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峰等
摘 要:安全穩定是高校改革發展的保障,是社會和諧的重要環節,關系到國家運轉的全局和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成敗。伴隨中國改革發展已經進入了新常態,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的形勢越發嚴峻,問題日益凸顯,方向急需明確,機制亟待創新。通過對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現狀的分析研究,認為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應該成為高校安全穩定工作未來的努力方向,并從健全工作格局、完善規章制度,拓寬教育領域、拓展工作內容與完善體系構架、加強組織建設三個方面對對安全穩定工作長效機制開展了探究。
關鍵詞:高校;學生安全穩定工作;現狀分析;工作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2-0226-02
高等學校承擔著國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思想引領以及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重要任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1]。維護校園安全穩定,構建和諧校園是高校建設的基本前提,也是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保障。現階段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發展的關鍵時期,維護新常態下的社會安全穩定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有效應對日趨復雜的外部環境與日益凸顯的學生個體問題對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的雙重挑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二級學院安全穩定工作的現狀分析
(一)高校安全穩定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推動了高等教育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這為學生的個體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也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影響,形成的新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1)現階段招收的大學生的年齡段基本維持在18只20歲左右,一方面這個年齡階段對于個體發展非常,其本身就是人生社會化的關鍵時期和人生安全問題的多發期[2];另一方面伴隨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執行,學生中獨生子女比例日漸增多,學生普遍缺乏磨煉、閱歷較淺、獨立性差,在從集中式、應試型中學教育向開放式、多元化高等教育轉型的高等教育轉變過程,面對實際問題和紛繁情境時,常常束手無策,易于選擇極端方式來解決問題,也容易在不良思想影響下引發更為嚴重的問題。(2)現階段中國改革開放程度不斷深化,高等教育事業的社會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在這種大趨勢下,學校環境與社會環境融合日益明顯,大學生與外界的聯系也越發頻繁,校內社會人員流動劇增,學生社會活動頻繁,高校的正常教學和生活正在發生著變化。特別是近年高校學分制和彈性學制的推行,使得作為組織單元的班級與宿舍的概念逐漸弱化,高校的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考驗。(3)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競爭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個體發展的雙刃劍。高校招收的學生往往來自于不同的地域、家庭以及環境,其成長、經歷以及現實的身心素質各具特點,在競爭導致的現實壓力下,學生個體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日趨明顯[3],同時伴隨著90后,00后學生時代特征的顯現,這使得高校現階段的安全穩定工作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復雜化、多樣化局面。
(二)高校安全穩定工作出現的新特點[3]
1.傳播渠道信息化
伴隨著經濟發展,信息及通信技術在高校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席位。QQ、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已經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交流分享的重要平臺。新媒體技術在廣泛運用的同時,其即使性、多元性等潛在問題,特別是輿論導向、思想誘導對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2.誘發因素復雜化
原先高等教育精英化階段,高校學生安全穩定事件的誘發因素比較簡單,以純粹的反映現實需求為主,而現階段大眾化的高等教育階段下,源于國際的、政治的、經濟的、體制的、民族的、宗教的、個體的種種因素,其中不乏夾雜有敵對勢力、不法分子的破壞目的,影響因素多元化使得高校學生安全穩定工作涉及內容更為廣泛。
3.群體事件頻繁化
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另一個直接反映就是在于大學生數量在近些年里急劇增多,學生素質參差不齊,雖然目前招生規模在國家調控下已經初起成效,但是現階段大學生數量依舊龐大,苗頭性、導向性事件非常容易升級、擴散而產生群體性事件,這已經成為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的預防處置之重。
4.矛盾消解理性化
我國民主化、法治化進程的推進,使得人們,尤其是站在時代前列的高校學子,其對高校各項工作的改革運轉已經由原先的被動接受轉為主動關注,高校的安全穩定工作也相應地由個體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延伸到群體性矛盾的排查,工作重點也由應急處置轉向日常管理,工作中更加突出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時代要求。
(三)高校二級學院安全穩定工作現狀分析[4-6]
近幾年,各高校逐漸實行安全穩定工作的校、院(系、部)的分級管理,在探索與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二級學院的學工隊伍不斷擴大,學生骨干素質不斷提升,安全穩定工作的整體力量穩步攀升,但面臨學生人數多、學生情況雜等問題的加劇等嚴峻考驗,還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
