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
摘 要:該文以華萊士·史蒂文斯的《一對冥思夫妻》一書中的翻譯實踐為案例,從詞類轉換的具體規律和翻譯中不同詞類進行轉換時應采取何種翻譯策略兩個方面著手研究。通過案例分析,重點歸納英漢翻譯中五種主要詞類的轉換規則,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介詞和副詞之間的相互轉換。詞類轉譯是英漢翻譯中經常采用的一種基本翻譯技巧,旨在使譯文通順流暢,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對英漢互譯中詞類轉換現象的研究能幫助譯者更好地理解源語文本,提高翻譯水平,保證譯文質量。
關鍵詞:《一對冥思夫妻》 英漢翻譯 詞類轉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c)-0148-02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在句法結構﹑表達方式﹑修辭手段和邏輯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著差異,英漢互譯中通常采用詞類轉換的翻譯技巧。英漢翻譯中的詞類轉換現象一直備受譯者們關注,學生譯者作為非職業譯員,其翻譯能力和掌握的翻譯技巧有限,在翻譯過程中會遇到此類現象。在翻譯實踐中,詞類轉換必不可少,最重要的是動詞和名詞之間的相互轉換,因為這兩種詞類在英漢翻譯中最為常見。另外形容詞和名詞,動詞和形容詞,動詞和介詞,名詞和副詞之間的轉換也是研究的對象。不管詞類如何轉換,其最終目的是使譯文通順流暢,既符合英漢語言習慣,又保留原文風格。對英漢互譯中詞類轉換現象的研究能幫助譯者更好地理解源語文本,提高翻譯水平,保證譯文質量。
1 英語名詞轉換為漢語動詞、形容詞、副詞
英語中具有動作意義的名詞或由動詞派生出來的名詞在漢譯時常常轉換為動詞。例如:The twenty poems he wrote for her twenty-second birthday on June 5, 1908, is also a part of their correspondence, since it appears that some of them were sent in letters before they were collected. 1908年6月5日是她22歲生日,他為她生日而作的20首詩,也是他們寫信的內容之一,因為這似乎表明,在這些詩被收集成冊前有些詩就已經出現在他們的信里了。我們通常把置于介詞后的名詞在漢譯時轉換為動詞,形成動賓詞組。
在翻譯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應該透過表面窺探本質。例如:I think I shall have to use the tactics approved of by the novelists—feigning indifference & the like. 我想我不得不采用小說家們提出的一些策略—比如假裝冷漠或者類似的方法。Indifference的本意是“冷淡、漠不關心”,名詞屬性,該句中應將其譯為動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理解和體會史蒂文斯的真實情感。
英語中有一些置于兩個介詞之間的抽象名詞,為了使譯文更加忠實通順,常常可以轉換為形容詞。例如:
Still, you too, must be in sympathy with change, with restoration, or perhaps I should say restitution. 同樣的,你也一樣,對這種變化,狀態的恢復,或者也許我應該說完全恢復,是有感覺的。
英漢翻譯中,名詞轉換為副詞的現象,并不常見。然而這種轉換規則同樣是合理的。例如:
Tell her in undertones that youth.
With other times must recon.
