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琴
【內容摘要】導致中小學英語學習和銜接不順暢的原因眾多,本文首先分析造成他們不適應初中英語學習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以生為本,尊重差異;做一名魅力的英語教師;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和多才多藝的教學技能、技巧,來解決問題。
【關鍵詞】小升初 英語教學 影響因素 銜接對策
七年級學生的英語成績良莠不齊,記得開學第一課,我讓學生默寫26個字母,竟有不少出現錯誤。很多同學讀音不標準,一個單詞讀音有好幾種,語調更是多種多樣;用漢語拼音和漢字去標注英語也比比皆是;用英語組織教學時,很多同學不知所云、驚愕狀,還有的學生目光呆滯,這讓我震驚,擔心和憂慮。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深入了解影響英語教學銜接的因素,采取切實可行的銜接方案,讓新生實現順利度。
一、影響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因素
小學重視力度欠缺。有的小學英語被當成副課,缺乏專業英語教師;教學的側重點不同:小學英語單詞量較少,強調聽說讀,在筆頭訓練不多。內容比較容易、更加注重口語的運用,教學中更需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幫助小學生去理解學習內容;小學沒有升學壓力,課堂比較生動活潑,以游戲和表演為主。而初中面臨著中考,壓力較大,教學內容多,語法繁雜。有的老師實行滿堂灌和題海戰術,讓學生產生畏難和厭學情緒;心理狀態的差異等。
二、小學和初中英語學習銜接的有效策略
1.以生為本,尊重差異
七年級學生來自不同的小學,原來老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千差萬別,學生實際水平也參差不齊。因而,教師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細致入微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習慣和方法。在教學中不斷調整,有的放矢,進行分層次教學。
針對學生心理的變化,教師應進行正確引導,對有自卑的學生,要鼓勵他們樹立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習慣是最好的朋友。開學伊始我便對晨讀、預習、做筆記、復習單詞、背誦課文、作業等都提出具體要求。雖然學生不可能立刻入軌,但有了具體要求和強制性規范,學生就有章可循了。在隨后的教學中,教師再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課前預習,找出問題;上課認真聽講,做好筆記、解決問題;課后整理筆記,完成作業,及時復習和訓練語言運用各方面的技能,學生養成了良好習慣,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也就水到渠成。
2.做一名魅力的英語教師
(1)英語教師的人格魅力體現在:要有強烈的自信心,昂揚的精神狀態,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平等的觀念。愛心熱心是責任的源泉。教學應該是溫暖的,我們要用愛心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使師生心靈相通。“言傳身教”,做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引路人,用自己自信、堅強、正直、樂觀的性格魅力去教育、引導、感染學生,用每一個45分鐘,去影響學生。
(2)正確評價,善于鼓勵。教學評價的目的在于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客觀、公正、準確地反映學生的進步和不足,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樹立信心,找到不足,促使學生更大進步。所以教師在教學和平時的活動中,多給學生鼓勵的微笑、點贊的大拇指和掌聲,作業和試卷的批改中也多用激勵性的語言,而不是只給學生一個冷冰冰的分數。對于后進生,要不放棄不拋棄,不諷刺不挖苦,不戴有色眼鏡。相反,要用發展的眼光和加倍的愛去呵護他們。
3.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和多才多藝的教學技能、技巧
為了順利銜接,教師應根據六、七年級英語教材特點,七年級英語教師要注重教學方式方法和學生學習方式的銜接,采用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展示自己多才多藝的教學技能、技巧。
(1)把握好“三度”。所謂“三度”即教學難度、知識坡度、學習速度。難度要適當降低,知識坡度要減小,教學速度要放緩放慢,慢慢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信心。在開學初,我就有計劃的每節課教授5個音素,目的在于讓每個學生都能記住并掌握所有英語音素,讓他們不再害怕讀單詞,徹底放棄原來的老套“密碼”。再如,在學習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 時,(出示袋鼠和考拉圖片)。問學生:Do you know these two animals? This is the most popular game in Australia. Do you know it?(出示澳式橄欖球圖片)然后布置問題:閱讀課文請找出關于Sydney and Australia football的介紹。從而讓學生對整個文章有個很好的掌握。同時又設計How will you find out about Australia? Will you go to the library? Will you search on the Internet?目的是學習一般將來時。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了,課堂的參與度提高了,實效性也就增強了。
(2)教師善于利用和挖掘教材中趣味性的素材,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除了傳統的PPT之外,微課也應該大量地在有條件的學生中使用)、各種直觀的教具、圖片以及音頻、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新授課時從單詞到課文,首先小組內發現問題,在有問題的地方做過標記,然后根據磁帶和錄音進行校對。這樣在節約時間的同時,又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復習課中采取的是從大到小,從整體到局部的方式來進行。在這一過程中話題始終貫穿其中。
(3)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課外活動,提高學生英語的運用能力,如英語角,英語演講比賽,英語小話劇表演(也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時間應有所控制)、英語手抄報、英語朗誦等。這些活動對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拓展視野都大有裨益。
小升初的銜接既是教學的必然要求,又是客觀需要,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實際,本著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和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城東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