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嘉 李勇紅
摘要:音樂作品分析在定義上,大體上與西方音樂學家所闡述的音樂分析是一致的?,F如今,隨著社會文化程度的提高,人們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與日俱增,音樂作品分析也逐漸成為各高校,特別是211、985等高等學府音樂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本文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述,分別是從音樂分析過程中感知音樂文化價值、從音樂整體分析中提升人文素養以及從音樂藝術民族化特點中提高文化修養。
關鍵詞:音樂作品分析 民族文化 修養
音樂作品分析,又名曲式分析,最早由傳統的曲式學演變而來,現已成為眾多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著重闡述的是音樂結構規律和結構分析的定義與方法。音樂作品分析將曲式學的精髓予以傳承發展,提取特色多樣的曲式結構為綱領,以系統的方式對音樂作品進行詳盡、細致的分析。伴隨著范圍的接連擴展,分析也愈來愈全面,以往簡單的結構分析慢慢延伸到了音樂語言的各個層面,并力求在音樂欣賞過程要求人們能夠對所欣賞音樂的風格與內涵進行解析。因此,音樂作品分析目的實際上就是通過欣賞者對音樂的分析,從而激發欣賞者對民族音樂文化的興趣,提升欣賞者的審美情趣,進而弘揚民族音樂文化藝術。
一、從音樂分析過程中感知音樂文化價值
音樂語言包含了旋律、節拍、節奏、調式、調性、和聲、復調、織體、配樂等九大要素,而歸結到一點,它們都是在音樂作品分析過程中必須準確把握的幾個著眼點。但在音樂作品分析的實踐操作中,對于如何把握其作品的輕重緩急,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這是因為有些音樂家為了讓音樂作品更有表現力與感染力,時常會在音樂要素的選擇與使用上畸重畸輕,讓人難以琢磨。曲式結構是音樂語言中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它與和聲功能、調性布局共同構成了音樂語言,因此,當我們進行音樂作品分析的時候,一定要對在整體把握曲式、和聲以及調性之后,還應該對音樂語言的其它要素進行微觀分析??偟膩碚f,音樂作品分析是一個由內而外、內外兼備的,是整體與部分的結合。
音樂是對于歷史文化的一種傳承與發展,而音樂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又是對積淀的人類文化的升華。當我們對音樂的旋律、調式以及和聲等因素進行綜合賞析的時候,實際上我們對于祖國的音樂文化也有了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與認識,特別是涵蓋了數百年歷史的民族音樂,在一代一代的傳播過程中所爆發出來的強大凝聚力,對于學生愛國熱情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世界上特色各異、風格多樣的民族音樂文化,都有利于學生在視野乃至情操上的不斷提升,提升他們對異國文化的理解力,同時培養他們對于異國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從音樂整體分析中提升人文素養
所謂的素質,實際上就是相對而言比較穩定的身心組成的要素、結構及其質量水平的一種綜合表現,在個體的表現上具有一定的先天性,但也受環境和教育的影響。素質教育,其目的是為讓所有受教育者通過多種多樣的有效且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將自身的最大潛能無限制的開發出來,從而達到整體素質的不斷提升。
音樂教育所要達到的目的,則與素質教育有著明顯的不同。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水平,只是音樂教育的基礎,重要的如何讓學生在正確認識感性與理性的前提下,將二者平衡發展。為了讓學生對集體有所感恩,我們主張多重合唱;為了鍛煉并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與綜合素養,我們推崇獨唱;為了讓學生學會并對團隊之間的相互配合擁有基本的默契,我們更希望是重唱重奏。有時通過音樂舞蹈培養學生的平衡感,有時通過音樂創作培養學生對生活中美的事物的感受力,有時又會通過音樂分析過程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音樂教育在本質上而言并不是僅僅讓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音樂基礎理論知識而已,實際上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通過音樂教育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陶冶自己的情操,能夠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力,學會如何更好地發現生活、享受生活。
三、從音樂藝術民族化特點中提高文化修養
與經濟全球化不同,音樂藝術世界化的基礎是民族化,這就決定了音樂藝術世界化必然以民族化、多元化為主張,在突出各個民族音樂文化的合理性的前提下,也不詆毀其特俗的發展道路。對于音樂藝術的民族性與世界性,要用辯證的觀點去看待,一方面世界音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與各個民族音樂藝術的發展是一個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整體,也只有通過各個民族音樂藝術的發展才能將其進行完美詮釋;另一方面,如果人們想要讓音樂藝術能夠在世界上長久存在并不斷地發展、壯大,那么對于每個民族而言,他們的音樂藝術就不得隨意改變其自身固有的特殊理論內容和民族形式,以保證各民族音樂在世界音樂海洋中的穩固地位。只要采取這樣一種理性的態度去看待音樂藝術,這樣音樂的發展才會更加豐富多彩,它的生命力才會更加旺盛,從而為我們帶來更具感染力的作品,全面提升我們的審美情操。
四、結語
對于音樂作品的分析,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見解,正如“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個個哈姆雷特”一樣,因此,即使是對同一部音樂作品進行賞析,但卻由于欣賞者在音樂藝術修養上有著顯著的差別,所以欣賞者對所欣賞的音樂會有不同的理解,同時在對音樂的感悟也有著深層次上的區別??傊?,只有從音樂各個要素乃至整個音樂的思路與框架中把握了音樂作品的深刻內涵,才能在民族文化修養上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王藝萌.在音樂作品分析中提升民族文化修養[J].參花,2013,(09).
[2]趙媛媛.談如何在音樂作品分析中提升民族文化修養[J].參花,2013,(11).
作者簡介:
雷嘉,紅河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