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清香
【摘 要】高職院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與一般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其目標是培養既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又具備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本文根據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以及當前高職人才培養的現狀,闡述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認識和思考。
【關鍵詞】高職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人才培養
一、引言
眾所周知,材料、信息和能源被稱為現代科學技術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先導就是新材料,新材料對工業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高職院校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以材料學、化學、物理學為基礎,主要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基礎理論,重點在于實驗操作技能。材料專業學科實踐性較強,該方向的研究領域和范疇也在不斷變化。
二、高職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發展現狀
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該專業主要培養具備包括金屬、非金屬、高分子等知識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該專業方向人才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能在各種材料的制備、加工、材料結構與性能等方向從事研究、教學、開發、設計、改造、管理等工作。高職院校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創新學習、自主高效學習的理念。
我校開設的材料專業只有一個,即金屬材料專業,但為學生設計了多個方向。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多專業方向多樣化的人才,同時我們遵循自主獨立性和學生的個性需求,促進學生在該領域的全面發展。我們要求學生完成規定的課程學習并且考核合格,另外針對本專業的實踐課程要求技能操作要達標方可畢業。同時增加選修課和選修覆蓋面,各類課程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選擇性,以使學生有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金屬材料專業作為我校的地方性特色專業,肩負著為生產一線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三、高職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格要求
高職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格要求主要包括素質結構、能力結構和知識結構等三方面。素質結構要求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基本的科學素質、工程素質等。能力結構包含取得技能的能力、創新工作的能力、運用技能的能力等方面。知識結構包含人文社科自然知識、工具性知識、經濟常識、管理技能及專業能力。其中專業知識包括材料的組成與結構、材料的測試與表征、材料的制備、材料的循環再利用等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復合型、功能型特性越來越突出,社會不再需求單一技能的材料專業人才。因此,我們著眼于材料的多樣化和相通性,全面培養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的共性與個性人才。既包含有淵博知識及較強動手能力的師資隊伍,更著重于這方面的企業技能型人才的隊伍建設,不再培養“一字型”“T字形”人才,更著眼于“十字形”人才的塑造。
四、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專業人才培養的認識與思考
1.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思想與目標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緊密結合特色及市場需求和自身基礎條件,拓寬辦學思路,引進和培育高水平師資,拓展專業發展空間,創建應用型、技能型與復合型人才的教學體系,加強實踐教學,規范和強化管理,推動教學互動等為總體指導思想;以培養具備材料領域較寬的基礎知識,具備在材料領域內從事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工藝和設備設計等方面的能力,特別是材料及冶金行業急需的復合型、創新型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構建以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專業與學科良性互動為理念的人才培養新體系。
2. 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實踐
該專業的人才是為滿足社會市場的需求,出發點落腳于一線工人的技能培訓,構建人才培養體系,以職業教育為主線,把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把材料學科及產業發展與傳統辦學特色緊密結合起來,把專業技術教育與自然科學和人文素質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適應近期就業的針對性專業訓練與適應職業變換的能力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我校的教學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側重學生的專業技能。
以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增強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為著眼點,從材料專業課程的特點入手,重新整合和設計課程體系,構建以學科主干課程的教學為主線,以人文教育課程為輔助,工程技術基礎類課程為拓展,以多專業方向特色課程供選擇的課程體系。注重處理好主干課程和其他課程之間的接口問題,以適應學生將來晉升、轉崗和自由擇業的需要。學科專業方向類課程專注于拓寬學生的視野、開闊眼界。學生的專業知識要深,技能要精,專業上有特長的同時要多領域涉及,最關鍵的是提升動手的能力。
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為主,理論為基。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的實驗室,以材料制備技術、工程測試技術、材料表征技術三大課程實驗及專業綜合實驗為建設重點,形成布局合理,具有應用型高職特色的實驗室體系,可以滿足培養高級工程應用型技能人才要求。我校積極與企業聯合,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充分利用企業的生產設施和生產一線的技術專家。首先為了滿足市場的要求,建立了實踐教學的基地;其次,通過研究項目的合作,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積極建設穩固緊密型長期合作的校外實習基地。
五、結語
時代不斷改變,學科也在不斷變化,高職院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要與時俱進,理論與實踐結合,主動適應社會、經濟與科技的協調發展需求,以滿足技能型材料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與模式的要求。高職院校要主動尋找不足,力求改進,才能在不斷發展的時代中激流勇進。
【參考文獻】
[1]陳一勝.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的若干認識[J]. 青年與社會,2011(7).
[2]沈曉紅. 材料科學與工程特色專業的建設與思考[J]. 大學教育,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