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傳增
摘 要:情感目標是新課程三維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師生間情感上共鳴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一堂課的教學效果。所以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構建生動和諧的課堂,從而實現英語教學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
關鍵詞:情感教育;課堂教學;教學活動
一、情感教育的作用
1.我們在對待客觀環境以及一系列事物的時候,從內心、從細想上產生的不同的態度,獲得的不同感悟就是情感,作為人的內心世界內容的一種,我們在教育活動中應該重視對學生良好情感的培養與教育。這一點不管是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還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來說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將學生在日常英語學習中的情感態度的培養滲透到英語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課程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情感的培養已經成為主要教學任務之一,所以廣大的一線教育工作人員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制訂教學方案計劃,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對受教育者進行情感培養,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體系,端正他們的生活態度,為他們營造一個和諧良好的學習成長氛圍,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他們形成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健康理念,以達到實現教學目標的目的。
二、教師利用情感進行課堂教學
1.新課程要求教師把情感熏陶實施于課堂教學中
因為年齡比較小,各種思想價值觀念仍然處在發展初期,所以初中生很容易在思想上受到來自外界的不穩定因素的影響。這就要求英語老師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采取正面的方式與手段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充分發掘他們性格中良好的正確的一面,幫助他們改正不對的一面,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應用所學知識的技能,提高活學活用的能力,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2.英語教學是一個語言教學的過程,同時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
在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如果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則有利于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更加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以及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愛國、感恩、合作、友愛。如果方法使用得當,將會有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培養出更多的有良好的情感、具備健全價值觀念的人才。
如果說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課本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劇本,老師就是教學活動中的“導演”,也就是所謂的一項活動的總發起人以及活動秩序的組織維持者,而學生又是這場話劇的演繹著,這兩種人物既是整個活動的參與者,同時又是整個活動的評判者。在這種情況下,英語老師究竟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將情感教學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第一,面部表情。這就要求老師要從打開教室門的第一瞬間起就要注意使用正確的面部表情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一步影響著后續的學習過程,學生對你乃至對這門學科的態度,這一點完全符合我國的一句古話,它是這樣說的:“親其師,信其道。”
3.教師應該以飽滿的熱情投入課堂教學
正如上文所說,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面部表情的合理應用、良好言語行為的樹立來培養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構建良好的交流溝通狀態。不要吝嗇贊美與鼓勵的語言,在學生獲得學習上的進步的時候要及時給予贊揚,讓他們體會到來自于你的認可、關注、重視。當學生回答對了,可以用“很好,很棒”等詞語來表達你對他們的肯定和認可;在他們遇到學習上的困難,生活中的困惑時,你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將他們的問題與困難當成是自己的問題和困難,寬慰他們、鼓勵他們、引導他們走出困惑,為他們答疑解難“不要緊張,慢慢來,再試試,你一定行!”;對于那些冥頑不靈、喜歡調皮的學生,可以仔細觀察他們,找到他們的優點,通過正確的引導,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調動他們將一部分積極主動性放到學習中。通過這些努力,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使得學生從競爭中學會感恩。
綜上所述,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傳道授業解惑”,幫助學生端正學習、生活態度,加強對他們道德情操的教育和培養,讓他們形成健康、良好的性情,才能讓他們在人生的路上實現不同階段的理想,成為一個對人類社會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曾軼男,孟穎.淺析文化背景知識與英語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