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紅雨
摘 要:對檔案管理在采供血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在臨床采供血工作中進行規范化的檔案管理。可以使血站資料更加充分,為臨床用血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采供血機構作為醫療衛生系統的一部分,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特殊性。采供血檔案真實記錄采供血業務工作活動過程,反映出采供血機構的整體管理水平與管理能力。有助于無償獻血發展日趨壯大,獻血者的檔案資料是所有輸血相關醫療活動的第一手資料,故而建立健全檔案資料對安全用血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檔案管理 采供血 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c)-0215-01
采供血業務檔案是在血液的采集、檢驗、離析、篩選、包裝、運輸、儲存、發放等周轉過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較高的保存價值的原始文字、圖片等資料,包含了從獻血者登記,血液采集、檢測,血制品制備、運輸、發放等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有價值的信息,是采供血中最真實的依據。規范化進行檔案管理,對血站開展各項采供血工作、控制血液質量,進一步開展臨床安全用血、輸血研究,提升血站整體管理水平,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 采供血檔案的重要性
采供血檔案管理促進無償獻血工作的推廣、實施。采供血檔案中詳細記載獻血者身份證號、姓名、性別、獻血量、獻血時間、獻血頻次等信息,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執行《關于做好方便無償獻血者及相關人員異地實施用血工作的通知》提供保證,為推動獻血事業發展奠定基礎[2]。
采供血檔案是保證血液質量的依據。完整獻血檔案能反映獻血者身體及獻血情況,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可確定血液質量,有效保護獻血者、受血者健康。同時可以更好地為醫療機構、臨床患者提供血液服務,同時保障突發事件的大量血液需求[3]。
采供血檔案為判定醫療事故責任方、解決輸血糾紛提供法定依據。臨床用血后一旦發生輸血反應、感染各種經血傳播疾病,可通過查閱獻血者原始獻血資料、血液檢測報告,血液在分離、篩選、包裝、運輸、儲存、發放、使用等一系列周轉過程的原始資料記錄,可以幫助確定責任方,為進行事故責任定性、解決用血糾紛提供客觀依據。
采供血檔案資料所具有的統計分析作用。采供血檔案對統計血站的獻血情況、制定獻血計劃提供數據支撐。通過統計、分析檔案資料,可使決策者客觀地了解管轄范圍內血液供應、獻血者分布等信息,制定規范合理的獻血目標,科學有效推動獻血工作發展,并為臨床篩查血液、合理用血、進行醫學統計奠定夯實基礎[4]。
采供血檔案具有的返還用血證實作用。我國法律規定,當獻血者或其直系親屬需輸血時,可依據獻血者的獻血檔案資料,按規定返還一定量的血液。
2 采供血檔案的規范化管理
2.1 歸檔范圍
采歸檔內容包括相關法律、法規;統計資料;獻血者健康檢查登記表;獻血者檢查原始記錄,檢驗報告單;醫院臨床用血情況統計報表;血液、血相關制品等原始抽檢記錄;Rh(-)血型原始記錄;陽性血銷毀記錄;血液出入庫登記單;其他有關材料[5]。
2.2 整理方法
分類:按年度、保管期限等進行分類。排列:檔案分類后,結合各種相關因素按時間排列。編號:依分類、排序逐件編號。編目:依據分類方案、編號順序編制檔案檢索目錄。裝訂:按件裝訂。裝盒:按室編件號裝入檔案盒,填寫封面、盒脊、備考表等。
3 采供血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3.1 意識不強
檔案資料對采供血相關工作有重要作用,有效利用檔案資源能為醫療機構帶來很好效益,但部分員工對檔案工作認識淡薄,對開展檔案工作所具有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深入認識。
3.2 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統一規范
檔案管理尚處于探索階段,無統一規范,導致部分有價值檔案重視性不足,收集率低下,完整的歸檔要求未能有效實現,加之檔案檢索方式原始、效率低下,在目前的檢索中仍以手工檢索為主,缺乏高效、精簡的檢索方法,導致信息利用方式單一、滯后。
3.3 硬件投入不足
檔案用房狹小,不符合標準;設備陳舊,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較少,管理基本停在手工整理階段,整體的利用率低下。
4 加強采供血檔案管理的解決辦法
4.1 領導重視
領導者加強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檔案科學管理的前提。可通過成立領導小組;制定相關制度、措施;加強檔案管理重要性宣傳等方式進行。
4.2 健全組織機構
設立專門的檔案管理部門,配備專職人員進行檔案原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按照規范整理相關文件材料,按時移交給中心檔案管理部門。安排各級領導監督相關工作實施并及時協調解決檔案整理過程出現的問題。
4.3 完善檔案管理制度
檔案部門既是制定部門又是執行部門。檔案管理自己讀的指定要科學、合理,并結合本單位具體實際情況與需求。檔案管理制度既要起到規范作用,同時又要對其中的一些具體細節如檔案保存年限,檔案查詢、銷毀制度進行明確規定,做到大與實相結合。同時注意在制定過程中要做到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做到獎懲分明。
4.4 加強檔案管理工作隊伍素質提升
可引進專業的檔案管理人才充實現有的檔案管理隊伍。同時,聘請檔案管理專家、并結合引進的專業人才對現有的工作人員進行教育,傳授檔案管理相關的最新理論、觀念、方法、技術給檔案工作人員,促進工作人員強化技術理論提升與實際應用能力。
5 結語
采供血業務檔案是采供血中最真實的依據。管好、用好采供血檔案,可為臨床醫院決策提供重要依據。加強采供血檔案管理不僅可有效保障獻血者身體健康,還可為臨床安全用血提供必要條件。對采供血檔案進行規范化管理,不僅可以保證人民群眾用血安全、保障血液質量,同時對避免輸血過程中存在的醫療糾紛、持久推進無償獻血工作開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檔案管理工作有較強的政策性、機密性和專業性,對醫療機構有序、高效、協調運行有重要的保證作用。實踐表明,加強采供血檔案管理意義重大,對于有效提高提供安全用血、保障血液供應,促進采供血機構的發展,提高醫療管理水平效用明顯。隨著近年來公民無償獻血意識提升,無償獻血在我國日益發展,獻血者的檔案資料是所有輸血相關醫療活動的第一手資料,故而建立健全檔案資料對安全用血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王紅霞.檔案管理在采供血工作中的應用[J].經營管理,2010,7(25):94.
[2] 董魯玲.淺談采供血機構業務檔案管理[J].經濟師,2012(8):275.
[3] 蔡新華.江蘇省采供血機構檔案工作現狀調查及思考[J].檔案與建設,2012(9): 68.
[4] 張沁霞.檔案管理在采供血工作中的應用.中國輸血雜志,2009,22(10):861.
[5] 丁蔚,建立和實施血站質量檔案管理程序的探討[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9, 1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