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懿軼
【摘 要】文化是無形的,它一般需要通過語言、物體等有形的東西來體現,其中,語言是文化表現的主要載體,語言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使文化被記錄下來。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習俗等,這些都是文化的體現,語言離不開文化。本文闡述綜合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和文化教學的方法,表明文化離不開語言的深意。
【關鍵詞】英語教學 文化教學 交際能力
文化體現形式是語言,語言的魅力來源于文化,語言與文化關系甚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語言是文化傳播與傳承的載體,學習語言的過程也就是學習他國或他族的文化的過程,同樣,掌握他國或他族的文化背景的深度決定學生是否能完美地使用它的語言,也反映我們對語言的使用能力。很難預測到,一個對對象國的歷史文化知識了解甚少的人怎樣在對象國中進行交流,怎樣生存。學生現在學習的英語教材中,對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進行簡略的介紹,希望學生通過語言來學習英語國家的文化,通過其中的文化知識促進學生們的學習,學生漸漸能感受英語國家的文化氛圍。這也要求教師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使用語言的能力。
一、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重要性
1.文化差異是文化交流的障礙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逐漸擴大,進、出國的中國人和外國人不計其數,跨文化交流就是我們面臨的首要大事。20世紀80年代,英語教學引入我國教育中,與中國近些年的文化進程息息相關。中國現代化進程加快,使精神與物質產品的交流速度也在加快,經濟全球化發展,更始民族文化交流加速,語言融合也在加速。在這個環境下,跨文化交流就變成生活的一部分。語言與文化息息相關,文化差異是語言交流的一大障礙,克服文化差異已不是學生課堂中面臨的難題,也是世界各國面臨的難題。
2.文化教學是達到英語教學目的的關鍵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有一個很好的交際能力,而語言掌握程度決定學生交際能力的強弱。有人錯誤地認為語言掌握得好就能在公共場合和外國人談笑風生。其實交際能力包括課堂學習和課下積累兩方面,在英語課堂上,學生鍛煉聽、書、讀、寫四方面的能力,課下與具有英語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積累經驗。總的說來,這些都需要英語國家文化做基礎,我們也必須清晰地認識到,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在社會生活中是相輔相成的,明白文化知識是組成交際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是達到語言教學目標的重要教學內容。
二、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方法
其實文化教學的方法有很多,英語教學中老師的首要任務是提升學生對西方文化的敏感度,培養他們體會西方文化的意識,促使他們在語言學習中能自覺地融入西方文化氛圍中,提高學習效率。
1.英語課堂上交流西方文化或專題介紹西方文化
在英語課堂上,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分配一個文化分支小題目,讓學生收集相關的信息,學生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會對這些知識進行詳盡的了解。例如了解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審美標準等,較直觀地體現西方文化的藝術、雕刻、建筑風格和風土人情。學生在課外還可以通過看電影或電視了解西方人們的說話方式,各階層人民的衣食住行和說話的表情、手勢等,學生收集好資料后,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成果,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講述自己的觀點。有時可以邀請中外有關專家以及曾經留學或訪問過英語國家的人士作這方面的專題報告、系列講座等,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
2.閱讀文學作品,根據所學知識解釋陌生詞匯
文學作品是較為直觀體現一個民族文化背景的讀物,而且不同文化背景導致不同文化的產生。因此想要深入了解西方國家的語言,閱讀西方文學作品會有很大的幫助。在閱讀中遇見陌生的詞匯,可以結合所學的知識推斷詞義,這是建立在平時英語教學中,老師或學生自己通過西方文化內涵來理解詞義的基礎之上的。閱讀一定量的文學作品會有很大幫助,從中可以了解有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和信息。
3.課堂角色表演或進行課外活動
英語教材中有一部分課文是對話形式的,課堂上學生熟讀對話內容后,老師點幾個學生起來進行角色表演,表演角色的行為和說話語調等,讓學生近距離地體會西方文化。課下的活動就變得多種多樣,例如學生欣賞或學唱英文歌曲,看英文電影或電視劇等。了解西方文化的最直接方法是就是接觸西方的聲音,歌曲和視頻往往能反映一個民族的心聲、人們的喜怒哀樂,能表現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風格。學生都有模仿的心態,老師可以要求他們編排西方形式的話劇,從演劇的反復排練中切身地體會外國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為。也可以舉辦化妝晚會,使學生感受外國文化的氛圍,置身于異國文化的生活中。
三、結束語
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文化教學對綜合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既要傳授書本上的基礎知識,又要講解學習中遇到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這些文化可以影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老師在介紹對象國文化背景時要盡可能地使文化背景知識全面形象,這是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前提。在教學中重視兩國文化差異的比較,提高學生跨國文化交流的激情,促使學生積極參加課堂語言實踐交流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在平時看報或讀書時,做個有心人,盡力攝取英美國家社會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并把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