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傳道,劉海英,張榮強,陳志輝,樊曉晨
1陜西中醫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2第四軍醫大學;3西安紅十字會醫院
抗疏健骨顆粒的長期毒性實驗研究*
史傳道1,劉海英2,張榮強1,陳志輝1,樊曉晨3
1陜西中醫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2第四軍醫大學;3西安紅十字會醫院
目的:觀察抗疏健骨顆粒長期應用的安全性,為臨床用藥提供實驗依據。方法:將SD大鼠160只隨機分為高劑量組(40 g/kg)、中劑量組(20 g/kg)、低劑量組(10 g/kg)及空白對照組,連續灌胃給藥6個月。分別于實驗中期(給藥3個月)、實驗結束(給藥6個月)及停藥后4周恢復期測量大鼠體質量,計算臟器系數,測定血液學和血液生化學指標,作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抗疏健骨顆粒高、中、低劑量組大鼠的外觀體征,行為活動,體質量,臟器系數,血液學和血液生化學指標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病理檢查未見與藥物毒性相關的明顯病變,停藥后也未見藥物延遲性毒性反應。結論:抗疏健骨顆粒在規定劑量下口服是安全的,無明顯毒性反應。
抗疏健骨顆粒;SD大鼠;長期毒性實驗
抗疏健骨顆粒以“補腎、健脾、活血”立法,由淫羊藿、丹參、杜仲、懷牛膝、白術、骨碎補等中藥組成,用于防治骨質疏松癥。為確保臨床用藥的安全性,本研究對其進行了大鼠長期毒性試驗。
1.1 藥物與試劑 抗疏健骨顆粒(1 g干浸膏粉相當于13.5 g生藥)由陜西省中藥基礎與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提供,使用時加蒸餾水配制成不同藥物濃度供實驗應用;化學試劑均為市售分析純;血液生化檢測專用試劑及血液細胞學檢測專用試劑均為專供產品。
1.2 實驗動物 S D大鼠160只,體質量80~110g,雌雄各半,雌性大鼠無孕,由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S C X K(陜) 2012-003。動物按性別分籠飼養于有空調的動物實驗室內,室溫(22±40)℃,相對濕度60%±80%。自由飲水,喂標準顆粒飼料。
1.3 實驗儀器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O l y m pu s A U 600型,日本);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S ys m a x X T-1800,日本);全自動血凝分析儀(A M A X-200型,德國)。
1.4 分組及給藥 將6~8周齡S D大鼠160只隨機分為抗疏健骨顆粒高劑量組(40 g/k g)、中劑量組(20 g/k g)、低劑量組(10 g/k g)及空白對照組(生理鹽水)各40只,高、中、低3個劑量分別為人每天用量的80、40、20倍。給藥體積為0.01m L/g (體質量),空白對照組給予等體積生理鹽水溶液,2次/d,每周6天,連續給藥6個月。給藥前及給藥期間每周稱體質量1次,并按體質量調整給藥計量。全部實驗過程分3個階段,即試驗中期(給藥3個月)、試驗結束(給藥6個月)及4周的停藥恢復期。實驗期間每天觀察大鼠一般狀態、體征、攝食量、飲水及糞便狀況。如有中毒反應的動物取出單籠飼養,重點觀察。有死亡或瀕死動物及時尸檢[1]。
1.5 標本采集與處理 連續給藥3個月,在末次給藥24小時后,每組隨機抓取10只大鼠(雌雄各半),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35m g/k g)麻醉,腹主動脈取血,用血細胞分析儀檢測[2]采集血樣的紅細胞(R B C)、血紅蛋白(H G B)、白細胞(W B C)、血小板(P L T)、淋巴細胞系(L Y M)及中性細胞系(M O N)等血液學指標。另外取血分離血清,用生化自動分析儀測定血清中的總膽紅素(T B I l)、總蛋白(T P)、白蛋白(A L B)、谷丙轉氨酶(A L T)、谷草轉氨酶(A S T)、堿性磷酸酶(A L P)、尿素氮(B U N)、肌酐(C rea)、葡萄糖(GL U)等生化指標。并進行全面尸檢,取心、肝、脾、肺、腎、腎上腺、胸腺等臟器稱重,計算臟器系數。然后對上述主要臟器及胃、小腸、子宮、卵巢、睪丸、腦等臟器用10%甲醛固定,進行常規病理學檢查[3]。其余動物連續給藥6個月,在停藥后24小時每組隨機抓取20只動物(雌雄各半),依次進行如上檢測[4]。留作恢復期觀察的動物于停藥4周時依次進行如上檢測。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 P SS 20.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L S D-t法進行兩兩比較;系統尸解及組織病理學采用定性指標描述,檢驗水準為α=0.05。
2.1 對動物一般情況的影響 給藥期間,抗疏健骨顆粒各劑量組及空白對照組大鼠外觀體征、行為活動、進食量及糞便等狀況正常,動物無一死亡;高劑量組個別時間點大鼠食量有所減少,但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停藥觀察4周亦無明顯變化,見表1。
2.2 對動物體質量的影響 給藥期間抗疏健骨顆粒各劑量組及空白對照組大鼠體質量正常增長。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各劑量組體質量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停藥觀察4周后,亦無明顯變化,見表2。

