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羅
蘋果的數百萬用戶中已經有不少成了該公司和公司領袖喬布斯的“信徒”,在這耀眼的光環背后,喬布斯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都試圖來說回答這個問題,
第二部喬布斯傳記電影即將上映,紀錄片《史蒂夫·喬布斯:機器里的男人》最近在西南偏南電影節上首映,這部紀錄片將喬布斯塑造成了一個有才華但剛愎自用并缺乏同情心的人,片中涉及到喬布斯多次否認自己是女兒麗薩的父親、苛刻對待很多蘋果員工等。
蘋果公司很多高管都拒絕參與該紀錄片,負責互聯網軟件和服務的高級副總裁艾迪.庫還在Twitter上表達了自己對這部紀錄片的失望。他認為這部電影是“對自己朋友的失實描述”,沒能真正反映出自己認識的喬布斯。庫提到,即將出版的新書《成為喬布斯》(Becoming Steve Jobs)會是最準確的描述。《成為喬布斯》的作者布倫特·施倫德是《華爾街日報》和《財富》雜志的記者,報道喬布斯將近25年,他可能是最了解喬布斯的人之一了。
每本關于史蒂夫·喬布斯的新書都會被拿來同沃爾特·艾薩克森,前《時代》雜志的執行主編,的《史蒂夫·喬布斯傳》相比,這本2011年,喬布斯死后不久出版的書曾風靡一時,而且它經過了主人公的認可,可謂名正言順。
艾薩克森說,史蒂夫·喬布斯是一個復雜且煩人的家伙。“他的生活和個性中有一部分完全就是一團糟,在書中,作者把喬布斯描寫成一個喜歡欺負別人的人,他對下屬大呼小叫。他對任何小事都吹毛求疵,這毛病一直伴隨到他的生命盡頭,在醫院度過生命最后時光的日子里,喬布斯趕走了67個護士才找到了3個他中意的。“有一次,在他被注射了強力鎮靜劑昏睡過去后,胸腔科醫生給他帶上了氧氣面罩,”艾薩克森寫道:“喬布斯一把扯下面罩,咕噥著說他討厭它的設計,不想帶它。雖然幾乎已無法說話,他還命令他們給面罩的設計提出5種不同的方案,好讓他從中挑一個喜歡的……他還討厭手指上帶的氧氣監測儀,他說它長得太丑了,而且太復雜。”
艾薩克森還不認為喬布斯是發明家,暗示他只不過是一個巧匠。書中記述了iPad的創意來自微軟的一名工程師。即使是在蘋果公司內部,喬布斯也被認為常常拿走別人的創意。蘋果公司設計團隊的主管英國人喬納森· 伊夫告訴艾薩克森:“他在得知我的一些想法之后說,‘不好,這個想法不怎么好,我更喜歡另一個。’然后我坐在聽眾席上聽他闡述剛才的想法,說得就像他自己想出來的一樣。我格外注重一個點子的出處,甚至會用筆記本記下它們。所以,當他把設計的功勞歸于自己的時候,我覺得很受傷害。”
過這樣的喬布斯形象并不被蘋果公司認可,蘋果現任總裁蒂姆·庫克則在《成為喬布斯》中用一個實例來駁斥,在喬布斯病重需要進行肝臟移植時,器官移植名單上并沒有適配的器官,庫克自己和喬布斯的稀有血型一致,他曾向喬布斯提議自己捐贈部分肝臟給他。但沒等庫克解釋完,就被喬布斯斷然拒絕。這是個頗具代表性的動人故事。庫克說,“一個自私的人不會做出這樣的回答的。”
“我認為艾薩克森的傳記對喬布斯形象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這本書只是對此前寫過的諸多舊事老調重彈,且局限于喬布斯個性的其中一些方面。并沒有準確捕捉到主人公的性情,反倒讓讀者認為史蒂夫是一個貪婪、自私的自大狂,一個誰也不愿與之共事的人。庫克說,“他并非圣賢,我也不是,我們都不是。但說喬布斯不是偉人是完全錯誤的,完全是無稽之談。”
《成為史蒂夫·喬布斯》將喬布斯描繪為善解人意的導師,是員工意愿的表達者和技巧豐富的管理者,能夠挖掘出團隊的最佳水平。只有讀過《成為史蒂夫·喬布斯》,你才能真正理解喬布斯的復雜與溫情,其偉大與偏執,他的一生有多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