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信
每次跟學生交流時,總有許多學生反映:“高中的物理怎么這么難,上課能聽懂,作業卻不會做。”那么,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學好高中物理呢?我認為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重視教學方法外,更應該滲透情感教育和學法指導。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以下幾點心得,供同仁們參考,不當之處,望批評指正。
一、正確引導,消除心理障礙
不管什么樣的學校,什么樣的班級,都會有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生,有的教師傷透了腦筋,想了很多辦法對他們進行教育,可總是收效甚微。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還是要不厭其煩地多鼓勵,多引導,幫助其分析原因,制訂學習計劃,鼓勵他們敢問、會問,消除緊張心理。我曾經教過一個患有癲癇病的學生,由于服的藥有麻醉作用,所以他上課總是昏昏欲睡,考試成績可想而知。對于這個學生我采用的是鼓勵教學法,只要發現一點點閃光點,就在同學面前表揚他。慢慢地,他的物理成績趕上來了,還考上了師范院校的物理專業。有時幾句表揚的話就可以改變一個學生的命運,所以請老師們不要吝嗇你的表揚。
二、創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其實,中學生感到學物理難并不都是因為學生的智力問題,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大。因此,給學生創造一個成功的機會,是提高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
例如,在設置課堂提問的內容與對象時,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難的問題不應提問學困生,以免他們由于答不出而處于尷尬的境地,從而產生自卑感;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激發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物理實驗。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盡量多設計一些小實驗,并注意提高實驗效果。如在探究物體重心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我找來了一段直鐵絲,讓學生確定其重心位置,同學們很容易回答出“鐵絲的重心在這段鐵絲的正中間”;再把這段鐵絲彎成一個圓環,用懸掛法測出圓環的重心在圓環的中心。通過這個實驗使同學們很容易得出“物體的重心位置與形狀有關、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的結論。
物理教學要聯系實際,聯系生活。如在講完超失重部分后,可分析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階段,繞地球運動階段,返回地面階段的超失重現象,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通過介紹物理學家的事跡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毅力。如講牛頓是怎樣勤奮學習、廢寢忘食工作、為人類做出非凡成就的;伽利略是怎樣為追求真理與教會做斗爭的;法拉第是怎樣把人類帶入電的世界的。
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打動學生,從而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實表明,教師風趣的語言藝術,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即產生所謂“愛屋及烏”的效應。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高中每一節課知識容量大,內容難,如果不提前自學,上課就跟不上老師的思路,所以學生一定要提前閱讀物理課本。閱讀課本不能一掃而過,不能讀而不思,而應潛心研讀,挖掘提煉,包括課本中的圖象、插圖、閱讀材料、注釋。更重要的是閱讀教材時,要邊讀邊思考,對重要內容要反復推敲,對重要概念和規律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記憶。
指導學生聽課。許多學生聽課不是只聽不記,就是只記不思,被動接受。上課時要全神貫注聽教師的講解,聽同學的發言;要聽各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聽公式、定律的適用范圍,聽解題的方法和思路;自己懂的要耐心聽,不懂的要仔細聽,還要動手做好筆記。
要求學生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完成一些題目。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另外,對于作業要有如下要求:①書寫工整;②作圖規范;③表達清楚;④推理嚴密;⑤計算準確。還有作業批改完發下去以后,有錯的要認真訂正并裝訂保存好,留待以后復習時用。
鼓勵學生質疑、糾錯。有的學生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果是錯誤越積越多,形成惡性循環,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對于疑難問題,應該及時想辦法(如請教同學、老師或翻閱資料等)解決,對錯題則應該注意分析錯誤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錯還是計算粗心致錯,是套用公式致錯還是題意理解不清致錯等。另外,我們還應該通過思考,逐步培養自己善于針對所學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習慣。建議每位同學都準備一個疑難錯題本,專門記錄收集自己的疑難問題和典型錯誤,這也可以為我們今后對知識進行復習提供有效的素材。
指導學生課后及時歸納總結,教材的編寫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把完整的知識體系分到各章節中。如果課后不及時總結,掌握的知識是零碎而不系統的,就不會形成“知識串”,且容易遺忘。所以每學完一個板塊,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識點連成線、鋪成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想活躍。總結也有多種方法,如每單元總結、縱向總結、橫向總結。不論哪種方式總結都要抓住知識主線,抓住重點、難點和關鍵,抓住典型問題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古語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授人以漁,終身受用無窮。這句話說的是方法的重要性。對于學生來說,學知識,更要學方法;對教師來說,教知識,更要懂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教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