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瑾
【摘 要】跳繩運動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培養集體主義精神。掌握這一技術有一定難度,本文對本人平時跳長繩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及造成的原因進行分析,通過不斷地探討和改進,總結出適合小學生學習跳長繩運動的有效方法,使學生的跳長繩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小學生 跳長繩 教學法
跳長繩是深受中小學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它對發展學生的彈跳力、協調性、靈敏性以及耐力等身體素質有著明顯的效果。跳長繩種類的多樣性,如本文例舉的從身下跑過、跳過,雙長繩跳、長繩跳、多人跳、轉體跳,抬物跳等等都是吸引中小學生喜愛的魅力所在。通過教學研究和實踐探索幾種教學方法。
一、口訣法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使用口訣能較快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口訣念起來朗朗上口,使學生在技術練習中加深對技術環節的理解和記憶,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跳長繩的練習中,其重難點是上繩和下繩的時間以及路線。為了便于掌握過程,讓學生記住口訣如:“上繩之前往前站,繩子打地往里鉆,跑到中間往上跳,路線跑直別拐彎”后再進行教學,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教師提出的口訣一定要與教學任務相吻合,語言也要精煉、通俗、易懂,這樣學生就跟得快、學得快、掌握得快,從中得到啟發,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物示法
物示法是指借助某一物品或器材進行講解示范以達到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
1.在跳長繩的教學過程中,為便于講解、示范和讓學生看清上繩的時機,可用一條4—5米長的竹條或藤等做繩子,并使其彎成弧形狀,然后兩個人像搖繩一樣,慢速搖轉竹條。當講解上繩時,搖繩人把竹條自上而下轉到地上時,讓竹條停在地上,教師發出“上繩”指令,搖繩人繼續搖轉竹條,上繩人跑進來并起跳,竹條繞圈從腳下轉過并繼續活動。
2.當遇到上、下繩路線不正確時,可在場地上畫出上、下繩路線和起跳區等等,這些都是分析、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三、個別幫助法
由于學生有年齡、性別的差異,不同的年齡段的學生其生理特點不同,同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其生理、心理也存在差異,那么就會有不同層次之分。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試用以下的方法:
1.把經過教師教而還沒學會的學生編成一組,指派一名或若干名體育骨干來教不會跳的學生,讓不會跳的學生反復觀察,然后進行練習,從而提高運動能力。
2.通過以上的幫助后,還剩下不會跳的學生,可用短繩幫助個別練習,由教師負責指導(體育骨干協助)幫助和糾正,直到不會跳的學生完全會跳為止。這種教學方法,既使不會的學會了動作,又發揮了體育骨干的作用,還增進了學生間的友誼,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互相幫助的優良品質。
四、游戲法
游戲的形式新穎多樣,內容豐富多彩,而且游戲是大多數小學生十分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在課堂中如果把教材與游戲相結合,聚學習、教學、娛樂于一體,既可以培養學生朝氣蓬勃、遵守紀律、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機智、果斷、勇敢、頑強等優良品質,又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掌握技術動作。例如:每隊用四條長繩,組成一個方形或圓形,除搖繩者外,其余隊員成一路縱隊,依次跳過四條繩后又回到原來的位置等。
五、激勵法
激勵屬于心理暗示的一種。在跳繩教學中經常出現因為動作難而不敢練或由于自己的動作完成得不如別人好,就不想練等情況。這時,教師應用帶有激勵性的語言,如:“相信你能夠完成動作”“你一定能完成得很好”等,使學生鼓起勇氣主動再練習動作。當學生動作完成得較好時,教師應給學生一句表揚、一個贊賞的眼神、一個豎起大拇指的手勢、一個“獎”字……這些都能增強學生跳長繩的興趣,達到自我激勵的效果,但要注意激勵的語氣、語調。
六、競賽法
小學生求勝心切,求知欲強,喜歡競爭。根據這些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也可采用競賽法。在課堂的適當時機利用這種方法,既能活躍課堂練習的氣氛,又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努力拼搏的精神。例如:在跳長繩的教學中,待學生學會基本技術動作后,分四組或八組進行“魚貫”跳繩的比賽,每輪中哪組學生連續跳的次數多哪組便得一分,以得分多的隊取勝。還可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由六個人搖三條長繩,其余隊員成縱隊依次跳過三條長繩……這些比賽都能使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中練習技術動作,使學生不會產生枯燥、乏味之感,在競賽中培養小學生自尊、自信的社會適應能力。
七、配樂法
音樂是新奇刺激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法寶。在跳長繩活動能力的培養中,往往會比較單調和枯燥無味,如果播放一些適合學生口味的富有一定節奏的音樂,創造一個輕松快樂的鍛煉環境,同學們也會感到耳目一新,跟著音樂節奏跳起長繩,即使是較長時間地練習,也會感到輕松,興趣濃厚。例如:在進行跳長繩練習時,放些節奏感中強的“恰恰”;在進行跳長繩比賽時放些節奏感較強的舞曲……
八、表演法
就是在課堂中讓學生輪流把自己的能力表現和展示出來。例如:在大部分學生掌握跳長繩的基本活動能力時,讓每個學生輪流表演,發揮出自己的表現力,在同學面前充分表現自己的進步。這樣對動作較差的學生也起到一種鼓勵作用,促使他們發奮練習,迎頭趕上。
跳長繩看起來簡單,但是實際練習起來還是有些難度的。教師應采取先原地跳后移動跳的方法,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充分體驗跳長繩的樂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