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貴均
【摘 要】民主教育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變化已經成為當下新時代教育的時尚,小組合作制和班級管理有機結合在一起,學生們就會很好地體會到民主的氛圍,更加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班級管理中的小組合作制可以在班級管理的同時讓孩子們的學習更加自動化和自主化。本文從班級管理中小組合作制的優勢出發,分析其具體的實施方法,提出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為以后高中班級管理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班級管理 小組合作制 結合 優勢 評介
一、前言
實現小組合作在班級管理中的有效整合是基于傳統的較為落后的班級管理模式提出的。利用小組合作制來管理班級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能夠對班級建設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小組合作制的優勢
(一)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
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小組合作制要求以小組活動為基本形式,根據團體成績進行評價,每個小組成績都是各個小組組員的努力,這樣就可以使小組成員間更好地交往。在整個管理過程中,每個人都是小組管理的參與者,小組之間的競爭要求組員之間必須進行合作,發揮自己的能力,幫助同組同學,小組之間的競爭會促進班級集體的發展,能夠很好地增強班級凝聚力。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責任感
傳統的以班主任為主導的班級管理模式中,學生都是被管理的對象,沒有主見,積極性不強。相對于這種管理模式,小組合作模式中,管理權在學生自己手中,學生可以很好地實現自我管理,有權利對班級的事務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這樣就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對班級的建設擔當一定的責任,班級的建設會變得越來越簡單。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
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小組合作制中每個小組之間都是互相競爭的,這就要求每個學生要盡心盡力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實現小組目標就會積極地去創新創造,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從而更好地管理班級。
三、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小組合作制的實施方法
(一)小組組織的建立
一般以6人為一組,小組的組長由小組成員通過投票的方式產生,小組成員要互相彌補,要進行成績的互補、性格的互補等。特點相同的同學要相對地分開,使每個小組的基礎均衡,這樣更加有利于小組的競爭。
(二)小組學習合作管理
小組的作用并不僅僅體現在班級的管理上,還要求學生們在課堂上和課余時間能夠自主地合作,學習知識。課堂上由小組組長組織各個組員來進行預習成果的探討,組員可以踴躍表達自己的個人見解。在課余時間,組長組織小組成員共同學習,互相幫助,會的同學教不會的同學,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
(三)小組衛生管理
班內每個小組的成員對于小組衛生的清掃要做出細致的分工,室內和室外衛生要輪流進行清掃,衛生問題,也作為小組評價的重要標準。這樣既可以很好地管理班級衛生,還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衛生習慣。
(四)小組紀律管理
小組紀律主要包括學習紀律、自習紀律和集會紀律,小組的組長之間相互進行記錄,小組成員之間起到監督的作用。每周紀律的記錄都將送到班長處進行統一處理,排出名次,對表現好的小組進行表揚,對表現不好的小組進行批評,這樣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小組合作制對于小組評價的注意事項
實行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小組合作制時,同學之間要對各個組別進行一定的評價,評價時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明確評價主體
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的管理者,都在班級管理中承擔著一定的職責,學生就成了評價的主體,學生參與評價要掌握評價的方法,公正公平地評價他人和自己,這樣能夠提升學生自我監督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
(二)明確評價內容
評價的內容要全面,不僅僅要對學生學習、衛生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還應該從學生的進步角度出發,不同的學生評價的方式要不同,老師在評價之前可以對全體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這樣可以很好地樹立學習或者紀律不好的學生的信心,有利于班級的團結和發展。
(三)明確評價方式
學生在評價時,可以采用豐富多樣的評價形式,比如學生自評、小組互評、老師評價等方法,而不是僅僅局限于使用量化考核的評價方法,這樣有利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
(四)明確評價標準
根據學生的差異,要設計不同的標準進行評價,這樣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找到差距,不斷進取,向優秀的同學學習,避免學生在競爭過程中產生過度自信和過度自卑等負面情緒。
五、結論
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小組合作制能夠在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情況下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創新創造能力,是我國民主教育的體現。希望本文對于高中班級管理中的小組合作制的探討,可以為未來高中教育的管理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張子端.高中班級管理中執行力存在問題及其對策探討——以瑞泉中學學生為例[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03):122-124.
[2]孫慶.“刀刃”上的改革:撬起管理的支點——將奧卡姆剃刀原理應用于班級管理[J].學周刊,2014(19):214-215.
[3]張志亞.新課程下普通高中班級管理面臨的新問題——從新課程引起普通高中班級編制的變化談起[J].遼寧教育研究,2007(0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