小聲地告訴她。
青春在其他時期也是一樣的。
On September 15, 1905, he writes,“No letter from Elsie for nine days. If I get none tomorrow, hanged if Ill be in haste to write again. This cannot be a caprice—too much is excused on that ground, anyhow.”1905年9月15日,他寫道:“已經有九天沒有收到埃爾希的信了。如果我明天還沒有收到,我再匆忙地給她回信,我就去死。不能讓她越來越任性了——不管怎么說,次數太多了就總會找借口。”
2 英語動詞轉換為漢語名詞
除了最常見的動賓結構、連動式和兼語式,動詞在漢語中的使用最為頻繁。在英語中,一個句子通常只有一個謂語動詞,兩個實義動詞不能相互連接,因此多余的動詞必須轉換為名詞或其他詞類。
英語中有很多動詞是由名詞派生,在漢語中很難找到一個完全互惠的動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通常將英語動詞轉換為漢語中的名詞。例如:
Ointment and perfume rejoice the heart; so doth the sweetness of a mans friendly counsel.藥膏和香水能使人內心有愉悅感,善意的忠告也會使人內心甜蜜。
“I want you so much to desire to be good. That is the main thing. I dont mean religious or priggish—but kind, patient, unselfish. To be good, thats just what I want to be more than anything else.”“我從來沒有那么多的期盼,愿你變得愈加美好。這是最重要的事。我并非是篤信宗教或是一本正經的說教——而是出自善意,耐心和無私的心態。讓自己變得更好,也正是我所追求的。”
3 英語形容詞轉換為漢語副詞、名詞
通常情況下,英語名詞常常轉換為漢語動詞,同樣的,英語形容詞常常轉換為漢語副詞。例如:
Advice is thoughtless, it is chiefly criticism, well-mannered scolding.你的建議稍欠周到,大部分都是批評,委婉含蓄地責備。
另外,根據情況,有些形容詞可以轉換為名詞。例如:
But the Strong spoil most of the fun for the Weak, and the Weak disgust or bore the Strong. 但是強者會毀掉弱者的很多快樂,弱者同樣也很厭惡或者厭煩強者。
4 英語介詞轉換為漢語動詞
介詞的轉換規則有以下三類:介詞后接一普通名詞,根據其本意,應譯為動詞;方向介詞根據其后的名詞含義應當轉換為相應的動詞;介詞后接行為動詞,可以譯為漢語短語。例如:
“Let us have faith together in the maxim that there is no good thing to be had without effort——without pain.”“我們內心都應當擁有這樣一種信念: 不做努力,不經歷痛苦,就無法擁有美好的事物。”
“The stenography too is not so bad.—The main thing is not to get into idle habits.”“速記員的工作也沒那么糟糕。最主要不要養成懶散的壞毛病。”
5 英語副詞轉換為漢語形容詞、動詞
當英語名詞轉換為漢語動詞,修飾名詞的形容詞通常翻譯成漢語副詞;英語動詞轉換為漢語名詞,修飾動詞的副詞通常譯為形容詞。
當英語動詞或形容詞轉換為漢語名詞,用來修飾動詞或形容詞的副詞通常翻譯成形容詞,以修飾后面的名詞。例如:
I do not think you can fail to see why I write, or why I wait so impatiently to hear from you. 我不認為你會錯過知道我為什么給你寫信,或者我為什么如果焦急的等待你的來信。
“I wish no one knew about us. That would make it infinitely sweeter.”“我希望沒人知道我們的事情。這樣我們就能享受無盡的甜蜜。”
副詞在句中充當補足語、狀語或置于連系動詞后的表語時,通常譯為漢語動詞。例如:
“——the little wilderness all my own, shared with nobody, not even with you——it made me myself.”我自己的些許瘋狂行徑,沒有與任何人分享過,甚至是你,這就是最真實的我。
That mist seals up the golden sun.
薄霧掩住了驕陽。
“Surely, I am falling into bad habits when I go about peeping into forbidden doors, and tomorrow, and all tomorrows are forbidden doors.”“當然,我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經常在門縫里偷窺,未來,以后的每一天門都是緊閉著的。”
6 結語
總之,上述歸納的五種詞類轉換法是英漢翻譯中常常用到的,對于學生譯者的幫助尤為明顯。在翻譯過程中譯文既要忠實于原作又要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同時還要恰大好處地再現原文的思想內容和文學色彩。為避免產生死板生硬的譯文,詞類轉換應該建立在忠實通順的基礎上﹑是基于句法和修辭的需要﹑是出于跨文化交際的目的,所以應當培養跨文化的翻譯視角,并且建立和充分利用有關英漢翻譯中詞類轉換現象的語料庫。這些都需要我們不斷發現和創新,對于翻譯這門學科也大有益處。
參考文獻
[1] 陳晦.試論英漢翻譯中的詞類轉換[J].咸寧學院學報,2003(2):66-68.
[2] 羅選民.評介《英漢翻譯例句詞典》[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3(2):157-158.
[3] 唐新善.淺談英漢翻譯實踐中詞類之轉換[J].教育教學論壇,2010:78.
[4] 王令坤.英漢翻譯技巧[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
[5] 許建平.英漢互譯實踐與技巧[M].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6] 張戈,楊麗娜.淺析英漢翻譯中的詞類轉換——讀楊必譯《名利場》選段之啟示.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8(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