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天揚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新技術也慢慢地走進了課堂。電腦、投影儀、交互式電子白板等新媒體設備不斷投入教學實踐,教師可以通過精美的圖片、生動的視頻、悅耳的音樂為學生創設情境,也可以利用繪圖、幕布、聚光燈、放大鏡、照相機等教學工具使課堂變得趣味而生動。尤其英語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這些新技術為學生展示出真實的英語環境,讓學生了解到真實的西方文化等。以下就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
一、新媒體、新技術課堂教學的改善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是被動的學習者,所學知識大多通過“聽”完成,而運用了新技術的課堂,為學生創設了學習情境,學生可以主動利用眼、耳、口、手、腦等各個器官,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了內部學習動力。比如,在教學“animals”時,通過圖片、動物的聲音、動物世界的視頻瞬間將學生帶入動物世界,再利用放大鏡功能觀察某些動物的某些部位,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其特征。
二、師生教與學的變化
傳統課堂教學的重點是老師講、學生聽,以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都很被動。在運用了新技術的課堂中,學生可以看到、聽到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圖片、聲音、視頻,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都變得高效多了。學生也更樂于參與到各項任務的學習中。
三、應用前后教學效果的比較
在傳統課堂教學中,不乏學困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發生,但在使用了新媒體、新技術的課堂中,每一個學生的注意力都被整節課的內容吸得緊緊的,這就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同樣內容的課程用了新媒體、新技術后,明顯感覺學生在課后都有所收獲,單詞、短語、重點句型和課文內容都比傳統課堂有了更深的理解。
同時,新媒體、新技術課堂也帶給我一些思考:
1.運用新媒體、新技術的課堂并不是將圖像、視頻、各項交互式白板功能簡單結合在一起的課堂,也不是讓學生上課時熱熱鬧鬧、下課后什么也不知道的課堂。教師在上課之前要做更充分的準備工作:怎樣有效整合上課內容?怎樣有效利用交互式白板的各項功能?哪些功能的使用是畫蛇添足的?上課時要面對的學生是怎樣的?怎樣設置合理、高效的活動等問題。
2.在上課時,有些教師光顧著使用交互式白板的各種功能,可以說一節課成了白板功能演示課,學生只是在觀察老師是怎樣“變魔術”的:字一會兒變大了、一會兒不見了、一會兒出現一個幕布、一會兒老師可以在白板上畫個圈......,新技術的“交互式”所強調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因此,如何用新技術改善上課過程中學生參與互動活動變得尤為重要。
3.運用了新技術、新媒體的課堂總是比傳統課堂要好一些。但是,很多學生的認知、理解、記憶并不夠深刻,所以需要教師在課后精心設置一些針對性的練習或作業來鞏固課堂內的重點和難點,及時反饋學生所學的知識。
總之,新媒體、新技術給現代化的教學提供了更豐富的內容、更生動的課堂。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了視野,更重要的是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如何優化新媒體的組合并充分發揮作用。
編輯 黃 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