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云
數學是一門思維性極強的學科,但教材的敘述一般比較枯澀,這給學生學習數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沒有積極性。本人從事數學教學多年,在教學實踐中嘗試從教學情境出發,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從而不知不覺地學習數學知識,又從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出發,進而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本文就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各位同仁商榷,不足之處請予指導
一、培養興趣是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的關鍵
在數學教學中應把握學生好奇、好動、好勝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獲得知識,這是有效地提高數學質量的關鍵。
(一)讓學生樂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積極參與進來
1.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有的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學困生)對數學的學習有一些誤解,以為前面的知識沒學好,后邊的內容就無法學好了;有的因為一兩次沒有考好就認為自己永遠學不好數學了,從而喪失學好數學的信心。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數學內容雖然邏輯嚴密,但也不是死板一塊,各部分內容仍有其相對的獨立性。有時,教學中的兩部分內容可以同時進行,過去沒有學好數學并不意味著現在或將來也學不好數學。興趣是信心的動力所在,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消除這些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障礙,幫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只有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效率。
2.促使學生獲得成功。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及助手經過長期的實驗研究和課堂觀察證明,對于心理、生理正常的學生來說,“只要有合適的教學條件,一個人能學會的東西,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學會?!笔聦嵣?,每個學生都希望在學習中獲得更大的成就,這種成就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源之一。我們如果在教學中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讓他們在自己原有水平的基礎上不斷獲得成功,會提高他們的志向水平,使他們產生愉快的情緒,促使其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進而形成學習中的良性循環。
(二)從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啟發式教學。教師的教學應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充分揭示教材中存在的矛盾,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用6根火柴棒擺成4個等邊三角形,怎么擺”一題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自己嘗試、互相討論。在學生嘗試未成功時,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分析:在同一平面上,4個三角形需要12條邊,而眼前只有6根火柴棒,怎么辦?學生由此深入思考后發現:每根火柴必須充當兩個三角形的公共邊。于是,師生共同總結出擺法(一個正四面體)。這樣教師一邊啟發,學生一邊活動,在一個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中,學生們學會分析與思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從成功中培養興趣。要學好數學,必需練習,但是練習時間太長或練習難度過大,學生都容易疲勞,從而產生抵觸情緒與消極態度,也會降低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練習、作業的指導,及時認真地檢查學生的作業,肯定成績,糾正錯誤,鼓勵學生積極進取,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3.融洽師生關系,以情激趣。教師在教學之余,應在學習之外多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排解他們的疑難與困惑,引導他們積極向上,專心向學。同時,教師也應以豐富的學識與高尚的情操感化學生,使學生從中激發興趣。
(三)將所學知識結合于實際,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1.新課講解要聯系“實際”。在新課講解中,教師若能有意識地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且讓學生學起來自然、親切、真實,易于接受。例如,在教學“長方體認識”時,我設計如下教學過程:教師先出示粉筆盒、磚塊等學生熟悉的長方體實物,再讓學生列舉其他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教師引導學生從實物過渡到幾何圖形,引導學生找出長方體的特征。
2.課堂評價要結合“實情”。教師要正確地運用評價機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科學地、有技巧地、藝術地進行評價。對優等生,教師要讓他們得到精神上的鼓舞,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引導他們朝著更高的目標繼續努力;對學困生則要多幫助、多指導,鼓勵他們在橫向或縱向的比較中發現自己的進步。
(四)將結論與過程相統一,完善傳授知識的全過程
拋棄“高分低能”,講求知識與能力并重,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從教學的角度講,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只是一種“形式上的走捷徑”的教學,把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刻板的背誦條文,剝離了知識與智力的內在聯系。它排斥學生的思考與個性發展,把教學過程庸俗化到無須智慧努力,是對學生智慧的扼殺和個性的摧殘。
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要做到讓學生樂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積極參與進來;從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將所學知識結合于實際,引導他們在數學的學習中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將結論與過程相統一,完善傳授知識的全過程。
二、重視學習目的教育是誘發學生學習數學動機的根本
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并說明課題內容的意義和重要性,還可以通過生活實例,知道學習到的知識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數學學習的重要性,激發和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例如:學習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后,可以讓學生量出家中電視機的長和寬,然后求出它的面積;再讓學生想辦法求出學?;@球場的面積。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體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而提高學習的熱情。學生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明確學習的意義,對探求數學知識產生了樂趣,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就能一直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獲得優良的成績。endprint
