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承延
幼兒戶外實踐活動是幼兒園整體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環境開展戶外活動。”充分運用社會資源,豐富幼兒的戶外活動,以此來推進幼兒教育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在這種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我園在常州市“十二五”規劃課題中建立了《幼兒園戶外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研究》。組建了由我為課題組組長,區學科、骨干教師與園部骨干教師為成員,從理論與實踐兩大方面,對本課題進行深入研究。現將我作為課題管理者的一些實施策略總結如下:
一、確立課題目標,完善管理網絡
1.建立完善的課題目標
目標是課程的靈魂,是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自開題論證以來,我們對戶外教學實踐活動的目標定位又做了深層次的分析和思考,力求做到具有地域特色、符合季節特征、接近幼兒最近發展區,積極吸取幼兒園社會、科學教育目標精華,符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幼兒全面發展。
2.全園輻射參與課題
幼兒園非常重視戶外教學課題,組建了以我為組長,行政助理、業務助理等全園骨干和中堅力量參與其中的課題領導小組,課題組具體實施,全園教師輻射參與這樣一個課題網絡。并根據組員的特長和研究方向細化分工,成立了實施研究組、檔案組、宣傳組、環境組等,在人人參與研究,人人參與管理的和諧氛圍中開展課題研究,以完善的管理網絡來保證課題研究的真實性與可操作性。
二、加強課題管理,打造教師隊伍
1.提高教師的積極性
在“幼兒園戶外教學實踐活動有效策略的研究”的初始階段,課題組成員達成共識,將研究定位在戶外教學活動的策略研究。大家認識到戶外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和前瞻性,關注幼兒的需要,捕捉幼兒的信息,為此我與管理組積極在園部開展一系列培訓和研究活動,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和立足自培等方式,讓教師了解新的戶外教學幼教發展動態,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課程觀和兒童觀。同時,為了讓戶外課題更深入研究,保證教師在課題中的硬件與軟件需求,我與行政組積極溝通,專門撥款作為戶外教學活動經費。保證每月每級部一次近途或遠途的戶外教學,鼓勵教師參與各項活動并承擔教師的培訓費用。教師在課題上取得成績后給予精神上和物質上的獎勵,從實處管理好、實施好戶外教學課題的研究。
2.創建學習型教師團隊
所謂學習型團隊,是指以共同愿望為基礎,以價值認同為紐帶,以團隊學習為特征的把不同個體組合在一起學習的集體。結合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再學習和再培訓,以講座式、對話式、討論式、個案分析、現場觀摩等培訓方式,在班組、教研組、年級組、例會學習等活動中活動。園部以區學科帶頭人、部分骨干教師作課題宣講,通過“沙龍”活動、“對話”活動,讓教師學會誠實地、開放地溝通和系統地思考。開展互動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平等學習,結合實例對《綱要》精神再領會、再認識,以研究活動為中心,加強備課、討論、學習、上課、觀摩、檢查、評比、總結等方面的工作,推動了本課題實施的深入開展。在團隊學習中充分發揮教師工作的創造性,展現教學的藝術魅力,在團隊學習中提高教師自身的邏輯分析能力、感受能力和識別能力,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在持續將近三年的戶外教學課題研究中,我們雖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也發現研究過程中存在著諸多不足。為此,我和我的課題組成員會積極反思與內省,并邀請專家組對課題指導,從而繼續深入研究,爭取取得更大的收獲。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