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平
在科技日益進步的今天,教學課堂中應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是一種趨勢和方向。多媒體技術以色、光、聲、形的手段,使教學的難度降低,且通過動態性的畫面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特別是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語言能力以及認知能力。
一、通過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調動學習興趣
學習最好的老師是興趣,同樣,學習興趣也是學生積極學習和探究知識的強大動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只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不再苦于學習,而是樂于學習、善于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從而實現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以使學生熱情高漲地參與到快樂的學習中去。
二、通過多媒體直觀地呈現教學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整合聲音、視頻、圖像、動畫、文字等,擺脫了傳統意義上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的束縛,不但使教學氛圍得以活躍,而且從空間與時間上實現了學生的視聽需要。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蘇州園林》這一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可以從語言文字上感知蘇州園林之美,然而,大部分的學生未曾到過蘇州,缺少感性和直觀上的認識,教師只是周密地組織語言文字,難以激發學生的共鳴。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在講解課文的時候插入有關蘇州園林的畫面或者是視頻資料,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蘇州園林的美麗景色,以激發學生的情感。這樣,自然可以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豐富,并且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通過多媒體凸顯難點和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科學地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使教學知識得以強化,凸顯教學的重點知識,化解教學的難點,進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新課改要求課堂教學應當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與認知水平,實施分層次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對教學知識進行加工,能夠以影像和聲音的形式體現出來。一個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能夠使學生更加直觀地體會到美,進而迅速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凸顯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為了凸顯教學的重點知識,教師能夠借助多媒體技術在大屏幕上呈現重點的自然段和句子等,且可以添加下劃線、改變字形和色彩等,學生都非常喜歡新鮮的事物,在學生觀看大屏幕的過程中,能夠在自己的腦海中建構語言文字和鮮明表象間的聯系,在聽覺和視覺的共同刺激下,啟發學生探究課文的主旨,進而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快樂,也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一種關鍵方式,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使教師轉變教學理念,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應注重多媒體輔助教學,從而給學生創造一種多樣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李蕊偉.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學周刊, 2011(05).
編輯 黃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