(一)發揮情感的積極作用,強化學習的信心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在數學教學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發掘情感的積極因素,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和數學活動本身的追求、渴望和滿足。
1.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于參與的先決條件。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一部分人,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卻漠不關心。
2.正確評價學生。學生學習的態度、情緒、心境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正確的評價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善于用放大鏡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對每個問題、每個學生的評價不可輕易否定,不隨便說“錯”,否則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中教師還要承認學生數學學習的個體差異,積極地鼓勵和肯定每個學生的每一點進步,使學生從評價中受到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進。
3.成功是最好的激勵。學習成功得到快樂的情緒體驗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學好數學的強烈欲望。要使學生獲得成功,教師必須設計好探索數學知識的臺階,包括設計好課堂提問和動手操作的步驟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學都能拾級而上,“跳一跳摘果子”,都能獲得經過自己艱苦探索,掌握數學知識后的愉快情緒體驗,從而得到心理上的補償和滿足,激勵他們獲得更多的成功。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求知欲望
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通過設置各種問題情境,創設各種具有啟發性的外界刺激,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起學生要“弄懂”“學會”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欲望。例如在“線段長短的比較”的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身高差不多的兩個同學要比較高矮,大家想想該如何辦?如果他們兩人所站的地面不平你能得到正確的結果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從而引入“線段長短的比較”的學習。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三)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學習時明顯受心理因素支配。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心理特征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愿意學、主動學。如果教師用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動手練”進行教學,學生會感到很乏味,越來越不愛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教學形式新穎,寓教于樂,減少機械化的程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簡言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傳授知識、技能,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善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有進行深入細致思考、自我體驗的機會。教學中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我愛學”。
三、充分運用教學中的激勵原則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的保障
(一)激勵要因人而異
由于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激勵要因人而異。一些學生的成績很好,可以激勵他們把成績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給他們制定一個更高的目標;一些學生的成績一般或者不好,可以激勵他們達到一個可以完成的目標。如果學生的目標都是同一個水平,成績好的學生覺得沒有動力,輕松達到目標,進而喪失進取心;對后進生(學困生)來說,或許是一個遙遙不可及的目標,覺得反正達不到就不想學等等。所以給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很重要。
(二)激勵要做到獎懲適度
獎勵和懲罰不適度都會影響激勵效果。如果學生在上數學課無精打采、開小差、不交數學作業等等,可以給懲罰,但懲罰過重會讓學生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對數學學習的信心等;懲罰過輕會讓學生輕視錯誤的嚴重性,從而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如果學生數學成績提升很快或者考試考得很好,可以獎勵。
(三)激勵要做到公平合理
公平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學生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會影響他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情緒,并且影響激勵效果。取得同等成績的學生一定要獲得同等層次的獎勵;同理,犯同等錯誤的學生也應受到同等層次的處罰,不能因為好生就可以優待或者特殊等等。
(四)激勵要注重時效性
激勵要及時進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比如某某同學在全縣數學競賽中獲得名次,應及時表揚,不要等到該比賽過了幾個月了才來表揚,那時學生的積極性早大打折扣了,對于表揚無所謂了。
(五)激勵要具示范性
榜樣激勵,就是通過先進典型來教育學生、鼓舞學生、激發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方法。榜樣是一面旗幟,具有一定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容易引起人們在感情上的共鳴。同時,有了榜樣,大家學有方向,趕超有目標,而且看得見、摸得著,說服力強,號召力大。教師要善于發現榜樣,積極扶植和培養榜樣,宣傳榜樣,組織大家學習榜樣。
(六)激勵要有目標性
給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激勵學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到主動學習,由消極學習到積極學習。對于達到目標的學生可以進行適度地表揚或者獎勵,讓學生有進一步努力的動力。如果達到目標什么表揚或者獎勵都沒有,會造成學生逐漸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喪失信心,難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難于達到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