廣藥集團收回王老吉商標,加多寶集團只能推出市面上看到的加多寶牌涼茶等等情況。這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經濟實例,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抽象的無形資產定義。
四、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
期初余額、期末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是賬戶中的四項金額要素,用簡單形象的例子解釋學生會更好理解。假如,以一天為一個會計周期,某天早上,本人口袋里有200元錢,到了工作單位領取工資100元,中午吃飯花了40元,晚上數數口袋里還有多少錢。早上口袋里的200元就是期初余額,領的100元工資是本期增加額,中午吃飯的花銷40元就是本期減少額,而200+100-40元=260元就是期末余額。
五、復式記賬法
復式記賬法是對于每一筆經濟業務所引起的會計要素及其項目的增減變動,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賬戶中進行登記的記賬辦法。例如,以庫存現金1 000元購買原材料一批,如果只在“庫存現金”賬戶中登記減少了1 000元,這樣的單式記賬法不能反映現金減少的原因。按照復式記賬法,既要在“庫存現金”中登記減少1 000元,也要在“原材料”賬戶中增加1 000元,這兩筆賬戶記錄是相互聯系的,說明現金的減少是因為購買了原材料,而購買原材料使用了現金。這樣就能全面、系統地反映經濟業務發生的過程及其結果,能夠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一種科學的記賬辦法。
六、財務會計報告的作用
財務會計報告是單位根據經過審核的會計賬簿記錄和有關資料,編制并對外提供的反映單位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的文件。它是企業正式對外披露財務會計信息的渠道,是國家進行宏觀調控的依據,是企業內部改善經營管理的重要依據,也是外部單位和個人了解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并據以做出決策的重要依據。就像我們每個班的成績單,對于學生本人來說,可以使其了解自己本學期的學習成果,找出不足繼續努力;對于家長來說,可以了解孩子近期的學習狀況;對于班主任來說,可以看出每個學生的總成績及進退步情況;對于任課教師來說,可以從成績中調整下一時期教學的側重或方式,一個成績單對于不同使用人的作用是不同的。財務會計報告的作用也是一樣的。
采用形象的事例和通俗化的語言緩解專業課枯燥的理論講授,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對學習會計知識產生興趣,進而對會計工作滿懷希望。
【參考文獻】
[1]邵曉琰.通俗化語言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長春大學學報,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