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琨瑜
摘 要:簡要闡述了參考文獻在科技論文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參考文獻著錄中的常見錯誤及產生原因。結合工作實踐經驗,從提高科技論文中參考文獻的編審質量,以確保期刊學術水準這一基點出發,提出了加強對相關標準規范的學習及執行,密切與論文作者的聯系溝通,改進編審及校核程序等具體措施和方法。在參考文獻的編審過程中應嚴謹規范,聯系正文對參考文獻綜合編審,高度重視參考文獻的規范著錄,并認真分析原稿參考文獻中存在的問題,將參考文獻的編審落到實處。
關鍵詞:科技論文 參考文獻 標準規范 編審質量 學術水準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C)-0221-02
眾所周知,在科技期刊的出版工作中,論文的編審質量與期刊的學術水準密切相關。而參考文獻作為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編審無疑也需予以高度重視和認真處置。筆者根據多年從事技術期刊責任編輯的實踐體會,就如何加強并做好科技論文中參考文獻的編審,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和論述。
1 科技論文中參考文獻的重要性
1.1 參考文獻是科技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
科技論文的基本構成,通常分為前置部分(文題、作者、摘要及關鍵詞)和主體部分(前言、正文、結論、參考文獻)。其中,前置部分的文題、摘要、關鍵詞主要是對正文內容的提煉介紹;而參考文獻作為論文主體的一部分與正文內容緊密相連,如說明所采用基本觀點、研究方法、計算公式、關鍵參數的主要依據,引用或評述他人已從事相關研究所得出的觀點、結果等。因此,參考文獻即是科技論文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論文本身學術價值體現的客觀參照。
1.2 參考文獻所具備的主要功能及其作用
科技論文中參考文獻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可歸納為如下幾點[1-3]。
參考文獻與知識產權的維護密切相關。由于科學研究具有社會協同性和繼承性,科技工作者需要借鑒、參考他人的研究成果來開展和進行科研工作??萍颊撐淖鳛榭蒲谐晒漠a出形式,本著客觀、嚴謹、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基本原則,將相關引用或參照內容的出處以參考文獻的形式予以標著,是非常必要的。
參考文獻體現了科技論文的學術內涵。論文的參考文獻不但提供了相關的研究背景及閱讀材料,同時也反映了行業領域的發展動態,從而體現出論文本身的研究基礎、科學價值等學術內涵。
參考文獻具有強大的檢索和傳播功能?,F代社會的電子技術和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通過科技論文的參考文獻,可使廣大讀者通過網絡數據庫(如: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快速便捷地檢索到大量相關資料,為科技信息的迅速傳播與廣泛交流提供了重要途徑,使科技論文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值得重視的是,參考文獻強大的檢索功能還有助于文獻計量學的研究,通過對各學科文獻引用的統計與分析,及時客觀地反映出其研究現狀,因此對學科界也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是論文編審過程的重要幫手。正是參考文獻本身所具備的特點,即體現了論文的學術內涵和具有的強大檢索功能,使其能在論文編審過程中發揮幫手的重要作用。編審者可通過參考文獻提供的資料,掌握文章的基點與主要脈絡,并通過對參考文獻的進一步推進檢索,接觸了解到更多的相關資料,從而對論文基本論點、主要公式和圖表數據等的編審處置也更有把握。
2 參考文獻的編審應嚴謹規范
2.1 聯系正文對參考文獻綜合編審
因科技論文的參考文獻與正文內容密切相關,故在編審過程中不能視其為論文的附屬部分,僅滿足于作些簡單化的形式處理,而需將兩者作為一個緊密聯系體來加以考慮。
聯系正文進行參考文獻的綜合編審,大體可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根據正文基本內容,考察參考文獻與其研究背景的吻合情況;二是利用參考文獻所提供資料,對正文主要觀點及公式數據的準確性等進行驗核;三是通過相關拓展檢索,針對正文及參考文獻在編審過程中所存在疑點做出進一步的分析判斷。
由此可見,采取參考文獻與正文聯系的綜合編審,利于發揮參考文獻的功能作用,提高科技論文的整體編審質量,從而確??萍计诳膶W術水準。
2.2 高度重視參考文獻的規范著錄