表1 對大鼠食量的影響 g/(kg·d)

表2 對大鼠體質量的影響 g/(kg·d)
2.3 對大鼠血液學指標的影響 抗疏健骨顆粒連續給藥3個月后,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各項血液學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連續給藥6個月后,高劑量組大鼠W B C、L Y M略有升高,但在正常范圍內,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劑量組的各項指標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停藥恢復1月后,中劑量組、低劑量組大鼠P T略有升高,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指標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大鼠血液學指標的影響
2.4 對大鼠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抗疏健骨顆粒連續給藥3個月后,中劑量組大鼠血清A S T值有所降低,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高劑量組血清C rea值有所升高,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劑量組的各項指標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連續給藥6個月后,高劑量組大鼠血清C rea值升高,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各劑量組各項指標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停藥恢復1個月后,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各項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對大鼠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2.5 對動物臟器系數的影響 給鼠連續用藥3月、6月和停藥4周后,抗疏健骨顆粒高、中、低劑量組和空白對照組大鼠心、肝、脾、肺、腎、腎上腺、胸腺等主要臟器系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長期灌服抗疏健骨顆粒對大鼠主要臟器無明顯影響,見表5。

表5 對大鼠臟器系數的影響 mg/g
2.6 組織學檢查 連續用藥3月、6月和停藥4周后,分別處死動物,剖取臟器。肉眼觀察見臟器外形、體積、色澤正常,無充血、腫脹、壞死等異常現象。然后,用10%甲醛溶液固定臟器48小時,按常規方法做病理切片,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結果空白對照組有2例、高劑量組有1例標本存在肝細胞輕度脂肪變性,屬動物常態分布;高劑量組有1例標本有部分睪丸組織萎縮,綜合血液學和生化學指標分析,判定由睪丸發育不良所致,與藥物毒性引起的病變無關。其他各劑量組臟器組織形態學正常,與空白對照組比較,未見明顯由藥物毒性引起的病理改變。表明大鼠長期灌胃抗疏健骨顆粒不會影響動物器官組織形態學改變。
本研究表明抗疏健骨顆粒以40、20、10 g/k g (體質量),相當于人每天用量的80、40、20倍,連續灌胃給藥3個月、6個月及停藥4周后,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動物的一般狀況、體質量、主要臟器系數無明顯差異;血液學指標、血液生化學指標各劑量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雖有個別檢測指標存在一定差異,但其測定值仍在正常值范圍內或停藥后恢復到正常值范圍內,故無實際意義[5]。主要臟器的病理檢查表明,組織形態學正常,未見與藥物毒性相關的明顯病變;停藥4周后也未見藥物延遲性毒性反應。表明抗疏健骨顆粒在規定劑量下口服是安全的,無明顯毒性反應。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管理局.中藥新藥研究指南(藥學、藥理學、毒理學)[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管理局,1994:194-235.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天然藥物長期毒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M].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5:3-13.
[3] 徐叔云.藥理實驗方法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31.
[4] 黃芳華.中藥新藥申報資料中長期毒性試驗的常見問題[J].中國新藥雜志,2004,13(7):661-663.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管理局.新藥(西藥)臨床前研究指導原則匯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199-200.
The Long-term Toxicity Testof KangShu JianGu Granuleson SD Rats
SHIChuandao1,LIU Haiying2,ZHANG Rongqiang1,CHEN Zhihui1,FAN Xiaochen3
1 Shaanxi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Xianyang 712046,China; 2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3 Xi′an Red Cross Hospital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long-term safety of KangShu JianGu granules(anti-osteoporosis and bone-strengthening granules)and provide th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clinicalmedication.Methods:Totally 160 SD ratswere randomized into high dosegroup(40 g/kg),middle dosegroup(20 g/kg),low dose group(10 g/kg)and blank group,w ith intragastrically adm inistered for6months.The rats'constitution tested,organ coefficient counted, hematologic and biochem ical indexes determ ined aswell as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swere conducted in the m iddle period(administered for 3months),in the end period(administered for 6months)and after 4 weeks of stoppingmedicine respectively.Results:In the comparison of rats'outward appearance,behavior,constitution,organ coefficient as well as hematologic and biochem 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high,m iddle and low dose groups and the blank group,therewas no significantdifference;by pathologicalexam ination,therewas no obvious illness relevant to medical toxicity and no indication of delayed toxicity reaction after stopping medicine.Conclusion:KangShu JianGu granulesof the specified dose taken orally are safew ithoutobvious toxic reaction.
KangShu JianGu granules;SD rat;long-term toxicity test
R285.15
A
1004-6852(2015)03-0014-06
2014-02-22
2012年陜西省科技統籌創新工程計劃項目(編號2012KTCL03-22);陜西省中管局中醫藥科研項目(編號13-LC069);陜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編號11JK0674)。
史傳道(1965—),男,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研究方向:退行性骨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