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翠華
生命向往陽光,人類崇尚教育,教育的使命是促進人生命成長,而每個生命的成長最渴望得到的是陽光。我校創建的陽光教育是以生命哲學為思想基礎,以學校真善美辦學理念為價值核心,以促進學校特色優質發展、提升師生生命質量為目的,創建“具備求真、向善、尚美的生命精神、擁有創造生命奇跡的陽光力量、生發大愛和諧的陽光氣象”為特征的學校教育。踐行“陽光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在于為實現學校培養現代、文明、健康的中國公民的育人目標,而擔負起它特有的引導學生積淀文化底蘊、拓展多元文化視野;提升文化品位、培養文化創新品質;培養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意識等重要文化使命。
一、積淀文化底蘊、拓展多元文化視野
為了傳承、弘揚、創新人類“求真、向善、尚美”之生命精神,我校實施“陽光教育”的文化使命之一,就是要通過文化教育,讓學生認識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特質,感悟中華文化的魅力;了解世界各民主文化的多元性、豐富性,以積淀文化底蘊、拓展多元文化視野,增其文化素養,從而引導學生確立“和而不同”的文化立場。
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在積淀文化底蘊的基礎上,還需進一步幫助他們拓展多元文化視野。我們認為,拓展學生多元文化視野,一是要讓學生了解什么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傳統文化、大眾文化;二是認識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特質;三是了解如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文化、佛教文化等異國文化所包含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以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其文化使命就是:首先,要教育學生尊重其自身所屬文化體系,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以增強民族凝聚力;其次,要教會學生懂得人類民族的多樣性,學會能夠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習俗,能夠在相互理解、尊重差異的基礎上,提升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其三,要教會學生學會如何在多元文化環境下進行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學會如何預防各種文化沖突,創造和平,創造幸福,創造未來。
在踐行“陽光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幫助學生積淀文化底蘊,拓展多元文化視野,不僅能引導學生確立“和而不同”的文化立場,提高其文化素養,學會對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理解與尊重,而且能夠使學生了解促進社會民族之間、民眾之間的寬容、溝通與尊重的重要性。
二、提升文化品味、培養文化創新品質
為了傳承、弘揚、創新“求真、向善、尚美”之生命精神,我校實施“陽光教育”的文化使命之二,就是要通過開展以審美為核心藝術化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文化品味,以培養的文學生對文化化價值取舍上的辨別力、判斷力、選擇力與免疫力及其進行文化創新的品質,
那么,如何提升學生的文化品味呢?我們認為,真正的教育要符合文化的內涵,則必須開展以審美為核心藝術化教育活動,它是培養學生高雅的審美情趣,培養其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是提升學生的文化品味根本途徑。因此,開展以審美為核心的藝術化教育,是對學生在真正進入社會成為社會人之前的積極的文化準備,有了這種文化準備,不僅能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的整體水平,而且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文化辨別力、判斷力、選擇力與免疫力以及文化的鑒賞力與創造力的發展。
三、培養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意識
為了傳承、弘揚、創新“求真、向善、尚美”之生命精神,我校實施“陽光教育”的文化使命之三,就是要通過文化教育,強化學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與認同感及其對文化的理解與感知、文化發展的規律以及文化建設任務高度自覺的意識,以培養學生文化自信,增強其文化自覺意識。
首先,要引導學生對中華的歷史和文化及其發展趨勢有“自知之明”,對本國的文化在世界的地位和作用“心中有數”,對世界不同文化能深入了解并吸取其精華以為己用。其次,培養文化自覺意識,須讓學生深刻認識中華文化的精神實質。《易傳》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個命題,集中地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精神實質。而崇尚和諧統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它以和諧境界為“至善”,從至善中去尋求“至美”。其三,培養文化自覺意識要喚起學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在當今文化多元化環境下,我們所要求的文化自覺,不僅要求學生能對這些文化沖突的根源與意義進行深度思考,還要求他們未來生活中能以自主的姿態和一種世界歷史主體的身份去探尋解決各種文化沖突的可能的、合理的途徑與方法,承擔起最終完成中華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轉型的偉大文化的使命。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