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為促進我國科技信息化的快速發展,許多專家學者對學術期刊的編排格式及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等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研究,在此基礎上國家及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具體的標準規范。如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于1991年推出了《科技期刊編排格式標準化專輯》,國家也于1992發布了《科學技術期刊編排格式》的推薦標準[4];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編輯委員會1998年制定了《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5],2005年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2005)正式頒布[6]。這些標準規范是科技論文參考文獻著錄的基本準則。
參考文獻著錄規范的貫徹執行,為期刊數據庫的建立創造了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為科技信息的快速檢索提供了重要渠道,可大幅提升科技論文的學術內涵和期刊的科技交流作用,同時也更利于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對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的防范。
毫無疑問,參考文獻的規范著錄是做好科技論文編審工作的重要一環。同時,為使參考文獻的相關標準規范得到嚴格執行,期刊界的專家學者們也做了大量認真細致的工作[7]。然而,在來自各地作者的論文原稿中,因各種原因和條件的限制,其參考文獻的著錄往往存在著一些紕漏和錯誤,這就需要編審者依據標準規范對參考文獻逐條進行對照分析,找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2.3 認真分析原稿參考文獻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對來稿情況的梳理和分析,可將作者原稿中參考文獻方面的常見錯誤及產生原因歸納為以下幾點[8-10]。
(1)用而不引,即在論文中實際引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不做參考文獻的標著。如所引用的基本論點、重要公式及數據、圖表等,在論文中不標明具體的資料來源。這種情況往往與作者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對參考文獻重要性缺乏認識有關;有的還因作者在課題研究及論文寫作過程中,相關資料的準備不扎實,如只是提取記錄了資料中需借鑒的具體內容,而沒有將資料的基本信息一并保存;當然,也不排除個別作者有對所引用資料刻意回避標著,以便將其作為自身一手材料直接使用的目的,而這種剽竊行為正是論文編審中需特別加以注意和防范的。
(2)引而不當,這主要表現為參考文獻特別是論文要點參考文獻的選用欠確當。如對重點部分的資料來源體現不明確,反而在一些枝節性內容上引用大量的參考文獻;對一些主要論點、基本數據等關鍵資料的權威性、新穎性所把握不夠,如對某些全國性或行業性的礦產資源、加工產品的產銷量等數據,在資料來源方面未進行較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沒有查詢引用較新的、權威機構公布的統計資料,而是簡單地利用手頭已有的、多年前的零散資料,由此也使論文的時效性和學術水準受到嚴重影響。
(3)引而有誤及引而不全。有的作者由于對參考文獻著錄的規范要求和所引用參考文獻本身的情況不熟悉,在著錄中往往張冠李戴或隨意處置,如將期刊的總期數標為卷數、將出版的月份標為期數,將文獻的出版者和作者混淆;有的作者對論文寫作不夠嚴謹,參考文獻存在引而不全的問題,特別是專著或會議文集的出版者和出版地,期刊的年、卷、期及文獻起止頁次等,容易出現漏項或順序混亂;個別作者甚至將所引用文獻中的參考文獻直接作為本人論文的參考文獻使用,由于并沒有真正查閱一手文獻,以至將原參考文獻中的明顯錯誤也全盤照搬,以誤傳誤。
此外,由于某些類型文獻有其特殊性,在作者來稿的參考文獻著錄中也容易出現錯誤。如:外文文獻中人名、地名的標著不合規范,會議文集二次析出文獻的文集名、文獻名及其著者、編者、出版者區分不清,網絡電子文獻的下載網址、發表日期及專利的專利國別、專利號及公布日期等也常有遺漏。同時,作者在參考文獻著錄中還可能因筆誤(打字輸入有誤)而產生一些重字、漏字、錯別字或錯誤的符號、數據等。
3 將參考文獻的編審落到實處
3.1 提高編審者的自身素質
在科技論文的編審工作中,編審者對參考文獻部分需予以高度重視,不能將參考文獻視為無足輕重的附帶部分,也不能因參考文獻的編審工作量較大(如:綜述文章的參考文獻通常有數十條之多)、疑點查核耗時費力而敷衍了事,而應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來認真對待。
