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隱
中國制造一直以來以“山寨”他人而聞名世界,如何才能從“山寨”走向創新就成了目前最緊迫的難題。日本也曾被稱為“小偷”、“拷貝貓”,但最終形成了“日本風格”,“日本設計”也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他們的模仿秘訣是什么呢?井上達彥的這本《模仿的技術》就是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的。
井上達彥告訴我們,偉大的公司都是在模仿中誕生。多次進行產業革新的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曾說過:“我做的事多半都是模仿別人。”大和運輸因為旗下快遞品牌黑貓宅急便在日本享有盛名,這家日本最大宅配快遞品牌,更是中國快遞企業宅急送、星辰急便、肯德基宅急便等模仿的對象。你可能不知道黑貓宅急便的創意是從吉野家誕生出來的。創立大和快遞的小倉昌男在其所著的《小倉昌男經營學》一書中說,當時他看到將牛肉飯做到極致的吉野家不斷成長,便產生了把貨物運輸做到極致的想法 。
不管是在東方還是西方,形容模仿者的詞語都充滿了負面的意思。而且一般認為模仿會失去獨特性和創造性。在日本用“猴子學樣”、歐美用“copycat”等詞語形容模仿。那如何才能規避這些模仿的副作用開創新局面呢?在書中,作者井上達彥提出了“守破離”理論:首先是徹底的模仿,然后在此基礎上突破從樣本中學到的教誨,最后確立自己的方式。“守破離”是以禪學為基礎,從能樂到茶道到武士道的學習方法,其含義是首先忠實于師傅的教誨,然后突破師傅的規則,最后取得自身的發展。
為了解釋這一禪學觀念,作者舉了星巴克咖啡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到2011年為止,星巴克在全世界50個國家開設了1.7萬家咖啡連鎖店,不過1971年創立時,星巴克不過是
美國西雅圖一家販賣咖啡豆的小店。1983年,星巴克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被派到米蘭出差,在米蘭,他被意式咖啡館的浪漫氣息所打動:迎賓員微笑著迎接,店內苗條的招待熱情問候。咖啡師傅制作咖啡的動作優雅華麗。在米蘭,不管是華麗的店鋪還是面向工薪階級的樸素小店,每家店都有水平超高的招待,而且熟客在里面談笑風生。
舒爾茨于是產生了向美國人介紹咖啡魅力的想法,最初,他想把意大利咖啡店完全引入美國,他親自去意大利,仔細觀察了500家左右的咖啡店,還拍照和攝影記錄,努力在美國重現意式咖啡店。在西雅圖的1號店內,沒有椅子,全場站著喝咖啡,菜單也是意大利語,店內裝飾也是意大利風格,還整天播放意大利語歌劇,招待們全都打著領結。這可謂是徹頭徹尾的守。但是舒爾茨發現,徹底的模仿未必是好事,在美國,客人受不了意大利語歌劇,想要把椅子坐下來休息,還需要英語菜單。而陶制杯子,雖然能夠保證咖啡的美味,但是去不能外賣,因此舒爾茨又通過采用外賣用的紙杯,進入了破的階段。
為了適應美國化,舒爾茨發現,要想創造星巴克的獨特味道,就要創造讓美國人覺得舒適的場所。在他的著作中,舒爾茨用四個關鍵詞說明了星巴克的魅力:品味浪漫 觸手可及的奢華 綠洲和輕松的交流場所。此后,星巴克致力于為人們提供了“第三場所”,與第一場所家庭,第二場所辦公室不同,第三場所是可以讓人無憂無慮的所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對第三場所的需求量卻大量提高,在家里工作的人越多,這些人也需要與人交流,這時候他們就會來星巴克。
此外,舒爾茨發現,要想讓顧客在第三場所感受到咖啡的浪漫,還必須讓員工都能開心地工作,正因為如此,舒爾茨把員工當成親人對待,為兼職的員工也上保險,1991年,還導入了給全部員工優先認股權的劃時代制度,該制度名為咖啡豆股票計劃。就這樣星巴克逐漸走上了離的道路。也學中國的山寨企業需要的正是走上破和離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