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帆
摘 要:隨著我國工業建設的不斷發展,目前我國高技能人才總量與質量無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尤其是在制造、加工、能源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嚴重缺失。該文主要針對企業中如何培養化工設備高技能維修人員的方法與理念進行闡述與探討,并對培養作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化工設備維修 高技能人才 培養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TQ0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3(c)-0217-01
我國目前高技能人才處于短缺階段,這種現狀制約了社會經濟與技術的發展。眾所周知,培養高技能人才是眾多高職院校的首要任務,但如何培養、采用何種方式進行培養都是工程公司進行改革的重點問題。
1 我國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高技能人才指的是在生產、運輸、服務等相關領域中的一線工作者,高技能人才具備精湛的技能,在關鍵環節發揮一定作用,當生產上遇到狀況時能夠及時解決。高技能人才在我國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技能人才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企業的發展、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以及推動國家科技創新的發展,所以說對高級技師、化工設備維修技師等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與應用在社會的發展、推動技術創新與實踐應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國在制造業的領先地位可以從側面折射出缺乏高技能設計人才的現狀。可以看出,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已經關系到我國核心競爭力與綜合國力。
2 高技能人才培養方法內涵
高技能人才培養方法主要是將職業教育作為方針、教育理論作為依托,學校與企業共同根據教育目標對學生進行知識、技術體系構建,這種教育方法就是高技能人才培養方法,這種方法在根本上對人才特征進行了定位,并集中體現了新型的教育方式與教育觀念。人才培養方法的實施主要是使受到培養的人才相關專業知識能夠運用到實際應用中。
3 化工設備維修人員的培養方法
在對企業中員工進行培養時應當注重以人為本、員工為主體,將企業中相關專業的培養方式與培養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進行培養時主要按照“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的職業道德方針進行校內培訓與校外實習,主要圍繞化工設備安裝維修開展相關職業活動,以職業技能為核心將專業知識理論、綜合實踐能力、綜合素質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企業應當爭取與企業外的實訓基地進行合作,使員工的學習與工作結合,同時企業應當實行雙證教育,課堂與實訓地點一體化,根據企業需要進行培養,重點提高員工的就職能力,構建化工設備維修專業的“工學一體”、持證上崗這種開放式的專業培養模式。
企業員工應當在校內學習職業基礎知識、職業基本技能訓練與考取相關職業中級證書相結合;專業課程的學習與相關企業相結合,頂崗實習與職業崗位工作一體化。并根據與相關企業簽訂的相關“人才培養訂單”中的職業崗位,或者是在相關用人單位簽訂的就業合同中相關的職業崗位,按照相關部門要求進行鑒定后再進行崗前培訓,考取高級職業技能證書可以按照勞動法中的相關規定進行帶薪實習半年。通過進行頂崗實習全面實現化工設備維修高技能人才的方式能夠準確的與企業進行對接。將頂崗實習的指導與企業中員工的崗前培訓相結合,在員工持證上崗的同時也要按照企業員工的相關制度進行培訓,這樣不僅可以使企業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提高學員質量,更可以使員工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
在企業進行專業授課時應當將總體企業培養團隊的水平進行提升,著重培養相關的專業帶頭人與骨干領導。同時企業應當根據現有狀況對培訓條件進行一定的調整,有條件的基礎上可以開展大型外國進修活動,企業將大力鼓勵員工攻讀碩士,外出觀摩教學、參加相關的學術交流會等等有助于與提高企業培訓質量的活動。為了避免企業中的一些兼職講師對企業環境與培訓程序不熟而造成的心理狀況不穩定,企業應當在上崗前進行培訓,使兼職講師能夠將豐富的知識傳授給員工。進行培訓時應當通知相關講師對培訓課程進行選題,在培訓時應當采用精品課程與良好的培訓內容進行知識的講授。如有機會應當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對學生的課程進行安排,并且編排具有企業特色的讀本。
培訓時應當使用多種多媒體手段,不論是培訓中的基礎理論教學還是在實訓基地的實物培訓都應當采用靈活的培訓方式進行處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員工都會經歷在企業外實訓基地實習、生產實習或與國外優秀簽約企業頂崗實習等多種方式,在這期間應當時刻注意員工與領導之間的互動與溝通,主要使員工成為主體。例如在進行機器檢修時不再是像傳統培訓那樣由講師在事前為員工做好準備工作,而是根據員工的想法自主選擇使用工具,講師則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或在出現問題時及時進行解答。員工在完成后應當由教師進行檢查并加以評價,并將總結內容包含在最后評定分數之內。
4 建立健全企業培訓相關機制
企業培訓質量保障機制應當根據國家相關標準進行制定相應的自我評價與監控機制來制定。企業中相關的負責部門應依照例如《員工工作規范守則》《講師授課質量評定》《實訓教學規范》和《講師授課違紀與授課管理評估標準》等相關規定制定。在員工、企業、社會三方監督管理制度的建立中,企業應當委派專人對各校各界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將優質人員選入企業之中,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也應當委派專人進行培訓質量進行監督。講師應每月按照上旬、中旬、下旬的順序上交相應的培訓計劃,并將培訓計劃、培訓文件準備、課件準備、培訓日志記錄、實訓應用記錄、設備使用情況、設備安全等相關資料的上交與審查。
對講師的培訓質量進行評價,這不僅要得到企業的認可更要得到相關專家、同行的認可,最重要的還是員工的認可。每年企業都將組織全校員工對相關培訓講師進行匿名制調查問卷,將統計數據進行整理進行排名,講師在進行評優評先時首先參考調查問卷分數。這種方式不僅促進了講師在進行授課時積極性的提高,更能夠使員工與講師間的溝通交流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講師的任教責任心與教學水平。
5 結語
使用了專業培養方法后企業的培訓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與此同時企業的社會影響力也在逐漸擴大。這種方法的實施保證了企業員工的優質、員工數量充足。不僅增強了員工的動手能力也提高了員工對相關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很多大中型企業紛紛蒞臨企業進行參觀,就2012年來說,員工與外國企業進行簽約率高達98.56%,近兩年企業員工與外國企業進行簽約率均保持在97%以上,且就業質量較高。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而過給相關技術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春林,趙忠憲,賈汝民,等.化工設備維修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0,20(5):66-70.
[2] 沈小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企業化構建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7(21):66-67.
[3] 周翠珍,齊雪茹,高智華.高職院校需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校企結合的特色校園文化[J].職業時空面,2007(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