對國家及相關管理部門所頒布的學術期刊編排格式及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等規范標準,編審者需進行系統學習以求熟練掌握,并在實際工作加以準確應用。因科技論文參考文獻的類型較為繁雜(如:有英文、俄文、日文、拉丁文等不同文種和專著、專利、會議文集、網絡下載資料等多種類別),編審者還應通過期刊工作會議、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等交流平臺,虛心向科技期刊界的專家及同行學習,不斷提高嚴把參考文獻編審質量關的業務能力[10]。
3.2 加強與作者的溝通聯系
作者的來稿是期刊編審的工作基礎,加強與作者的聯系溝通也是提高來稿質量、做好參考文獻編審的重要一環。如:在組稿、約稿時,應盡量使作者充分認識論文中參考文獻的重要性,并基本了解期刊對參考文獻著錄的規范要求;對來稿進行初審和復審時,應針對其參考文獻所存在的問題,提出進一步完善、補充或修改的具體意見。這樣,使作者能按照編審要求積極主動地配合做好論文參考文獻的資料準備及規范著錄,為參考文獻編審的順利進行提供良好條件,同時也利于作者論文及期刊學術水準的提高。
3.3 采取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為了使科技論文參考文獻的編審真正落到實處,應針對期刊工作各主要環節制定相配套的具體措施。
在期刊的《征稿簡則》《來稿須知》中,明確提出對論文參考文獻的規范要求,同時將主要類型參考文獻的著錄形式依照標準按項逐一列出,以便于作者掌握和使用;在給作者的《來稿回函》中,做到將原稿參考文獻有待改進完善之處一并提出,使作者能在稿件修改時對號處理。
在論文的來稿初審、返修重審、編修復審過程中,應結合正文和有關標準規范將參考文獻逐條落實。同時,由于參考文獻的內容及形式較為繁雜,定稿、排版及改版時很容易出現各種差錯,故在對各次清樣進行校核時應采取交叉核校、專項核校等方法,以便及時發現并糾正錯誤。
由于科技論文的參考文獻具有涉及面廣、文獻類型種類繁多的特點,在編審過程中難免存在一些疑點或在規范著錄的落實中產生某些意見分歧,期刊編輯部應根據實際情況展開討論,確定具體的解決方法并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防止隨意處置、各行其是等狀況的發生,以保證期刊對論文參考文獻編審工作的整體有序進行。同時,還應多向專家學者請教,虛心學習同行的先進經驗,如對個別較為特殊參考文獻的著錄難以把握時,借鑒和參考知名刊物的具體做法也很有幫助。
4 結語
綜上所述,參考文獻是科技論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考文獻的編審是一項繁重而細致的工作。期刊工作者在提高對科技論文參考文獻重要性認識的同時,通過認真學習和掌握參考文獻著錄的相關標準規范,將參考文獻與正文進行綜合編審,加強與作者聯系溝通,采取制定實施細則、防錯查漏、嚴格把關等具體措施,可有效提高參考文獻的編審質量,使參考文獻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從而進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的學術水準。
參考文獻
[1] 高魯山,鄭進保,陳浩元,等.論科技期刊論文的參考文獻[J].編輯學報,1992,4(3):166-170.
[2] 張轉.參考文獻在學術期刊審稿中的作用[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5,7(4):125-128.
[3] 李勝利.科技論文著錄參考文獻的意義及要求[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2(3):148-150.
[4] GB/T 3179—92.科學技術期刊編排格式[S].
[5] CAJCD B/T 1—1998.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S].
[6] GB/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S].
[7] 陳浩元.著錄文后參考文獻的規則及注意事項[J].編輯學報,2005,17(6):413-415.
[8] 趙海霞.學術期刊來稿中參考文獻標注問題論析[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19(4):88-90.
[9] 吳秀清,佘建華.參考文獻在科技論文中的作用和著錄中存在的問題[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06,24(5):86-87.
[10] 王海明.科技論文中參考文獻著錄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