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的表現應看做是類信貸擴張的結果,順便時刻準備好在泡沫破滅前及時抽身吧!
如果需要經濟從衰退底部平穩轉向復蘇,毫無疑問必須看到信貸管制周期進入擴張。但如今,由于原先由銀行承擔的風險現在尚未化解,這成了一個問題。
中國政府選擇了與以前不同的路徑來試圖擴大融資規模,即直接融資而非間接融資。也就是說,中國股市大幅上漲和融資規模的快速上升,其實是得益于承擔了信貸擴張的角色。 當下中國股市的表現應看做是類信貸擴張的結果。一般而言,銀行信貸的抵押物以實物資產為主,相對來說是相當可靠的。若信貸的抵押物是金融資產,則其折價往往會有較大折扣。如果將抵押物換來的信用用于投入實體經濟,或者用于投入金融運作,會出現結果的差異。前者更可能換來實際的經濟刺激效果,而后者可能換來的是虛擬經濟的繁榮甚于實體經濟的刺激。
以往通過間接融資方式進行信貸擴張的時候,中國投資增長立竿見影,經濟數據會出現迅速明顯好轉,而現在中國股市出現了大幅上漲,直接融資規模也確實快速擴大了,但還沒有出現相應的經濟樂觀變化。在這個流動性遠勝于信貸資產的市場上,在這個投資者情緒化十分嚴重的交易市場上,從增發定價到收購標的估值到二級市場聯動,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對泡沫起到催化作用。時刻準備好在泡沫破滅前及時抽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