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原則,是使每個學生的英語素質水平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自我發展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具有怎樣的思維素質。如果學生的思維,尤其是創新思維的能力得不到充分培養 ,那么學生運用知識進行語言實踐,提高學習能力就失去了實質性的保障,課堂教學效率也難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法和學法,努力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師生雙方互動和諧、自然,從而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發散性思維是一種推測、發散、想象和創造的思維過程。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認為,發散性思維是指“從給定的信息中產生信息,其著重點是從同一的來源中產生各種各樣的為數眾多的輸出”。它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等特點。發散性思維強調通過聯想和遷移對同一個問題形成盡可能多的答案并尋找多種正確途徑。在語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發散式思維訓練,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機會,幫助他們開闊思路,豐富想象,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改進學習的策略,提高學習的質量。具體做法如下。
一、培養學習興趣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力量是所學教材的興趣?!钡Z言的習得是一件枯燥且需要不斷重復的工作。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它本身在教學中就缺乏真實的操練環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相當大的困擾。對于職業中學的學生來說,他們由于基礎偏弱,學習動機不強,大部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濃。要想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只能想方設法在課堂教學上下功夫。英國著名教育家C.E.Echersley 曾指出:“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英語教學法?!碧K霍姆林斯基也說:“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而興趣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創意?!睘榱嗽鰪妼W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把游戲教學法巧妙地運用到英語課堂教學中。
二、發揮想象力
想象力是一種能動的思維能力,它是通過形象和抽象思維,對頭腦中已有的各種素材進行加工,重新排列組合,創造出未曾感知過的新形象的過程。想象力的培養離不開知識的深層積累,但平時的訓練和開發更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特別要注意在每一個環節上重視想象力的訓練。
三、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
發散性思維訓練促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英語學習的各個環節中,發揮出思維的變通性和靈活性,幫助學生產生許多聯想,促使他們全面地考慮問題,從而形成各自的觀點和想法。如,在聽講課文時能夠根據自己的體會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討論時說出獨特而新穎的見解,在閱讀時能對材料進行對比和聯想;在寫作時能靈活運用各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思想等。
英語教學的更深層次的意義還在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優化其思維體系。所謂“聾啞英語”的出現,其根本原因就是動腦不夠、傻學傻練、食而不化的結果。一般說來,初中生精力充沛旺盛、思想活躍、好奇心較強。因此,努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促進他們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大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
四、提高教師的素質
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首先教師本身需要具備較高的素質要求。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常伴隨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種情感體驗會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挖掘學生學習英語的潛力,拓寬學生的發展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因此,教師要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以飽滿的精神、高昂的激情、喜悅的心情上好每一節課。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充滿信任和期待就會使學生得到一種潛在的鼓舞和力量。教師面帶微笑走進教室,一束目光、一個表情、一種體態、一個暗示等都會喚起學生的“心”,就會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心橋”。
另外,在培養學生具有發散性思維的同時,教師需要解決知識的無限性與在校學習時間的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增強其主導意識的培養,創造出以“增強主導意識,培養發散性思維”的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交流互動關系及良好的課堂氣氛。
綜上,英語教學價值的深層方面,還在于使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科學化和能力結構發展的現代化。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總之,英語教學要努力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既符合啟發性教學原則,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但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而且有利于知識的歸納、比較,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訓練在初三升學復習中效果更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