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玲
【案例一】
幼兒姓名:朵朵(化名) 年齡:5歲 班級:中(1)
鏡頭一:語言活動《大獅子和小老鼠》開始了,老師出示圖片大獅子和小老鼠,并提問:“大獅子是個什么的動物,小老鼠呢?”朵朵就她的位置上表演起來。老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表演獅子抓住老鼠時的情景,朵朵伸出手,牢牢抓住,眼睛緊緊地盯著!
鏡頭二:老師提問:“小老鼠被大獅子抓住了,他會怎樣求饒呢?”朵朵說:“獅子大王,你放了我吧,也許以后你也會遇到困難的,到時我也可以幫助你!”
鏡頭三:老師提問:“小老鼠會不會救大獅子呢?”請了其他幼兒回答,于是朵朵彎下身子聽旁邊的小朋友回答問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當然也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來支持。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自由、寬松、有趣的語言情境,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朵朵的這個回答著實讓在場的聽課老師驚訝,她能主動融入故事的情境中,設身處地從小老鼠的角度并結合自身的社會經驗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她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述自己的想法,可見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是相當出色的。
傾聽是感知語言的行為表現,也是理解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只有懂得傾聽、樂于傾聽并且善于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良好傾聽習慣的養成是從學前階段開始的,因此在幼兒口語發展階段,傾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從小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為幼兒終身學習語言交流奠定基礎。當其他小朋友回答問題時朵朵并沒有表現出不耐煩,或者搶著說,可見她能夠集中精力去聽,并參與到講話者的思想里去。她的這種良好傾聽習慣將促進她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案例二】
幼兒姓名:毛奕涵(化名) 年齡:5歲 班級:中(3)
鏡頭一:語言活動《小螞蟻和蒲公英》開始了,老師的提問,毛奕涵小朋友一直在小朋友的后面附和,并沒有自己主動舉手來回答。
鏡頭二:活動還在繼續,可毛奕涵一會兒把腿伸直了摸摸腳,一會兒摸摸褲管,還把手塞到嘴巴里!
幼兒的注意力在其心理的發展中是具有重要意義的。試想,如果幼兒在游戲、教學活動中,他要感知事物、回憶往事、思考問題,而注意力卻不能指向、集中在所要感知、回憶、思考的對象上,他肯定就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回憶不起來,什么問題也得不到解決。許多觀察和實驗都表明,幼兒智力的發展與他們的注意力的水平有很大的關系。注意力集中、穩定的孩子,智力發展較好;而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的孩子,則智力發展較差。同時,幼兒注意力的發展不僅影響幼兒智力的發展,而且也影響幼兒對新知識的接受效果。
在這個語言活動中,毛奕涵只是停留在附和其他小朋友后面說的層面上,并沒有自己獨立思考,沒有通過自己的思索發表觀點。尤為重要的是,她的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沒有關注老師的提問、同伴的回答。這個個案在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屢見不鮮,還需要我們更多去關注。
?誗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