1.工作的應急特征明顯,缺乏長效的機制
這些年來,全體學生工作者的安全觀念、穩定意識已經顯著提高,及時有效地處置了多起非常態、突發性的事件,但安穩工作長期處于“救火、滅火”的應急特征非常明顯,體現在突發工作重視高而常規工作做得少,遇事處理及時但規范性差、管理地位突出而教育工作弱化,這些問題成為制約學院安全穩定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的瓶頸。
2.工作內容偏重管理,教育工作有待加強
安全穩定工作的內容偏重于管理與控制,安全教育工作上做的得明顯不足,安全教育集中于特定時期的強調、重點階段的摸排,日常工作中管理成分多、教育成分少的現狀比較突出,存在的管理與預防結合不夠緊密、安全教育方式過于陳舊、常態與非常態教育兼顧不足、教育工作與思政引領存在脫節的問題應該引起重視。
3.工作組織比較渙散,體系構建急需健全
在實際工作中,多數二級學院實行的以安穩工作者為主,學生干部為輔的組織方式在有效處理非常態事件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形成了較為嚴謹的處置機制。但同時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原先組織構建下日常管理的全面性、深入性與常規性受到了嚴重的制約,特別體現在信息挖掘的時效性與針對性上存在明顯不足,容易出現“問題晚知道,是誰不確定,具體不清楚”的嚴重漏洞。
二、高校二級學院安全穩定工作的機制探究[7]
(一)推進學生黨員、團干宿舍聯系點制度
現有擔任安穩工作中堅力量的專職輔導員負責人數差異大、日常事務工作多,難免出現對個體與群體的思想狀況、行為表現掌控不足,異常事件的預見性較低的問題。發動學生黨員、團干參與學院的安全穩定工作,一方面在實際教育與管理過程具有朋輩性、先進性、政治強、紀律嚴等諸多的角色優勢,可以充分發揮參與示范、聯絡溝通、信息反饋、協同處理等主要職能,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學生黨員、團員骨干宿舍聯系點制度,也是對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是幫助黨員同學在實踐中得以鍛煉,在活動中不斷成長的一種手段。
(二)充分發揮學生安全信息員隊伍的作用
積極組建學生安全信息員隊伍,由學院專職安全專員總體負責,各年級輔導員具體指導。根據二級學院實際,學院的學生安全穩定工作信息員可以劃分為三個層級,依次建立在宿舍、班級與年級,宿舍層級由舍長擔任,班級層級由心理委員與安全委員擔任,年級層級選拔優秀團學組織骨干擔任,以充分了解所在宿舍、班級或年級學生的思想動態、學業與生活狀況,并對重點人群、重點問題有所掌握,實現信息的雙向互聯為工作職責,力圖實現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保暢通的信息反饋。
(三)創建二級學院安全穩定工作微信平臺
積極拓展安全穩定教育的陣地,豐富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好安全宣講與隱患疏導,提倡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形成奮發向上的理想信念。充分利用微信自媒體在廣大學生中利用率高、關注度高、影響作用強的特點,創建二級學院安穩教育微信平臺,以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面向學院全體學生進行信息推送,開辟新媒體在日常教育與信息反饋上的新陣地。
(四)以思想引領為目標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做好安全穩定工作的根本,只有做好思想引領,讓全體學生建立安全防范的意識才能積極實現工作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才能最大限度實現安全穩定工作不留死角,才能充分發揮安全網絡體系的組織作用。分年級、分階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過程中注意要將安全穩定內容進行有機滲透,特別注意對活動方案的設計,特別注意對開展效果的了解,重點做好活動全程的經驗總結,積極推進全員參與的局面。
(五)重視在學生宿舍中開展先進文化的建設
宿舍文化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價值導向功能、個體同化功能、心理調適功能與集體凝聚功能。宿舍先進文化建設有利于配合思想引領主題教育,發揮其在引導學生堅定信念、正確認識、規范行為的陣地作用,通過改進宿舍管理制度來增強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遵守制度的自覺性,通過具有可操作性和針對的性宿舍文化建設方案來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六)完善應急響應工作預案
安全穩定工作中,突發事件難免發生,建立應急響應工作預案可以有效地控制事件的發生和發展,降低事件的影響程度,減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制定二級學院的安全穩定應急響應預案,確立學院的安全穩定(應急)工作處置流程,是學院安全穩定工作深化開展的首要任務。在應急響應實際工作中堅持“高度重視、反應及時,以情入手、以理服人,指揮得力、措施得當,依規處理、不留隱患,抓住契機、強化管理”的五項原則,遵循“穩定形勢、分析處置、善后處理”的程序要求,正確處理學院與學生、學院與家長、學院與上級部門之間的關系,迅速、科學地處理異常與突發事件。
參考文獻:
[1]曲一歌.影響高校穩定的因素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133-134.
[2]張君,錢婭艷.高校安全現狀分析與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11):270-271.
[3]張發旺.高校學生安全穩定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0(5):31-32.
[4]王小龍.基于輔導員視角高校安全穩定工作探析[J].唯實,2012(6):51-52.
[5]熊項斌.實現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科學化的路徑探討[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4):101-102.
[6]白小強,魏子斌.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高校學生安全穩定工作研究[J].理論前沿,2014(9):152-153.
[7]羅永全,閆喜安.高校二級學院學生安全穩定工作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3(16):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